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例肝移植术后抗菌素使用的合理性分析

来源 :中华肝脏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zfj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肝移植术后细菌性感染的特征、抗菌素使用与细菌性感染之间的关系,评价肝移植术后抗菌素使用的合理性,探讨预防高水平耐药细菌性感染的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肝移植术后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抗菌素使用量,采用限定日剂量、用药频度、药物利用指数评价抗菌素使用的合理性,运用三维试验检测革兰阴性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AmpC β-内酰胺酶情况.结果 肝移植术后感染主要病原菌为粪肠球菌、阴沟肠杆菌、真菌,大肠杆菌,术前抗菌素使用率为83.7%,以单一抗菌素使用为主,术后抗菌素使用率达100.0%,以二联、三联抗菌素使用为主,抗菌素使用量居前3位为头孢菌素、含酶抑制剂复合抗菌素与青霉素类抗菌素,药物利用指数大于1.1的抗菌素包括氨苄西林、替考拉林,革兰阴性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AmpCβ-内酰胺酶分别为43.3%,31.8%,同时产两种酶的细菌占21.3%. 结论肝移植术后细菌性感染发生率高,抗菌素使用量大,频率高,抗菌素使用基本合理,易发生高耐药性细菌性感染,预防高耐药性细菌性感染十分重要。

其他文献
吕梁地区行政公署,各市、县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rn现将省水利厅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稠油掺稀油输送技术是油田实现减阻增输的重要方法.为了降低稠油管道输送过程中的能量损失,以管道输送的水头损失作为优化目标,通过对比混合油黏度计算模型,建立了水头损失与
目的 揭示原位肝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相关实验结果,探讨诊断依据及死亡原因.方法 对2002年5月-2008年5月1013例原位肝移植后临床表现为GVHD的13例患者的血常规,肝功能和微生物学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中5例患者行骨髓细胞学检查、5例行病理检查、4例行细胞因子检测、6例行嵌合体检测.结果 13例GVHD患者均表现出白细胞不同程度减少,其中8例极度缺乏;9例患者肝功能大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通常与代谢综合征(MetS)的特征密切关联,是MetS在肝脏的表现.范建高和徐铭益~1提出脂肪肝与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关系密切.Brea等[2]发现NAFLD独立于其他典型的MetS特征,而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形成存在紧密联系,可独立预测颈动脉粥样硬化(CAS),并与其进展相关联。
目的 编制农村高血压患者居家安全风险评估问卷,并检测其信效度.方法 以风险管理理论和“知-信-行”模式为指导理论,通过与患者接触、个人深度访谈、文献查阅、专家咨询、预
目的探讨肺灌注(Q) SPECT显像及通气(V) SPECT显像在纤维素性纵隔炎(FM)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7月间于中日友好医院就诊并行肺V/Q SPECT显像的14例FM患者(男6例、女8例,平均年龄74岁)资料,观察其显像表现,并根据肺灌注及通气受损范围占全肺容积的百分比(%)将肺受损程度分为轻度(<20%)、中度(20%~50%)和重度(>50%)。采用χ2检验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6岁.于2008年5月31日因右足被铁皮挤压,伤后疼痛出血1 h余入院,入院诊断为右踝及足部挤压伤(胫腓骨下段粉碎性骨折,血管肌腱神经损伤).于5月31日、6月12日、6月23日分次手术.患者精神差、腹胀、恶心、食欲减退,并于6月27日开始出现频繁呕吐,6月29日较血钠为103 mmol/L,经补钠治疗,7月1日上升至128.1 mmoL/L。
目的分析多骨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PFD)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MDP)平面显像与SPECT/CT显像的图像特征。方法回顾性纳入2007年6月至2017年3月间23例PFD患者,其中男12例,女11例,年龄10~77(31.4±3.4)岁。23例中21例经病理确诊,2例经临床和全身骨显像随访证实。分析患者99Tcm-MDP全身骨平面显像和SPECT/CT显像的图像特点。结果全身平面显像示患者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