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学生在经历中学数学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uanzhen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课程要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经历,丰富学习经验。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从中不难看出,学生的学习是需要体验,需要经历的。
  在小学数学中,很多的知识与知识、概念与概念之间是互相联系的,也有的是逐步发展的。如除尽与整除、加法与减法、加法与乘法、乘法与除法、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等。只有学生对这些关系有了体验、经历,才会更加深刻地理解这些知识和概念,才會更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和概念。
  那么,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在经历中学数学,从而实现“经历和体验”这一过程性目标呢?
  一、多提供机会——玩数学
  培养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是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玩中学数学十分有利于这个目标的达成。如果经常板着面孔学数学,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很容易产生厌倦感。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组织一些游戏活动“包装”数学知识,或故事情境“串联”数学知识进行教学,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使数学学习活动变得生动活泼有趣。
  如在一年级“统计”教学时,我们设计了“救白雪公主”的教学情境,把静止的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置于“魔盒”中变成“魔咒符号”,从空中洒落,让学生“数出”它们的个数。要求学生只有准确地“数出”各种图形的个数,才能救出白雪公主。富有吸引力的童话情境,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心,学生们怀着拯救白雪公主的美好情感和责任感,开始积极主动地探究、合作、交流,创造出各种记录数据的方法。看似在玩,而在玩中获得了简单统计的知识和方法。
  边玩边学不仅能使学生轻松获得知识,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能力。在学习“正方体”时,请学生用学具搭一个正方体,比一比谁是最佳拍档。由于急于求成,缺少思考和合作,许多组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完成。然后,我们请最快和最慢的两组谈谈游戏的感受,一组说:“拼搭正方体需要一样长的小棒12根,小球8个,我们先取出需要的材料,然后两个人都拼了一个正方形,最后用4根小棒帮它们连接起来。”另一组说:“我们两个人没有商量好,他用了黄色小棒,我用了绿色小棒,这样长度不一样,也就拼不成了,看来要先动脑筋,不能各管各的。”游戏让学生巩固了正方体的特征,更让学生体验了合作的重要。
  总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放开学生的手脚,放飞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课堂上手常动,脑常思,口常开,让学生在玩中学习,玩中获取新知识。
  二、多动手探究——做数学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而体验、经历正是开启这扇大门的金钥匙。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就能体验到数学知识的形成。例如:在教学“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时,课前让每个学生准备6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教师准备三种不同的长方形。
  一种:一个长3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
  二种:一个长4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
  三种: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
  上课时,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想办法求出各自图形的面积。
  学生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一拼,数一数能测量出长方形的面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适时地进行点拨、指导,引导学生观察小正方形的个数和长方形长与宽的关系,学生兴致盎然地投入到操作、观察、分析过程中,轻松自主地归纳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不仅获取了知识,而且充分体验了像数学家一样进行研究、分析、总结,从而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三、多设置疑难——问数学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教师应多创设问题情境,既可引导学生围绕情境中的问题展开思维,又可引导学生围绕情境提出问题,并利用和重新组织已有知识经验,有效地进行问题解决。要较好地达到这样的目标,教师要让学生有较充分的思考时间和思考空间发表自己的见解。
  在“认识乘法”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体会到乘法是加法的简便写法,引起学生学习乘法的需要。就问学生写“3个2相加”,学生轻易写出来;“5个2相加”,学生也能够完成;“30个2相加”,学生面露难色,却还是硬着头皮写下去;300个2相加、3000个2相加……,
