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侧裂蛛网膜囊肿手术方式分析

来源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wa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外侧裂蛛网膜囊肿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自2003年3月至2008年8月共采用手术治疗外侧裂蛛网膜囊肿患者87例,按手术方式(单纯内镜下手术40例、内镜控制下手术19例、显微镜下囊肿切除术22例)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单纯内镜组、内镜控制组和显微镜组(分流及混合手术患者6例未计入),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比较上述3种手术方式的疗效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3组患者的年龄、囊肿大小、术后并发症、病情好转和囊肿缩小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显微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143±36.0)min]、术中出血[(160±39.6)mL]均高于其它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内镜组[(97±26.8)min,(15±4.8)mL]和内镜控制组患者[(87±27.6)min,(18±5.7)mL]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镜下手术治疗外侧裂蛛网膜囊肿所需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优于显微镜开颅手术。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靶控输注(TCI)瑞芬太尼和异丙酚麻醉诱导时镇静催眠效应的相互作用.方法 择期全麻手术患者32例,ASAⅠ或Ⅱ级,年龄22~63岁,体重指数18~25 kg/m2.采用TCI异丙酚和瑞芬太尼诱导麻醉,随机分为4组(n=8):Ⅰ组单纯TCI异丙酚,Ⅱ组~Ⅳ组TCI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分别为2、4、6 ng/ml,当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与效应室浓度达平衡时开始TCI异丙酚,异丙酚初始血浆靶浓度
你们那个时候,真这么干?信不信由你。我们那个时候,就是这么干的。为了拯救祖国免子灭亡,为了救民于水火之中,我们敢于把脑袋拴在裤腰上,历尽艰险,九死一生,拼命地干,直到解放。你们那
目的 筛选全麻下血管化游离皮瓣修复术后患者谵妄的危险因素.方法 择期行血管化游离皮瓣修复手术的患者216例,年龄18~80岁,根据术后5d内是否发生谵妄分为术后谵妄组和非术后谵妄组.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组间比较后,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发生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酗酒、术后睡眠紊乱和高龄是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每次夜幕降临。在我睡着之后,我知道,我的房间就会发生一些惊天动地的事情。在我睡着之后,我的房间会长出草地,会长出大树,长出藤蔓。变成一个漆黑的森林,我听见虎啸龙吟,要不就是一
目的:观察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对体外培养的足细胞整合素连接激酶(ILK)、nephrin和desmin表达以及细胞表面形态的影响,以进一步探讨CTGF介导足细胞损伤的机制。方法:不同
周喜俊,一个从农村走出的女性作家,从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一路走来,成就斐然。至今,她已出版《辣椒嫂》、《周喜俊剧作选》、《周喜俊说唱戏曲集》等专著7部,在《中国作家》
汉代的时候,有一个老人,名叫壶公,但没有人知道他的姓氏。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05年12月至2009年8月107例NSCLC患者的手术切除癌组织标本,采用PCR扩增和基因测序方法检测EGFR外显子18~21突变,分析基因突变对患者肿瘤生长、转移及生存率的影响.结果 107例患者中检出EGFR基因突变者30例(28.0%),其中外显子18突变1例,外显子
一、镜海长虹远岫浮云淡,澄波濯翠薇。长虹天际落,日暮海鸥飞。
别梦远来寻故门,楚天夜话两家亲,天山明月却孤身。感旧父言犹未忘,此时长楫共金樽,湘江秋雨送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