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选取了广东省居民消费的影响因素进行具体研究,主要以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为基础,运用了计量经济学方法,根据1978年—2007年的统计数据,比较分析了前期收入,本期收入,前期消费,投资,政府购买等对广东省居民本期消费的影响。
[关键词]居民 消费 计量经济学 影响因素
一、问题的提出
国家一再强调扩大内需, 保经济增长措施主要就是针对消费,收入是影响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但还有其他一些因素制约消费水平,如收入分配、经济社会环境变化及其所导致的预期变化等因素。本文就此利用Eviews 5.1计量软件对广东省居民消费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实证分析,以期找到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
二、相关计量检验
1.模型的建立
建立简单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为避免异方差的存在,对模型进行修正,以消除其带来的不利影响。在此采用对数线性模型进行处理,其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可表示为:LnCt=c(1)+c(2)* LnYt(-1)+c(3)* LnYt+c(4)* LnCt(-1)+U3t(式1)
LnIt=c(5)+c(6)* LnYt(-1)+U4t (式2)
LnYt=LnCt+LnIt+LnGt(式3)
2.回归结果
本文选取了广东省1978—2007年的统计数据,分别从前期收入,本期收入,前期消费,投资,政府购买等居民消费的影响因素进行具体研究。对式1、式2进行回归,结果显示所有模型均通过了检验,并且模型的拟合程度较高,消费方程R2=0.998987,投资方程R2=0.957623,模型均具有较强的解释能力。检验的方程拟合如下:
LnCt^=0.063-0.389LnYt(-1)+0.255LnYt^+1.133LnCt(-1) (式1*)
t=(1.075) (-2.43) (2.163) (7.977)R2=0.998987
p=(0.293) (0.023) (0.048) (0.000)DW=1.639073
LnIt^=-2.23+1.35LnYt(-1) (式2*)
t=(-6.24) (22.52) R2=0.957623
p=(0.000) (0.000) DW=0.475238
1.异方差检验
(1)对于式1做如下辅助回归:e32=A0+A1LnYt(-1)+A2LnYt+A3 LnCt(-1)+A4Ln(Yt(-1))2+A5(Ln(Yt))2+A6(LnCt(-1))2+v3
进行怀特检验n*R2=13.42375。自由度为6,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X2=12.5916,n*R2> X2,拒绝零假设。而在2.5%的显著性水平下,X2=14.4494,n*R2< X2,不拒绝零假设,也即异方差不存在。
(2)对于式2做如下辅助回归:e42=B0+B1LnYt(-1)+B2(LnYt(-1))2+v4
怀特检验n*R2=4.042239。自由度为2时,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X2=5.99147, n*R2< X2,所以不拒绝零假设:不存在异方差。
三、经济意义分析
1.消费方程LnCt^=0.063-0.389LnYt(-1)+0.255LnYt^+1.133LnCt(-1)
C(2)=-0.389,表示本期收入一定时,上一期收入每增加1%,用于本期消费的部分就要平均减少38.9%。C(3)=0.255,本期的边际消费倾向,表在前期收入不变时,本期收入每增加1%,本期消费将平均增加25.5%。C(4)=1.133,表示收入不变时,前期消费每增加1%,本期消费将平均增加113.3%。
可看出广东居民的即期消费会因当期收入增加随之增加。消费需求的决定中,个人收入是最重要的制约因素,一定时期里,只能根据当时的货币收入水平和各种需要的不同程度,决定各种消费支出的顺序并将自己支配的货币购买力分配比例。此外,广东居民的消费偏好有很强惯性,会随前期消费的增加而增加。由于本期收入主要用于本期消费,导致本期收入可用于下一期的消费减少,也即上期收入与本期消费成反向关系。
2.投资方程LnIt^=-2.23+1.35LnYt(-1) It^=-114.58+1.33Yt(-1)
C(6)=1.35,表示本期收入每增加1%,本期投资将增加135%。广东省的边际消费倾向为0.255,故投资乘数K=1/1-β=1/1-0.255=1.34。
四、存在问题
1.不确定性的预期更加谨慎现期消费,使全社会投资的乘数效应不能很好发挥。同时广东属我国东部发达地区,随经济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限制了居民消费倾向的增长。
2.交易费用的不合理,提供产品或服务的企业难以实现新的供给,购买活动受阻或直接减少消费。
3.广东作为我国东部典型的外向型经济发展地区,随市场逐渐开放和国际贸易发展,其吸收的国外直接投资长期看对广东省内投资产生了挤出效应。
4.我国边际投资倾向低,社會资金大量沉淀于金融机构,储蓄到投资的转化率快速下降。
五、政策建议
1.增加低收入阶层的待遇,限制高收入阶层的不合理收入;减少高收入阶层的储蓄水平,提高低收入阶层的有效支付能力。
2.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城镇收入预期,使居民的消费倾向由小变大。增大投资的乘数效应,发挥财政政策的调控功能。
3.培育消费新热点,引导民间投资,提高边际投资倾向。
4.加强金融体制改革,拓宽融资渠道,将储蓄转化为投资。
参考文献:
[1]王云川:消费需求的宏观调控[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2]张晓峒:计量经济学基础,第2版[M].南开大学出版,2005
[3]贺菊煌:消费函数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8年12期
[4]孙凤:“预防性储蓄理论与中国居民消费行为”,《南方经济研究》2001年第1期