  “这么多,怎么写呀!”“数都数不过来啦!”……
  这时趁机问学生,你们想不想知道有一种非常简便新方法,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想。由于碰到了“挫折和麻烦”,所以在后面的学习中,学起来也就更加积极主动了。学生经过思考和交流,对计算方法形成了自己的理解。皮亚杰曾说过:“知识来源于儿童的亲身体验”。而体验的获得知识经久难忘。
  四、多模仿创新——用数学
  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新课标》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指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数学教学必须尽可能地注入生活的新鲜血液、新鲜内涵,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应用。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会数学的思考方法。同时,在数学应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比如,学完了“9加几”后,我们创设了“购买圣诞礼物”情境:(多媒体出示:书、文具盒、魔方、水彩笔、玩具熊、圣诞袜、圣诞帽、及价钱。)让学生算一算,自己最想买哪两样礼物一共要多少钱?还设计了小巧想买7元的圣诞袜,9元的圣诞帽,可她只带了15元,够吗?为什么?让学生用学会的知识,及时解决实际问题,既起到了巩固知识、应用知识的作用,又有利于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热情。
  在数学学习活动中,通过对数学知识的运用,并与以往学过的知识技能进行综合分析,使学生亲身经历运用数学能力解决问题的过程,形成和发展数学能力,有利于进一步的数学学习。
  有一位哲人说过:经历是一种财富。,数学学习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让全体学生经历知识发现、探索的过程,使他们在探索数学的过程中“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促使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提高思维能力,形成积极的数学情感与态度。教师就要以给学生创造财富的愿望出发,不断地为提供经历,学生也一定能在各种各样的经历中不断获取知识。
其他文献
“我国是一个产煤大国,也是矿难大国。这项技术的推广很好地解决了煤矿在生产中的安全和高效两大难题。”在记者确定采访“煤矿巷道高效安全支护成套技术创新体系及应用”(简称:巷道支护成套技术)的时候,评定“十大技术成果转化之星”的组织者——北京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的相关负责人如此评价了该项技术。    煤矿开采现实呼唤先进技术    据了解,中国煤炭产量占世界35%,但中国的矿难死亡人数却占世界的80%。最
怀柔之美,美在风景,这里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这里的山水,既有“江南之秀”,又具“北国之雄”,古老的长城、千年古刹、原生性森林、高山峡谷、湖泊河流瀑布,让人留连忘返。  而深入怀柔,品味怀柔,便会发现怀柔真正的魅力在于 “人与自然的和谐”。    怀柔,1999年11月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并于2006年10月正式通过国家科技部批准验收合格,在7年的实验区建设过程中,怀柔在
北京南二环陶然桥南侧有一幢六层居民楼,一天上午10时左右,一只灰喜鹊飞落在四层一户居民家的阳台上,它站稳之后,用嘴敲打起玻璃来。在家里的是一位老人,她听到响声后,到阳台上打开窗子,这只灰喜鹊就飞了近来,跟着老人要吃的,当吃饱之后,它就又从阳台飞走了。  这只灰喜鹊,很是健壮,体长有40多厘米。它的头和后颈上的羽毛黑得发亮,翅膀和长长尾巴上的蓝色羽毛透着亮光……它的这身“衣服”,把它打扮得特别漂亮,
随着教育观念的逐步转变,新课程改革下,新理念将深入课堂,互动教学成为时尚,变被动为主动,变主导为引导,变听我讲为听你说。提问便是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是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
教师教育要有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精神,拿出十二分热情,更加细心、更有爱心地去照顾“后进学生”,使他们重塑自尊、自信.我们不排除学生之间的差异,我们所要做的是让每一位
【摘要】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转变数学课程功能,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要改变目前小学数学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现状,教师可以通过有效运用学校的传统优势项目、挖掘教材潜在价值、巧妙捕捉意外资源、灵活利用综合学科资源、利用信息化课程资源和家庭课程资源等渠道实现。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资源是指依据数学课程标准所开发的各种教学材料以及数学课程
期刊
马玉岩,号雄风堂主人,1949年2月2日生,满族,辽宁铁岭人。自幼酷爱绘画。16岁便有作品入选黑龙江省美展。创作以西画为主,后兼作中国画,尤以人物走兽见长,格调清雅,生动传神,融中西画为一炉,北派气势与南派灵秀兼收。多年来,有100多件作品发表或展出,其中《巨大鞭策》入选全国双庆美展和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谈话》发表三十五周年全国优秀作品展,中央电视台介绍了这幅作品。《喜看神州处处春》和
咸同年间贵州各族纷纷起义对抗清廷,贵州兵荒马乱.曾璧光历任镇远知府、贵东道,官至贵州巡抚.为清朝稳定贵州形势发挥重大贡献.然而学界目前未有对曾璧光生平之研究,正史中未
在多年的小学体育课的教学实践中,有几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体育课的教学质量,为此我把这几个问题形成的原因及对策提出来大家共同探讨.一、班大人多场地小,二、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