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油销售统计工作作为石油企业运营和决策的基础性工作,一方面为领导决策提供大量、准确、有用的统计信息和建议,另一方面要及时向相关业务部门提供相关统计信息,便于开展对标分析,及时发现不足、提出针对性措施。统计工作的双重服务功能,决定了石油销售统计工作的重要性,也决定了统计工作的特点和发挥好服务功能的难度。因此,需要对石油销售统计工作进行准确定位和认识。
一、石油销售统计的定位
1.职能定位
石油销售统计工作是按照设置的指标体系、统计方法和运行模式,将公司销售的成品油商流信息进行及时、科学汇总并加以系统分析的工作。该项工作具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数量性,即提供及时、准确的商流信息,并做出定量乃至定性分析。二是综合性,即利用商流统计信息,不仅可以对公司或客户以及成品油进行定量定性分析,而且可以进行横向、纵向有联系的综合性分析。石油销售统计工作必须准确、及时地提供反映石油经济运行的统计信息和咨询建议,并对经济运行实施有效的统计监督,以满足企业领导决策的需要。
2.观念定位
石油销售统计工作人员要树立服务观念、质量观念和依法统计的观念。销售统计工作是石油企业领导进行决策和管理的重要基础性工作,要及时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数据和分析资料;要努力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尤其在经济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及时、准确的销售统计数据和分析无疑会大大提高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要依法规范统计工作秩序,依法保障统计数据质量。
3.方法定位
统计调查方法既关系到统计数据质量,又决定着统计工作效率,对其进行合理配置是十分重要的。目前,定期全面统计报表信息无法满足企业领导者对事物决策的需求,统计的支持程度较低,而运用实时动态统计方法,可以让企业领导和业务部门及时获取销售统计信息和分析,从而准确把握企业成品油进、销、存的变化状况,有利于企业领导和业务部门做出科学准确的决策,企业管理也由原来的单一的静态管理转向全面的实时动态管理。
4.手段定位
石油销售统计部门担负着大量繁重的数据采集、数据加工和信息管理的任务,须臾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统计部门要在进一步完善运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进行数据传输和处理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进行信息管理,同时研究运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进行高效、准确的数据采集。
二、石油销售统计的发展趋势
1.树立全新的统计观念
随着石油企业的改革与发展,石油销售统计工作的内容、服务的重心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对各部门决策和企业管理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和上级部门对统计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销售统计现状与要求之间还存在差距。这就要求销售统计人员树立服务观念、全局观念,根据市场发展的趋势和要求,为企业决策者提供企业经营状况,而且可以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从而使企业决策者做出科学的决断,使企业得以顺利地发展,同时也为国家了解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基础资料。
2.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沿用过去的统计指标和统计范围,已难以适应石油企业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石油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经营发展的需要,结合上级部门的统计制度要求,围绕企业经济效益和发展战略,建立一套科学、合理、规范的统计指标体系,全面反映企业的经济状况和竞争能力。统计指标要做到全面、准确,能反映企业经济运行和发展的全过程及各个方面。统计指标要随着企业经济的发展变化而变化,适应企业体制变化和企业发展的需要,及时反映市场经济运行的指标,市场走到哪里,统计就跟到哪里,市场有什么,统计就调查什么,企业需要什么,就统计什么,做到“统计围绕经营转,统计围绕企业转,统计围绕市场转”。
3.建立规范的统计基础工作
销售统计基础工作是石油企业管理基础工作之一。销售统计基础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直接影响企业的良性发展。因此,在石油企业内部,应建立健全统计管理制度,加強统计基础管理与考核,实施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从原始凭证、统计台帐到统计报表,从数据的采集、整理到汇总,都应该做到规范化,严格按制度规定办理,做到统计与会计、核算三大业务之间的协调与统一。建立统计数据审查制度,对统计数据进行认真审核,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同时,加强统计法制建设,做到依法统计,保证统计数据真实可靠。
4.建立科学高效的信息系统
石油销售统计部门涉及数据采集、处理、传递、查询、监督等工作流程,建立科学高效的信息系统已经成为石油销售统计的发展趋势。统计部门要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进行信息化管理,同时研究运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进行高效、准确的数据采集、处理、传递、查询,建立起实时动态信息管理系统,提高统计快速反应能力,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提高销售统计信息的可信度,从而更好地为领导服务,更好地为企业服务,更好地为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服务。
