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烟叶生产减工降本研究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quallc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在湖北省五峰县随机抽取9户烟农,进行连续3年的烟叶生产用工情况调查,从减少烟叶生产用工方面入手,分析、总结出进一步促进山区烟叶生产减工降本的若干对策。
  关键词山区;烟叶生产;减工降本
  中图分类号S57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28-10026-02
  Study on Labor and Cost Reducing of Tobacco Production in Mountain Area—A Case Study of Wufeng Tujia Autonomous County in Hubei Province
  ZHANG Hongshuai, WU Xuebing, QIAN Zukun et al (Yichang Tobacco Company, Yichang, Hubei 443400)
  AbstractBy visiting a random sample of 9 farmers in Wufeng County, and investigating the tobacco production and employment situation for 3 consecutive years, the paper proposed several countermeasures to further promote the tobacco production in labor and cost reducing in the mountain areas.
  Key wordsMountain area; Tobacco production; Labor and cost reducing
  山区大多是老少边穷地区,一般的经济作物难以在山区有好的收益,而山区适合的温度、充足的光照、适宜的土壤能为优质烟叶的生长提供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近年来我国优质烟叶产区大多集中在海拔较高的山区。同时,烟叶生产相对于其他经济作物技术要求高、生产环节复杂、劳动强度大、作业环节紧凑,特别是山区人口稀少、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物资价格偏高,使得劳动用工量和物资成本均高于平原地区,随着工价和物价的不断上涨,烟叶生产净收入逐年降低,山区“谁来生产”、“怎么生产”、“以什么组织形式和方式生产”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如何通过减少山区烟叶生产的用工成本,增加烟农种植效益,成为当前烟叶工作必须认真分析面对的问题。
  1五峰县烟叶生产用工现状
  在五峰县随机选取9户马里兰烟种植户,连续3年采用烟农每天记录烟叶用工明细表,定期组织召开座谈会,围绕烟叶生产过程各环节的家庭用工、雇佣工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2011年种植烟叶平均人工成本15 091.5元/hm2,用工215.5个/hm2;其中,家庭用工平均613.5个/hm2,雇佣工平均33个/hm2,雇佣工工价80.0元/人·d。2012年种植烟叶平均人工成本16 998元/hm2,用工654个/hm2;其中,家庭用工平均615个/hm2,雇佣工平均39个/hm2,雇佣工工价98.9元/人·d。2013年种植烟叶平均人工成本17 644.5元/hm2,用工574.5个/hm2;其中,家庭用工平均501个/hm2,雇佣工平均73.5个/hm2,雇佣工工价99.81元/人·d。
  调查结果表明,烟叶生产亩均用工数有所减少,但农户间亩均用工差异较大,雇佣工数在增加,雇佣工工价在上涨,平均人工总成本呈现逐年增高的趋势。
  2烟叶生产减工降本存在问题
  在调查中发现,五峰县现阶段推进烟叶生产减工降本进程主要难题表现为三点:一是烟田分布分散,二是烟农年龄结构失衡、老龄化趋势明显,三是专业化服务水平较低。
  2.1烟田分散,集中种植程度化低五峰地处山区,农村土地相对分散,全县33.3~66.7 hm2的基本烟田仅5个,20.0~33.3 hm2的基本烟田仅8个;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较强,“各家种各家地”的传统农业意识较强,烟叶生产仍以烟农个体种植经营户为主,以2012年为例,全县户均种植面积仅达到0.45 hm2。这种烟田分散、规模小、种植主体多、土地不平整,增加了技术推广的难度、管理成本,给规模化生产、组织化分工、集约化经营、机械化作业带来一定的难度,给减工降本工作的推进形成一定影响。
