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子如何变贤夫

来源 :健康与营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wh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学家说,女人的自我价值感来源在于婚姻的幸福。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不难想象,为了婚姻家庭的幸福,大部分女人都不会故意破坏和婆婆的关系。但即便如此,婆媳关系依然是家庭里最难念的经之一。
  古人说,孝子无贤夫,意思就是孝顺的儿子没办法成为好丈夫。如果男人将成为孝子作为第一重要的事,他就很难同时履行丈夫之职,因为人的时间、精力、心力都有限,顾此就可能失彼。
  在我们的文化里,如果一个男人被认为不孝,那几乎可以否定他全部的价值。所以作为一个孝子,把父母的需要置放在妻儿之上是理所当然的。本来这也没什么问题,毕竟中国人几千年都是这样过来的。可是最近的十几年,西方的心理学理论突然涌入中国,人们开始频繁地提到“界限”和“自我”。
  这两个词汇给我们的传统文化带来很大的冲击,甚至是破坏。以往我们深深相信,并一直践行的道德和行为准则,现在开始遭受重重挑战。比如西方心理学观点认为,哪怕父母和子女之间,也要保持关系的界限。可是在中国人的认知里,一家人就应该融合在一起,不分彼此。
  在人们找到矛盾冲突的解决方案之前,生活和内心都难免要动荡纠结。就像一颗小石子跌落在有沙滓沉淀的水瓶后,水必然要浑浊一些时间,之后才能再归于平静,大家才能逐渐各归其位,瓶子里的水也才能清澈起来。从这个角度来看,人们遭遇婆媳关系的纠结,是多么正常的社会现象。
  也许我们可以折中一下。人在成年之后,不要像西方那样飞离父母就很少回家,也不要像我们的祖辈那样无法和父母分离,而是和父母亲保持一碗汤的距离。即从自己家里盛出一热汤,送到父母家时,那汤的温度还刚刚好。这样子女既拥有属于自己的独立空间,有利于小家庭的关系建设,又能随时履行照顾父母的责任。换句话说,男人们就可以在儿子和丈夫角色之间找到平衡,不至于在孝顺和爱情之间左右为难。
  女人如果能理解到男人对“不孝”的评价恐惧,那么对于他把父母放在首要位置的做法,就不至于太过愤怒和委屈,还有可能会心疼丈夫的辛苦和不易。在和丈夫谈论自己的需要和感受时,也就能向他表达共情,而非一股脑地把抱怨和生气丢给他,导致丈夫误解妻子在“离间”自己和父母的感情,或者感到妻子的情绪正在把自己推到不孝的可怕位置。在这样的认知和感受推动下,男人的反应会对婚姻关系有很大的伤害性。
  女人还需要明白,作为成年男性,丈夫的内在原动力是去创造和发展自己的生命,如果父母过于介入他的生活,他迟早会涌现不满情绪。在那样的时刻,妻子再表达自己对此的意见和感受,丈夫会更容易听进去那些话,也会感激妻子对自己的支持和理解,同时能深深感受到妻子为他所付出的一切。
  如此,改变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其他文献
[目的]为壳聚糖及壳聚糖铜在农业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壳聚糖及壳聚糖铜对6种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效果,并建立了毒力回归方程,求出其有效抑制中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