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策略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hxl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提问是各科教学中最常用的师生互动、交流方式,是知识传授的基本形式,小学语文教学也不例外。恰当的提问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质量,但是当今小学语文教学提问还存在过于简单、数量太大、笼统空泛、难度太高等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和解决策略进行阐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策略;精简数量;提高质量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4-0085-01
  在农村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笔者认为,还普遍存在一些不恰当的课堂提问其表现为:一是过于简单。教师过多地采用复述性的问题,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片言只语,照本宣科即可回答,有的甚至使用“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一类简单的是非问题,学生不要思考就可以张口回答;二是数量太多。误认为多提问就是多启发,一节课多达三四十个问题也很常见,学生忙于应付教师的提问,课堂内自主读书的时间少了,正如前苏联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批评的:“学生在课堂上读得很少,而关于阅读的谈话却很多。”这种“小手如林,对答如流”的表现热闹,无助于大多数学生思维和语言的发展;三是笼统空泛。有的问题指向不明,学生不知从何答起,有的问题牵涉面太广,几乎涉及全篇课文,小学生也不易答好。四是难度太大。超越了小学生的知识和经验,大多数学生无法回答,使学生觉得高不可攀,不仅不能尝试到成功的喜悦,反而处于受挫状态,放弃努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问是我们每一位语文工作者思考的问题。
  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个个跃跃欲试,说明这些问题引起了他们心理的不平衡,是好的提问。我们要提倡这样的精心安排和研究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让学生 “跳一跳,摘桃子”,体验成功的快乐,此时我们教师应大胆发问,引发学生思维。在课堂提问的具体设计上,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1.循序渐进 难度适中
  《孙子兵法》有句名言“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什么意思呢?它告诉我们的道理就是交战双方,只有充分了解对方,了解自己的实力,才能百战百胜。同样的道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有教师充分了解了学生享有的语文水平,提出符合学生实际难度的提问,才能让学生积极思考,顺利对答,取得良好的提问效果,不能违背学生的思维规律和现有水平,提出过分难度过于简单的问题而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所以,我们在实施提问时,可以采用一组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例如 笔者在教学《山谷中的谜底》第二课时,设计了这样一组问题:一是山谷中的谜底是什么?—复述性问题学生可以从文中直接找出答案。二是这个谜底是怎样被发现的?—回顾上文,由果溯因,难度明显提高。三是想一想,旅行者受到了什么啟发?他们当时的心情会怎样?前一问,课文中有答案,后一问,文中无答案,要求学生发挥想象,难度中等。四是深化认识,设计一组由浅入深的问题,符合儿童的年龄心理特点。他们在答的过程中对课文认识也会逐步加深。
  2.揭示矛盾,引起思索
  在阅读教学中,教学材料往往有些作者故意安排的“矛盾”之处,目的是刺激读者的思维,引起读者的思考,教师要特别注意这些看起来“矛盾”的落笔之处,揭示这些“矛盾”的特殊性,引起学生的好奇,激发学生探求“矛盾”的欲望,起到加深理解教学内容的目的。 如《“科学怪人”)中写道:其实,这位“科学怪人”并不怪。
  在教学中,笔者提出:同学们,文章说他是“是个‘怪人’,你们想知道到底怪在哪里吗?同时又说并不怪,这不是很“矛盾”吗?是作者写错了还是怎么回事呢?请大家讨论一下这一明显的“矛盾”。这时学生都想成为揭开谜底的人,积极开始讨论,最后都知道了这一对“矛盾”:他因为献身科学,琐事的处理不同常人,给别人以“怪”的表象,文章的上半部分内容即说明如此;说他并不怪,是因为他把一切都献给科学,而无暇顾及个人生活。因此“怪”与“不怪”是统一的,统一在开文迪许对科学的痴迷上。
  3.情境相似,促进“迁移
  现代教学有一个口号,即“为迁移而教”。在课堂提问中,有时接连提出几个相似的问题,有利于学生运用同一种思维方法思考,借助于刚刚掌握的知识方法、技能自学新内容,如教学《小镇的早晨》,教师在教学“小镇的早晨是恬静的”时候,可提出这样一组问题:一是这部分共有几句话?能找出中心句吗?二是围绕中心意思,作者分别写了哪些景物?三是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四是你能加以有感情的描述这些景物吗?在出示以上四组自学问题的基础上,学生图文结合,进行自学,教师辅之以精讲引导。有了这部分学习的方法和思路,教师在教学“小镇的早晨是热闹的”和“小镇的早晨是紧张的”,就完全可以指导学生进行方法和思路上的迁移,放手让学生自学这部分内容。这样有利于知识、技能的迁移。
  总之,多年来我们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种种改革,而针对课堂提问的改进,则是最为具体,最为微观的探讨,许多老师的教学实践,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改进课堂提问,是大有可为的。愿这一探索为改革课堂教学开辟一条新兴之路。
  参考文献