  2.2烟农年龄老化,种植水平参差不齐以2012年统计数据为例,全县6 191户烟农,60岁以上的1 759户,占全县烟农比例的28.41%,50岁以上的烟农3 937户,占全县烟农比例的63.59%;40岁以下的烟农426户,仅占全县烟农比例的6.88%。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从事烟叶生产的烟农大多是中老年劳动力,劳动能力弱、劳动用工多、接受新技术能力不强、烟农队伍不够稳定、生产水平层次不一,难以满足目前烟叶生产规模化生产、技术性强的现代烟草农业的要求。
  2.3专业化服务水平不高专业化分工服务是降低烟农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途径。目前,组建的合作社,开展机耕、育苗、大田管理、采收、调制等专业化服务工作,在“减工降本”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2013年五峰县育苗专业化服务793.4 hm2,覆盖率只达到70.5%,还有一定差距;深耕專业化服务360.0 hm2,覆盖率只有31.8%,专业化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3持续推进山区烟叶生产减工降本的思考
  五峰县是典型的山区地形,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较慢,地块相对分散,农户散居,农业人口16.52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87.50%,青壮劳动力外出较严重,这种生产模式使得烟叶生产集中度低,生产水平不高。为进一步推进山区烟叶生产减工降本,促进山区烟叶生产持续稳定发展,需大胆创新、积极探索、稳步改善山区烟叶生产用工现状。   3.1培养种植主体,建立新型经营模式随着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农业生产劳动力不足的现象逐渐显现,耕地流转趋势也逐渐增强,培育新型经营烟叶种植经营模式,开始成为构建新型烟草农业的重要环节。
  3.1.1促进适度规模经营。规模种植是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的发展趋势,是实现减工降本的重要途径,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烟草行业内工业反哺农业的系列政策出台以来,有利于土地流转,农村快速发展[1],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农业劳动力转移仍将继续。抓住山区农村经济结构深刻变化的有利时机,引导烟农快速提高市场化意识,推进土地流转,促进烟叶规模化生产,实现烟叶向最适宜区集中、向连片种植集中、向生产大户集中。推行“政府引导、农民自愿、土地流转、大户承包”模式,同等条件下宜种烟土地使用权优先向种烟大户流转、烟叶生产合同优先于大户签订,不断提高种烟大户占烟农队伍比重。
  3.1.2培养新型经营主体。思想的解放,带来生产组织模式的创新,降低烟农成本投入和劳动强度,提高烟叶质量、产量,实现“减工、降本、增效”的目标。
  3.1.2.1发展职业烟农,推行家庭农场。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本、统分结合的双重经营体制,积极创新探索烟叶生产机制,转变生产经营组织方式,提高规模化程度。发展文化素质高、生产技术精、善于经营管理的烟农成为职业烟农,以家庭经营为主,承包、租赁、承接宜种烟土地从事烟叶生产,实行农场化管理。发展6.7 hm2以上、育苗和调制“工厂化”和机械化水平高的家庭农场。
  3.1.2.2发展合作互助组织,提高管理统一水平。以13.3~20.0 hm2为单位组建烟叶生产专业互助合作组织,烟草公司负责技术培训指导,并对合作互助组织进行管理和考核,按照互帮互助协同劳作的方式,用“烟草公司+互助组+职业烟农”的烟叶生产组织模式实现烟田连片种植、物资供应和配送统一、育苗供苗统一、整地机耕统一、大田移栽统一、大田管理统一、采收调制统一、分级扎把统一,通过统一组织高质量的烟叶生产操作,全面提升集约化水平、机械化程度,实现减少用工、减低成本、提升烟叶生产技术水平。
  3.1.2.3加大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训力度。新型经营主体是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的主力军和引领者[2],具有先进种烟技术、超前经营头脑和敏锐市场意识的经营主体也是烟草农业现代化“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执行者。政府、烟草部门积极强化新型经营主体培训的深度和广度,包括传授现代农业科技知识、经营思想和市场理念;积极发展培训年轻烟农,加大有发展潜力的年轻烟农帮扶和补贴力度,用优厚的种烟政策及种烟收益吸引外出务工的青壮年返乡种植烟叶。
  3.2健全服务体系,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
  五峰现有金兰、龙发两个烟农专业化服务合作社,每个合作社下设育苗、机耕、植保、晾制、分级等环节的专业服务队,服务队员603人,各服务队在各自的服务范围内,以普惠共享为原则,开展专业化服务,在服务生产上发挥一定的作用,但在诸多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
