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市政道路施工技术是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措施,在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技术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施工。本文对市政道路施工技术进行简单分析。
关键词:市政道路;道路工程;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随着城市建设速度加快而逐渐增多,施工规模也越来越大。由于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受到施工环境影响,同时需要使用较多机械设备,因此必须要加强施工技术管理.
二.市政道路施工的特征
市政道路的施工是根据现代城市生产、生活和社会文化活动的需要,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的统一部署,对城市进行一定范围原有城区的土地利用结构、空间布局形式、市政基础设施配置、建筑物的内部结构和外部景观等进行综合的调整、更新和改造的一项城市道路建设活动。在城市道路的发展过程中,城市内部道路的更新始终存在一些问题,同时,城市道路的改造是一项长期的、经常性的工作。
1.市政道路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景观道路上的各类设施的磨损已达到一定的程度,因而就形成城市的物质性老化。
2.市政道路由于人口规模的膨胀,城市景观道路原有的基础设施容量严重不足,經常处于高度超负荷的运营状态中,因而就形成城市道路的功能性老化。
3.市政道路随着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重点的转移和主要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道路原有的空间结构已经完全不能适应城市性质的重大变化,因而就形成城市道路景观的结构性老化。
三.市政道路施工常见问题及成因
1.路面翻浆和沉陷
路基作为市政道路的基础,所以其施工的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路基如果强度达不到规定的标准,则会导致路基的强度不够,这样当市政道路投入使用时则会导致路面出现翻浆及沉陷等情况发生。导致路面出现翻浆及沉陷的原因较多,但归结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路基土的土质质量不合格。在进行路基土的填筑过程中,对土质要求较高,如所填筑的土为膨胀土和高粘性土,则会使路面的刚度较低,达不到规定的使用强度。
(2)路基的压实度不够。路基土填筑完成后,需要进行反复的碾压,同时还要保证碾压的次数和均匀度,从而保证压实度。
(3)对软土没有进行处理。对于软土地基则需要对软土进行置换,同时还要采取必要的排水措施对这些软土进行有效的处理。从而保证地基的强度。
2.施工者的态度问题
目前在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从而在工程的成本上做文章,把各项设施及应采取的措施都进行一定量的缩减,无法保证施工的质量,从而导致工程的合格率下降。
3.技术标准问题
现在的市政设计、施工标准与实际发展相比,有的标准滞后,有的标准空缺,这制约了工程质量水平的提高,造成先天不足。
4.市政工程施工图审查问题
现在国家有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办法,但无市政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管理办法,这使市政施工图审查机构在审查市政施工图时有些审查难以操作。其次,许多地市县施工图审查机构,无市政施工图审查资质,无相应资格专业人员,这就使施工图审查批准制度难以得到切实贯彻,并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5.设计问题
现在有些市政设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能力与实际科技发展水平相比,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有些设计人员对现在国家新上的项目如污水处理厂等的设计缺乏应有的知识及经验,使得在施工单位按图施工时,出现图纸自相矛盾,各专业图纸之间存在差异,设备无法安装。
四.加强市政道路施工技术管理的策略
1.完善技术管理制度
对内组织编制和完善企业生产、技术、设备、安全、环保、质量、计量等方面的管理制度,解决并协调生产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对生产指标的完成进行定期考核;对外负责技术交流,收集有关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等方面的信息供领导参考决策。自上而下的建立起一套以技术负责人(或总工程师)为首的实行技术业务统一领导和分级管理的管理班子,设立各级职能管理机构,明确各级职能人员职责范围。建立起各级问责制度,建立和加强各项管理职能,把整个企业的技术管理工作科学地组织起来,从管理层面提高企业的效率,使每个人都能充分发挥自己在企业中的作用。对于隐蔽的工程每次在开工前都有技术人员配合工程监理师进行检查、验收,确保一切无忧。