  [1]吕珈臻 .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发展策略研究[M].海峡文艺出版社,2019(03):12
  [2]吴忠豪.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指要[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09):34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美术教育改革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新时代背景下,以学生发展为本,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提升核心素养,成为小学美术教学发展的重要方向。新课程标准和福建省义务教育美术学科教学指导意见都对高效课堂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美术学科建设发展的需求,如何优化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打造高质量小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是目前远程监测中的主要手段,但这种网络在大范围区域地形崎岖、植被茂密环境应用中存在一定的缺陷,如网络传输能力弱,信号抗干扰能力差等。该研究针对扎龙湿地鹤类监测中的鹤巢分布距离远,不利于布点、监测环境恶劣,人员难以达到以及网络传输可靠性差等问题,利用广受关注的无人机技术,设计了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无人机鹤类图像监测系统。该系统使用无人机搭载协调器接收放置在鹤巢附近终端发出的图像数据
本文通过介绍.NET框架用于Web开发的主要技术ASP.NET和ADO.NET的技术优点以及MapInfo公司针对.NET环境开发的新组件Mapxtreme2004,通过分析Mapxtreme2004的结构组成总结了Mapxtreme2004用于WebGIS开发的主要方法类的用途,并着重研究了在.Net框架下利用Mapxtreme2004进行WebGIS开发的可行性及主要功能特点。
摘要:初中数学课作为一门基础学科,除了要传授学生数学知识外,主要是培养学生学会用数学思维看待问题,并运用其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发现基于微课下构建初中数学智慧课堂对提高学生学习成效以及教师教学效率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从微课与智慧教学角度出发,对现阶段初中数学教学现状以及具体教学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微课;初中数学;智慧课堂;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 633.6【文献标识码
摘 要:生物学重视直观教学和实验教学,强调动手能力。而将多媒体教学投入到教学中也发挥了很多的优点,但是我们在看到优点的同时也要注意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带来的负面问题。本文结合日常的教学实践分析多媒体在生物教学中运用的利和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如何根据教学内容和多媒体的功能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初中生物;多媒体运用;利和弊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针对目前数字地形图基于CAD及Arc/Info加工的工艺流程,做些分析,提出建议。内外一体化界定在哪一过程?宜先行完善数据标准,使数据采集软件有据可依;但仅在CAD平台改进,那也失去意义,数据加工入库,转换繁杂,工效低。各部门投入了相当的人力、时间,做技术改进;但还不能得到根本改观,整个流程走到这个环节产生了技术瓶颈。
摘 要:幼儿教育属于成长教育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幼儿身心成长具备重要的积极作用。 新课程改革中规定幼儿园教学需以“游戏”当做教学基本活动,体现出教育游戏对于幼儿教育的重要意义以及作用。本文主要探讨教育游戏在幼儿教育活动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教育游戏;幼儿教育;教育活动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15-0053-01  教育游
数据建设是GIS-T的关键过程,合理的数据建设直接影响系统的建设成败。在当前的交通管理运行模式下,如何更好地规划建设数据是论述的重点。进一步地,分别从数据分布、接口设计及数据集成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在交通信息化过程中进行数据建设的方法和策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设相关知识库和数据仓库的构想。
随着GPS技术的日益成熟和研究的不断深入,GPS的定位精度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为其在测绘、交通、林业资源、石油勘探、精细农业等行业的应用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GPS气象学(GPS/Meteorology简称GPS/MET)的诞生改善了原有大气监测技术的局限性,极大的提高了气象监测的时空分辨率,但是在将这项技术由试验阶段向推广普及应用的过程中,单站地基GPS监测的有效范围以及水汽解的精度一直为广大气象
摘 要:随着近些年来我国在素质教育上不断的深入,学校和教师也重视起对学生在素质上以及能力上的培养。在初中的美术教育中,如何让学生在审美能力上得到有效的提升已经成为现阶段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初中美术教师必须对学生在审美能力上的培养策略加强研究,对传统的教学理念进行不断的改变,对学生所具有的审美心理进行全面的掌握,建立真实的教学情境。同时,学校还需要重视起对学生在不同课程中审美能力上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