  合作社只有服务更加完善、制度更加健全,单户育苗向工厂化育苗转化才会长久,单户治虫防病才能向统防统治转化才会长久,减工降本才能持续推进[3] 。五峰县烟农合作社发展处于起步阶段,烟叶生产经营仍面临着“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面临着自然灾害、市场波动等多重因素影响,迫切需要解决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偏低的问题。专业化分工是规模报酬递增规律的根本原因,规模经济的本质是专业化经济[4],金兰、龙发两大烟农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发展,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合作社专业化经济才能发展壮大,才能长久的良性地经营,单户分散人畜作业向机械化转化才会长久。
  推进规模化种植的同时必须为烟农提供必要配套的专业化服务,才能达到“减工、降本、增效”的目的[5]。合作社进一步加强精细化分工建设,把烟叶生产的复杂工序进一步分解为多个可操作的单一体,不断提升标准化、专业化、精细化程度,才能更加有利于发挥不同烟农的技术、资源优势,提高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推进专业化服务市场化,减少对政府和烟草部门的依赖性,加强“自我创立、服务烟农、谋求发展、风险自担”的市场意识[6];进一步提高服务队伍的专业素质,以满足烟叶生产需要的专业水准;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加强服务监督,特别是加强对难以量化服务环节的监督力度,以保证服务队员间的公平公正,提高队伍的积极主动性。
  3.3加大科技创新,推广新型技术设备我国农业已进入改造传统农业、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农业的关键时期,农业和农民对农业科技的依赖性和关联度日渐增强。从依靠大量消耗资源的传统方式,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现代方式上来,烟叶种植对科技需求尤为明显。
  3.3.1加快推进机械化进程。机械化水平上不去,规模化种植就难以长久,山地烟区循序渐进、积极探索,研发适应山地应用的新型的、小规格的、更加轻便灵活的单机投入生产推广和使用,重视研发、购置能够分部拆卸、重量分解搬上山后,简单快捷地组装成整机,解决农机“上山、爬坡”难的问题,增加烟叶生产机械化作业率,减少生产用工。
  3.3.2推广新型适用技术。依托宜昌市五峰马里兰烟研究中心,培育耐旱、耐涝、抗病等新品种提高烟株的抗旱、抗涝、抗病能力,从而减少田间排涝、灌溉、施药等田间管理,达到减工降本。另外,在保证烟叶质量的前提下,积极探索新技术、新方法,简化育苗、移栽、调制、分级等生产环节的用工操作,達到减工降本。例如,五峰县在马里兰烟产区推广的膜下井窖式移栽技术,该技术不仅使烟苗早生快发、根系发达,还可以减少近20 d的苗床期管理,实现减工降本。
  3.3.3完善基础设施,助推现代烟草农业。完备的基础设施建设,可简化部分复杂的生产操作,是提高烟叶生产水平,减少劳动用工,增加劳动效率的重要举措[7]。应优先安排烟水、烟路,加大灌溉管网覆盖率,增强农田排灌能力,提高烟
  路建设标准和覆盖率,确保烟用机械到田的通畅,提高烟叶
其他文献
摘要  选择以浙江省武义县牛头山作为实证案例,主要采用深入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文献分析法,在获取数据的基础上,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对当地就业的影响。研究表明,牛头山旅游就业人员女性比例高,整体文化程度较低,年龄层次偏大,就业形式多样化。同时,归纳总结了牛头山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而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牛头山;旅游;就业  中图分类号S181.4文献标识码A文章
期刊
摘要2006~2020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至中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新政策的提出,土地利用布局、土地利用指标、环境等也发生着变化,规划需要相应的调整,有必要进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未来发展适应性评价。该研究阐述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未来发展适应性的内涵,构建科学的评价指标以及评价模型,以广西贵港市为例,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未来发展适应性进行评价。采用极差标准化方法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利用层次分析