2. 对工程材料进行合理选择
对于道路路面施工进行质量控制,首要的环节就是把好施工材料关。集料是混凝土的基本组成部分,在材料控制中需要对其质量进行重点掌控。对集料的质量进行判断,主要是从视密度、压碎值与洛杉矶磨耗率等进行判断,对于粗集料进行选择时,要对其粒径大小加以注意,对于细集料选择时,要对其含沙量与含泥量进行严格鉴定。同时,还要注意选用新鲜集料,保证其稳定性与抗压性完备。
3. 做好沥青面层施工
沥青面层的施工也应先进行试验,以获取符合要求的松铺厚度、碾压遍数、用油量、摊铺厚度等参数。在施工时,需要着重注意热拌、摊铺、碾压三个主要环节。沥青面层的下封层施工,应当紧接着基层施工养护期结束后进行,如果基层表面过于干燥应先清扫后少量酒水湿润后浇洒沥青。沥青表处面层所采用的沥青混合料,应当先对原材料进行分析试验,并进行配合比设计,并注意检测每一批进场沥青的针入度、延度、软化点等。为了保证原材料的质量,各类材料的堆放要合理,并注意防潮防水。
在摊铺时,要先对基层进行整修和清扫,并测量放样设置基线,再根据试验时的相关参数进行施工作业。混合料的摊铺宜采用人工摊铺的方法,根据拌和速度、运送距离来调整运输设备,以保证沥青面层的摊铺处于连续工作状态,尽量减少停机待料现象,从而保证面层摊铺均匀、连续、平整。碾压包括初压、复压、终压三个环节,在碾压时要注意保持速度均匀稳定,达到要求的压实度并无轮迹。其中,尤其需要注意碾压时的温度,温度过高容易发生推移、起拱现象,温度太低密实度和表面平整度又容易出现缺陷。
五.结束语
市政道路施工同普通道路施工存在一定差异,在施工过程中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合理运用施工技术,加强质量管理,保障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参考文献:
[1]华新.市政道路施工技术常遇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J].中华民居,2012,(5):706-707.
[2]陆荟名.探讨市政道路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1).
[3]杨琦,董明杰.关于市政道路施工技术的研究[J].房地产导刊,2014,(16):98-98.
[4]姜士营.浅谈市政道路施工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2):51.
[5]刘春兰.浅谈市政道路施工技术[J].民营科技,2011,(7):255.
[6]徐中原.市政道路施工技术常遇问题及应对措施[J].科学时代,2013,(11).
关键词:市政道路;道路工程;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随着城市建设速度加快而逐渐增多,施工规模也越来越大。由于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受到施工环境影响,同时需要使用较多机械设备,因此必须要加强施工技术管理.
二.市政道路施工的特征
市政道路的施工是根据现代城市生产、生活和社会文化活动的需要,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的统一部署,对城市进行一定范围原有城区的土地利用结构、空间布局形式、市政基础设施配置、建筑物的内部结构和外部景观等进行综合的调整、更新和改造的一项城市道路建设活动。在城市道路的发展过程中,城市内部道路的更新始终存在一些问题,同时,城市道路的改造是一项长期的、经常性的工作。
1.市政道路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景观道路上的各类设施的磨损已达到一定的程度,因而就形成城市的物质性老化。
2.市政道路由于人口规模的膨胀,城市景观道路原有的基础设施容量严重不足,經常处于高度超负荷的运营状态中,因而就形成城市道路的功能性老化。
3.市政道路随着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重点的转移和主要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道路原有的空间结构已经完全不能适应城市性质的重大变化,因而就形成城市道路景观的结构性老化。
三.市政道路施工常见问题及成因
1.路面翻浆和沉陷
路基作为市政道路的基础,所以其施工的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路基如果强度达不到规定的标准,则会导致路基的强度不够,这样当市政道路投入使用时则会导致路面出现翻浆及沉陷等情况发生。导致路面出现翻浆及沉陷的原因较多,但归结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路基土的土质质量不合格。在进行路基土的填筑过程中,对土质要求较高,如所填筑的土为膨胀土和高粘性土,则会使路面的刚度较低,达不到规定的使用强度。
(2)路基的压实度不够。路基土填筑完成后,需要进行反复的碾压,同时还要保证碾压的次数和均匀度,从而保证压实度。
