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在地理课上的有效运用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b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年代,人们享受方方面面先进科技给人们带来的便捷,从教20多年感同身受,也实实在在体验着教学手段硬件的巨大变化。每一次变化都给我们带来惊喜。目前我们的每个教室都是一个多媒体教室,去年交互式电子白板全面启动,大大方便了我们一线老师教学。下面就谈谈我在运用多媒体是教学过程中的几点看法。
  一、在多媒体常态教学的今天如何再次唤起学生对这种教学的兴趣。
  学生从小学就接触无所不能的多媒体,早已没有了最初的兴趣和兴奋。如何改变此种学生多媒体疲劳的状态呢?最终实现我们运用先进科技提高课堂效率的初衷,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在设计的多媒体课件时,首先充分理解教学大纲要求,认真专研教材,做到有的放矢。教材作为知识、情感、情趣的载体,是教学的主要课程资源,学生的阅读感知能力就是通过阅读文本中感性材料的文字符号来逐步实现的。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提高教学质量,就要加强教师对文本把握的能力。教师对文本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将直接决定教学手段是否有效。
  2、教师在充分专研大纲,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对所讲内容要灵活多变,把国家大事、国际热点自然融入到课堂上去,让学生切实感觉到我们地理知识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比如在介绍内蒙古高原的特点时,就可以播放一段神州十号返回陆地惊险刺激的视频。请同学参与讨论:为什么每次我们宇航员返回时都选择内蒙古草原?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内蒙古高原的特点。学生还会联想一系列问题,这样加强了师生交流也增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因为无论是发射区还是降落区,地域开阔、人烟稀少都是必要的条件,而空气能见度高也有利于搜救,因此额济纳和四王子旗的杜尔伯特草原成了发射和降落的极佳区域。)
  3、从各班实际出发,因材施教,不能盲目使用多媒体。我一直担任好几个班的地理课。对于非常活跃,愿意表达的班级我愿意让学生到白板上去拼、去画、去写,大家给予评价。“去改”强化了课件的交互性,也培养了学生操作能力,互动起来效果非常好。可是有的班级特别沉闷,对这样的班级我就多设计启发性的问题,下发给各小组。通过多媒体的演示;通过各小组成员的讨论,让他们自己大声阐述自己的认知,变被动为主动。
  二、如何在媒体教学中运用现代教学理念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多媒体教学中,形式丰富多彩,内容应有尽有。这样在整个教学中多媒体貌似整个课堂的主角,学生有时反而是旁观者,得不偿失。探究无从谈起。我认为教师要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1、设计多媒体课件时,不要面面俱到,要有针对性地提炼出精品问题,把尽可能多的问题留给学生。
  2、课堂上不要让多媒体“一言堂”,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多媒体走进课堂多年,从最初神奇、新鲜、热闹,到现在已经走向成熟。大家也在思考:在多媒体教学中怎样才能做到恰到好处。改变以往多数教师都以多媒体为主导,老师为辅助的做法,学生养成跟着课件走,不愿意动脑筋的缺点。
  3、设计好与多媒体内容基本一致的导学案。上课时把这些导学案发下去,让学生在课堂上提前对即将要学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我在这方面已经坚持了一段时间,效果不错。应该注意的问题是:这些导学案里一定要有需要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的内容。这些内容一定是要学生本堂课要掌握的,其实就是本节课的重点。一学期实践下来还是卓有成效的。
  三、如何在多媒体教学中发挥传统教学中的精华。
  多媒体在教学方面确实带给我们许多便利,那么是否因此就可以把传统教学中的精华丢掉?那就大错特错了。其实多媒体在某些方面的功能是顶替不了传统教学的。因此,我们就得思考如何把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使之形成互补。
  1、让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优势互补。不是多媒体用得越多越好,多媒体作为有效的辅助教学工具是为教学服务的,要把它用得恰到好处。传统教学的优势应当保留,如老师的示范作用、教师与学生之间富有人情味的交流、教师组织起来的探讨问题的活跃氛围等等。理想的教学应该把教师与多媒体的优势同时充分发挥出来,把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达到“优势互补”,既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又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2、处理好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关系。老师不能一味地追求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而完全放弃传统的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方法和多媒体教学都是广大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都有其自身的优势和价值。吸取各自的优点,交替使用,最终达到优势互补。传统教学的即时性、灵活性的特点,使一些问题可以边板书边讲解,这样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放慢课堂上知识性内容中多媒体的演示速度,并指导学生学会快速记笔记的能力。部分内容没有彻底消化的可以复习笔记,进行二次消化。
  四、如何克服多媒体教学中教师的依赖心理。