期刊
摘要针对屋顶绿化技术,包括屋顶绿化工程实施中的注意事项以及屋顶绿化带来的效益和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分析和阐述,以期通过介绍能够使人们对屋顶绿化技术有更深的认识,促进我国屋顶绿化事业的更快速、更广泛的发展。  关键词屋顶绿化;绿化技术;生态高效  中图分类号S68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28-09849-04  屋顶绿化是根据建筑物顶部结构特点和实际条件,通过一定的技术方法
期刊
摘要针对基于边缘检测的图像检索中边缘点容易受到噪声干扰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LoG边缘算子的棉花图像检索算法。首先在求取边缘检测前进行滤除噪声处理,然后根据欧式距离衡量图像间的相似性。棉花图像数据集的试验结果表明,算法能够有效去除边缘噪声,提高了图像检索的查全率和查准率,尤其适用于高噪声环境下的棉花图像检索。  关键词图像检索;LoG算子;边缘检测;欧氏距离  中图分类号S126;TP391文献标识
期刊
摘要  以广西河池市11个县域作为评价单元,从建设用地利用强度、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投入强度、可持续利用水平4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采用改进熵值法确定权重,利用加权函数法计算综合评价分值,然后根据综合评价分值的大小将河池市11个县域分为3大土地集约利用型,即集约利用型、适度利用型和粗放利用型,最后针对河池市各县实际情况提出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合理建议。  关键词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熵值法;河池市
期刊
摘要温度作为工农业生产的重要被控对象之一,一直是人们研究的主要对象。设计中选用在MCGS通用版的基础上开发的嵌入式组态软件MCGSE,对现场数据进行采集处理,融合动画显示、报警处理、流程控制和报表输出等功能,更方便用户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广泛应用于自动化领域。控制芯片选用可编程序控制器(PLC)S7300,拥有模块化结构,配置易于分布式实现,电磁兼容性较好,能抗震动冲击,在多数实际工业控制场合满足需
期刊
摘要以全国土地污染防治项目取得的地球化学数据为基础,对乐陵-河口地区土壤重金属含量水平、污染现状、主要来源进行系统研究,并在研究区内开展土壤生态地球化学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表层土壤中元素 Cd、Hg、Pb富集系数较大,其平均含量分别为0.16 mg/kg、0.030 mg/kg、21.8 mg/kg,表现出明显的表层富集特征。区内土壤重金属元素潜在生态危害轻微级达到90.07%,中等的占9.58%
期刊
摘要  采用層次分析法对袁州区土地开发整理规划(2001-2010年)实施效益进行量化研究。结果表明,袁州区上轮规划实施取得的经济效益良好,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一般。  关键词土地整治;规划;实施效益评价  中图分类号S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28-09945-03  Research on the Benefit Evaluation of County Land R
期刊
摘要  基于在江西省东乡县农村土地调查外业调查的工作实践,对农村土地调查外业调查重要环节和关键技术进行总结和分析,在外业调查中调查底图、调查工具、地类判读和地物补测4个方面提出改进措施。结果表明,通过以上4个方面的改进,对加快外业调查进度和提高外业调查成果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农村土地调查;外业调查;地类判读;地物补测;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S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
期刊
摘要选用2009年5月空间分辨率(2.5 m×2.5 m)的ALOS遥感影像作为遥感数据源对射阳林场土地利用类型和现状进行分析,同时结合现场调查,总结林场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进一步提出了扩大生态基础设施规模,增加区域生物多样性,提高整体生态系统稳定性等生态措施和工程,以期实现改善当地林木结构,改善鸟类生境,优化生态系统,增加区域生物多样性、提高整体生态系统稳定性等目的。  关键词林场;生态问题;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