(3)对软土没有进行处理。对于软土地基则需要对软土进行置换,同时还要采取必要的排水措施对这些软土进行有效的处理。从而保证地基的强度。
2.施工者的态度问题
目前在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从而在工程的成本上做文章,把各项设施及应采取的措施都进行一定量的缩减,无法保证施工的质量,从而导致工程的合格率下降。
3.技术标准问题
现在的市政设计、施工标准与实际发展相比,有的标准滞后,有的标准空缺,这制约了工程质量水平的提高,造成先天不足。
4.市政工程施工图审查问题
现在国家有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办法,但无市政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管理办法,这使市政施工图审查机构在审查市政施工图时有些审查难以操作。其次,许多地市县施工图审查机构,无市政施工图审查资质,无相应资格专业人员,这就使施工图审查批准制度难以得到切实贯彻,并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5.设计问题
现在有些市政设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能力与实际科技发展水平相比,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有些设计人员对现在国家新上的项目如污水处理厂等的设计缺乏应有的知识及经验,使得在施工单位按图施工时,出现图纸自相矛盾,各专业图纸之间存在差异,设备无法安装。
四.加强市政道路施工技术管理的策略
1.完善技术管理制度
对内组织编制和完善企业生产、技术、设备、安全、环保、质量、计量等方面的管理制度,解决并协调生产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对生产指标的完成进行定期考核;对外负责技术交流,收集有关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等方面的信息供领导参考决策。自上而下的建立起一套以技术负责人(或总工程师)为首的实行技术业务统一领导和分级管理的管理班子,设立各级职能管理机构,明确各级职能人员职责范围。建立起各级问责制度,建立和加强各项管理职能,把整个企业的技术管理工作科学地组织起来,从管理层面提高企业的效率,使每个人都能充分发挥自己在企业中的作用。对于隐蔽的工程每次在开工前都有技术人员配合工程监理师进行检查、验收,确保一切无忧。
2. 对工程材料进行合理选择
对于道路路面施工进行质量控制,首要的环节就是把好施工材料关。集料是混凝土的基本组成部分,在材料控制中需要对其质量进行重点掌控。对集料的质量进行判断,主要是从视密度、压碎值与洛杉矶磨耗率等进行判断,对于粗集料进行选择时,要对其粒径大小加以注意,对于细集料选择时,要对其含沙量与含泥量进行严格鉴定。同时,还要注意选用新鲜集料,保证其稳定性与抗压性完备。
3. 做好沥青面层施工
沥青面层的施工也应先进行试验,以获取符合要求的松铺厚度、碾压遍数、用油量、摊铺厚度等参数。在施工时,需要着重注意热拌、摊铺、碾压三个主要环节。沥青面层的下封层施工,应当紧接着基层施工养护期结束后进行,如果基层表面过于干燥应先清扫后少量酒水湿润后浇洒沥青。沥青表处面层所采用的沥青混合料,应当先对原材料进行分析试验,并进行配合比设计,并注意检测每一批进场沥青的针入度、延度、软化点等。为了保证原材料的质量,各类材料的堆放要合理,并注意防潮防水。
在摊铺时,要先对基层进行整修和清扫,并测量放样设置基线,再根据试验时的相关参数进行施工作业。混合料的摊铺宜采用人工摊铺的方法,根据拌和速度、运送距离来调整运输设备,以保证沥青面层的摊铺处于连续工作状态,尽量减少停机待料现象,从而保证面层摊铺均匀、连续、平整。碾压包括初压、复压、终压三个环节,在碾压时要注意保持速度均匀稳定,达到要求的压实度并无轮迹。其中,尤其需要注意碾压时的温度,温度过高容易发生推移、起拱现象,温度太低密实度和表面平整度又容易出现缺陷。
五.结束语
市政道路施工同普通道路施工存在一定差异,在施工过程中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合理运用施工技术,加强质量管理,保障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参考文献:
[1]华新.市政道路施工技术常遇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J].中华民居,2012,(5):706-707.
[2]陆荟名.探讨市政道路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1).
[3]杨琦,董明杰.关于市政道路施工技术的研究[J].房地产导刊,2014,(16):98-98.
[4]姜士营.浅谈市政道路施工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2):51.
[5]刘春兰.浅谈市政道路施工技术[J].民营科技,2011,(7):255.
[6]徐中原.市政道路施工技术常遇问题及应对措施[J].科学时代,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