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肝移植术后细菌性感染的特征、抗菌素使用与细菌性感染之间的关系,评价肝移植术后抗菌素使用的合理性,探讨预防高水平耐药细菌性感染的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肝移植术后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抗菌素使用量,采用限定日剂量、用药频度、药物利用指数评价抗菌素使用的合理性,运用三维试验检测革兰阴性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AmpC β-内酰胺酶情况.结果 肝移植术后感染主要病原菌为粪肠球菌、阴沟肠杆菌、真菌,大肠杆菌,术前抗菌素使用率为83.7%,以单一抗菌素使用为主,术后抗菌素使用率达100.0%,以二联、三联抗菌素使用为主,抗菌素使用量居前3位为头孢菌素、含酶抑制剂复合抗菌素与青霉素类抗菌素,药物利用指数大于1.1的抗菌素包括氨苄西林、替考拉林,革兰阴性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AmpCβ-内酰胺酶分别为43.3%,31.8%,同时产两种酶的细菌占21.3%. 结论肝移植术后细菌性感染发生率高,抗菌素使用量大,频率高,抗菌素使用基本合理,易发生高耐药性细菌性感染,预防高耐药性细菌性感染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