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弥散张量成像面神经重建在听神经瘤手术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wneag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术前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面神经重建在听神经瘤手术中的价值。方法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单发听神经瘤患者62例,随机分为DTI组和对照组;DTI组行术前DTI面神经重建。利用术中电生理作为金标准比较面神经重建准确率;并比较两组在肿瘤全切率、手术时长、术后面神经功能等指标上的差异。结果本研究DTI组面神经重建的准确率为90%(27/30)。DTI组共30例,肿瘤全切/近全切除率93.33%,平均手术时长(7.17±0.91)h,术后面神
其他文献
针对掌石沟煤矿15103工作面煤壁出现片帮、顶板破碎现象,传统液压支架支护无法满足工作面安全高效回采,提出了"仰斜钻孔注浆加固+撞楔超前支护+锚索吊棚"联合支护技术。采取
决策信息系统的规则提取是数据挖掘的研究内容之一,概念格理论与粒计算理论是该领域研究的主要数学工具。文中通过探究这两大理论间的关系,利用等价关系定义了最小乐观概念格
为了提高矿井煤炭回收率并缓解采面采掘接替紧张局面,针对三元煤矿4305综放工作面沿空留巷围岩控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以超前切顶卸压+顶板补强支护+巷帮挡矸支护+采后临时支护
郭庄煤业3312工作面存在多处地质断层,对采煤安全和采煤效率有很大影响。选取3312工作面TF-1断层为研究对象开展过断层采煤工艺研究,根据TF-1断层参数制定了以挑顶卧底法为主
随着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不断发展,其相比全球定位系统(GPS)具有高精度、数据信息量大的优势,将其应用于智能交通以预测移动对象位置受到广泛关注。然而,由于其定位基站分布离散,并且不同基站对位置预测的影响权重不同,以及长期的历史信息会来带维数灾难等,移动对象的位置预测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针对这些挑战,在分析现有预测算法的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和注意力(Attentio
随着科技数据量的不断增长,各科技部门积累了大量科技项目的科技管理数据。对于大量结构化数据,需要针对分散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最终按需求提供数据查询与抽取服务。由于在
402104工作面运输顺槽属于大断面巷道,巷道围岩大部分为泥岩,岩性差,原支护设计下掘进过程和回采期间巷道围岩变形量大。本文针对402104工作面运输顺槽围岩具体的工程地质情
为研究胡底煤矿3^(#)煤层区段煤柱合理留设宽度,采用现场实测的方法实测了1303(上)工作面侧向支承压力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在回采期间煤柱最大应力值为15.6 MPa,应力集中系数
以店坪煤矿152302工作面巷式充填开采为工程背景,通过FLAC3D数值模拟,分析充填体的合理强度,并根据实际条件,设计巷式充填开采的工艺。结果表明:充填体材料合理的充填强度为3
为有效支护掘进巷道,更好地控制围岩变形,通过对黄陵矿业一号煤矿回撤通道与回采巷道支护结构进行调整,积极在回撤通道、回采巷道、"110"无煤柱沿空留巷巷道等施工地点进行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