一、石油销售统计的定位
1.职能定位
石油销售统计工作是按照设置的指标体系、统计方法和运行模式,将公司销售的成品油商流信息进行及时、科学汇总并加以系统分析的工作。该项工作具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数量性,即提供及时、准确的商流信息,并做出定量乃至定性分析。二是综合性,即利用商流统计信息,不仅可以对公司或客户以及成品油进行定量定性分析,而且可以进行横向、纵向有联系的综合性分析。石油销售统计工作必须准确、及时地提供反映石油经济运行的统计信息和咨询建议,并对经济运行实施有效的统计监督,以满足企业领导决策的需要。
2.观念定位
石油销售统计工作人员要树立服务观念、质量观念和依法统计的观念。销售统计工作是石油企业领导进行决策和管理的重要基础性工作,要及时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数据和分析资料;要努力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尤其在经济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及时、准确的销售统计数据和分析无疑会大大提高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要依法规范统计工作秩序,依法保障统计数据质量。
3.方法定位
统计调查方法既关系到统计数据质量,又决定着统计工作效率,对其进行合理配置是十分重要的。目前,定期全面统计报表信息无法满足企业领导者对事物决策的需求,统计的支持程度较低,而运用实时动态统计方法,可以让企业领导和业务部门及时获取销售统计信息和分析,从而准确把握企业成品油进、销、存的变化状况,有利于企业领导和业务部门做出科学准确的决策,企业管理也由原来的单一的静态管理转向全面的实时动态管理。
4.手段定位
石油销售统计部门担负着大量繁重的数据采集、数据加工和信息管理的任务,须臾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统计部门要在进一步完善运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进行数据传输和处理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进行信息管理,同时研究运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进行高效、准确的数据采集。
二、石油销售统计的发展趋势
1.树立全新的统计观念
随着石油企业的改革与发展,石油销售统计工作的内容、服务的重心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对各部门决策和企业管理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和上级部门对统计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销售统计现状与要求之间还存在差距。这就要求销售统计人员树立服务观念、全局观念,根据市场发展的趋势和要求,为企业决策者提供企业经营状况,而且可以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从而使企业决策者做出科学的决断,使企业得以顺利地发展,同时也为国家了解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基础资料。
2.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沿用过去的统计指标和统计范围,已难以适应石油企业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石油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经营发展的需要,结合上级部门的统计制度要求,围绕企业经济效益和发展战略,建立一套科学、合理、规范的统计指标体系,全面反映企业的经济状况和竞争能力。统计指标要做到全面、准确,能反映企业经济运行和发展的全过程及各个方面。统计指标要随着企业经济的发展变化而变化,适应企业体制变化和企业发展的需要,及时反映市场经济运行的指标,市场走到哪里,统计就跟到哪里,市场有什么,统计就调查什么,企业需要什么,就统计什么,做到“统计围绕经营转,统计围绕企业转,统计围绕市场转”。
3.建立规范的统计基础工作
销售统计基础工作是石油企业管理基础工作之一。销售统计基础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直接影响企业的良性发展。因此,在石油企业内部,应建立健全统计管理制度,加強统计基础管理与考核,实施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从原始凭证、统计台帐到统计报表,从数据的采集、整理到汇总,都应该做到规范化,严格按制度规定办理,做到统计与会计、核算三大业务之间的协调与统一。建立统计数据审查制度,对统计数据进行认真审核,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同时,加强统计法制建设,做到依法统计,保证统计数据真实可靠。
4.建立科学高效的信息系统
石油销售统计部门涉及数据采集、处理、传递、查询、监督等工作流程,建立科学高效的信息系统已经成为石油销售统计的发展趋势。统计部门要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进行信息化管理,同时研究运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进行高效、准确的数据采集、处理、传递、查询,建立起实时动态信息管理系统,提高统计快速反应能力,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提高销售统计信息的可信度,从而更好地为领导服务,更好地为企业服务,更好地为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