  英语是语言文学,是靠嘴巴来描述的。通过我们的嘴对事物进行形象描绘,借以激起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多媒体教学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一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的方式。教师、学生和多媒体是多媒体教学过程的三个实体要素,现代教育理念提倡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
  1、要克服多媒体教学中教师的依赖心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可动摇,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实际的多媒体教学中,很多老师过分依赖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教师成一个简单的多媒体操作员,而学生只是紧跟着多媒体。因此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应把多媒体当做一种辅助手段,给学生留下一定的思考和讨论时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要克服多媒体教学中教师的依赖心理,教师的主导地位不可变,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认为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就可以不用板书了;多媒体备课书面教案也可以不用写了,一切都由多媒体来完成。实际上,多媒体已经代替了老师起到了主导作用。教学手段可以变,教师的主导地位不可变。
  3、要克服多媒体教学中教师的依赖心理,视多媒体为辅助,合理利用多媒体的辅助作用。
  应该说:多媒体教学是在现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在教学过程中只能是辅助作用,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授课对象的具体情况合理使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被越来越多的运用在地理教学中。区别于传统的地理教学方式,现代信息技术为个性化、综合化以及趣味化的地理教学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本文将针
目前,大多数学生在思考复杂问题时,很少意识到自己的思维过程,很少了解影响思维的变量,缺乏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无法独立的认识自己思维过程的正确与否,甚至待老师评判其错误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比较强的综合学科,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从更深层次来看,初中语文教学能够陶怡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对于
创新素质是民族素质的灵魂。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已成为各学科教学的中心任务。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具有独特的优势。地理课堂教学,涉及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多方面的知识,综合性、实践性、时代性较强,更能激起学生质疑、探究、想象和创造的欲望。  因此,作者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通过提高教师素质,在培养学生创新素质途径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提高教师的创新素质  培养具有创新素质
从事教学工作十余载,本学期任初中汉语教学,并担任初一班主任工作。对刚刚升入初中的本班学生进行分析,学生思维比较敏捷,接触的新事物多信息灵,对于汉语课往往不重视,表现出一些不
【摘 要】 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开篇,也是继续学习牛顿第二、第三定律的基础。牛顿第一定律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学习过,但学的比较简单,对概念的理解也很肤浅;所以在高中阶段再次学习这个内容时,不仅要在知识上有所突破,而且还要从科学的研究方法和认识论上有进一步的提高。  【关键词】 力 惯性 运动状态    牛顿第一定律又叫做惯性定律,惯性是经典力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同时它又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
【摘要】地理素质是国民所具备的地理知识及在行为活动中遵循地理法则的情感和能力。本文着重谈谈地理知识素质、地理品德素质和地理行为素质三个方面。  【关键词】中学地理素质教育培养学生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类创造了日益丰富的物质和精神文明,但由于人类在人地关系上的无知,缺乏自 觉的环境意识,使全球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不断困扰着人类。环境问题和人类 命运紧密相连。1972年,
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打好基础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对于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教学工具也逐渐应用到了课堂教学中,极大的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新课程改革之后,要求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语文综合
学生在学习上不能只是被动地接受应该转为主动参与,他们应该在积极的思考中,在不同见解的碰撞中,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学案”就是要使学生在教师的精心组织下,敢于质疑,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