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藤碱对中枢神经系统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老年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fc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钩藤为茜草科植物钩藤属,其带钩茎枝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主要有效成分为吲哚类生物碱,而钩藤碱是从中提取出的一种生物碱,长期以来一直被用于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及心血管疾病,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钩藤碱对脑缺血缺氧、脑退行性疾病、癫痫、焦虑、药物成瘾等疾病具有神经保护作用〔1〕.本文对钩藤碱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保护作用进行综述.
其他文献
心身医学的理论认为〔1〕,人格缺陷会导致心理矛盾冲突诱发心身障碍;明显的人格缺陷会导致心身疾病.高血压在我国患病率高,控制率低,患者需长期治疗,终生服药,且容易产生并发症.高血压患者在长年疾病治疗和发展的过程中,承载着源于多方面的压力,如医疗费用、病痛折磨、社会支持等,心理状态逐渐变得消极无助〔2〕.不良的心理状况往往会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不利于疾病的治疗.不同人格特征的患者承受压力的阈值不同,应对的方式不同,治疗依从性也随之不同.本文主要针对不同人格特征、应对方式与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之间的相关关
全世界每年有超过990万例新的阿尔茨海默病( AD)患者产生,全球AD患病率每20 年几乎翻一番,其中大部分增长发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1〕.由于AD导致的医疗保健和收入损失的总成本每年高达人民币约5175 亿元( 810 亿美元) ,预计到2030年将增加到人民币约12. 7 万亿( 2 万亿美元)〔1〕.经济学分析,在2025 年如果治疗能使AD的发病时间延迟5年,那么AD的患病率和相关医疗保健费用在接下来的 25 年内将减少约40% 〔2〕.
阿尔茨海默病( AD)和帕金森病( PD)是两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在老年人群中患病率较高.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与遗传和环境有关,其发展是渐进的、不可逆的,可导致认知和(或)运动障碍.随着人口老龄化,该病的患病率逐年增高,但其发生机制还不十分清楚.目前大量研究指出,运动是神经退行性疾病有效的干预方式,能减弱或限制其发展.本文就运动对AD和PD的保护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糖尿病和骨质疏松是内分泌代谢领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随着人口老龄化进展,骨质疏松患者人数急剧增加.预计今后几十年内,全世界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数量及治疗费用将增加2~4倍,但目前骨质疏松仍未得到充分诊断和有效治疗,尤其是继发性骨质疏松的治疗,仍是临床难点〔1〕.同时,随着物质的丰富,人们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的改变,也使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增高.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报道,中国 2 型糖尿病的患病率高达10. 4% 〔2〕,患病人数居世界首位.随着糖尿病人数的增加,糖尿病相关的并发症也呈逐年增多趋势.根据国家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