[5]林可全:广东省居民预防性储蓄、投资和消费的关系——基于协整的分布滞后模型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的实证研究,珠江经济,2008年第四期
[关键词]居民 消费 计量经济学 影响因素
一、问题的提出
国家一再强调扩大内需, 保经济增长措施主要就是针对消费,收入是影响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但还有其他一些因素制约消费水平,如收入分配、经济社会环境变化及其所导致的预期变化等因素。本文就此利用Eviews 5.1计量软件对广东省居民消费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实证分析,以期找到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
二、相关计量检验
1.模型的建立
建立简单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为避免异方差的存在,对模型进行修正,以消除其带来的不利影响。在此采用对数线性模型进行处理,其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可表示为:LnCt=c(1)+c(2)* LnYt(-1)+c(3)* LnYt+c(4)* LnCt(-1)+U3t(式1)
LnIt=c(5)+c(6)* LnYt(-1)+U4t (式2)
LnYt=LnCt+LnIt+LnGt(式3)
2.回归结果
本文选取了广东省1978—2007年的统计数据,分别从前期收入,本期收入,前期消费,投资,政府购买等居民消费的影响因素进行具体研究。对式1、式2进行回归,结果显示所有模型均通过了检验,并且模型的拟合程度较高,消费方程R2=0.998987,投资方程R2=0.957623,模型均具有较强的解释能力。检验的方程拟合如下:
LnCt^=0.063-0.389LnYt(-1)+0.255LnYt^+1.133LnCt(-1) (式1*)
t=(1.075) (-2.43) (2.163) (7.977)R2=0.998987
p=(0.293) (0.023) (0.048) (0.000)DW=1.639073
LnIt^=-2.23+1.35LnYt(-1) (式2*)
t=(-6.24) (22.52) R2=0.957623
p=(0.000) (0.000) DW=0.475238
1.异方差检验
(1)对于式1做如下辅助回归:e32=A0+A1LnYt(-1)+A2LnYt+A3 LnCt(-1)+A4Ln(Yt(-1))2+A5(Ln(Yt))2+A6(LnCt(-1))2+v3
进行怀特检验n*R2=13.42375。自由度为6,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X2=12.5916,n*R2> X2,拒绝零假设。而在2.5%的显著性水平下,X2=14.4494,n*R2< X2,不拒绝零假设,也即异方差不存在。
(2)对于式2做如下辅助回归:e42=B0+B1LnYt(-1)+B2(LnYt(-1))2+v4
怀特检验n*R2=4.042239。自由度为2时,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X2=5.99147, n*R2< X2,所以不拒绝零假设:不存在异方差。
三、经济意义分析
1.消费方程LnCt^=0.063-0.389LnYt(-1)+0.255LnYt^+1.133LnCt(-1)
C(2)=-0.389,表示本期收入一定时,上一期收入每增加1%,用于本期消费的部分就要平均减少38.9%。C(3)=0.255,本期的边际消费倾向,表在前期收入不变时,本期收入每增加1%,本期消费将平均增加25.5%。C(4)=1.133,表示收入不变时,前期消费每增加1%,本期消费将平均增加113.3%。
可看出广东居民的即期消费会因当期收入增加随之增加。消费需求的决定中,个人收入是最重要的制约因素,一定时期里,只能根据当时的货币收入水平和各种需要的不同程度,决定各种消费支出的顺序并将自己支配的货币购买力分配比例。此外,广东居民的消费偏好有很强惯性,会随前期消费的增加而增加。由于本期收入主要用于本期消费,导致本期收入可用于下一期的消费减少,也即上期收入与本期消费成反向关系。
2.投资方程LnIt^=-2.23+1.35LnYt(-1) It^=-114.58+1.33Yt(-1)
C(6)=1.35,表示本期收入每增加1%,本期投资将增加135%。广东省的边际消费倾向为0.255,故投资乘数K=1/1-β=1/1-0.255=1.34。
四、存在问题
1.不确定性的预期更加谨慎现期消费,使全社会投资的乘数效应不能很好发挥。同时广东属我国东部发达地区,随经济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限制了居民消费倾向的增长。
2.交易费用的不合理,提供产品或服务的企业难以实现新的供给,购买活动受阻或直接减少消费。
3.广东作为我国东部典型的外向型经济发展地区,随市场逐渐开放和国际贸易发展,其吸收的国外直接投资长期看对广东省内投资产生了挤出效应。
4.我国边际投资倾向低,社會资金大量沉淀于金融机构,储蓄到投资的转化率快速下降。
五、政策建议
1.增加低收入阶层的待遇,限制高收入阶层的不合理收入;减少高收入阶层的储蓄水平,提高低收入阶层的有效支付能力。
2.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城镇收入预期,使居民的消费倾向由小变大。增大投资的乘数效应,发挥财政政策的调控功能。
3.培育消费新热点,引导民间投资,提高边际投资倾向。
4.加强金融体制改革,拓宽融资渠道,将储蓄转化为投资。
参考文献:
[1]王云川:消费需求的宏观调控[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2]张晓峒:计量经济学基础,第2版[M].南开大学出版,2005
[3]贺菊煌:消费函数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8年12期
[4]孙凤:“预防性储蓄理论与中国居民消费行为”,《南方经济研究》2001年第1期
[5]林可全:广东省居民预防性储蓄、投资和消费的关系——基于协整的分布滞后模型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的实证研究,珠江经济,2008年第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