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高效教学之我见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tsto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了解学生特点,创立高效课堂,让中职(幼师)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有所收获,对教学方法及教学步骤等,进行筹划,安排教学情境,以期达成教学目标。
  关键词:高效教学创新主体当堂检测
  【中国分类号】G61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曾经写道“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可见教育不仅肩负着教书育人的使命,更与国运之昌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进入大学殿堂,而进入大学殿堂的大学生就一定是国家最需要的人才吗?近几年的就业形势,大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让更多的人们意识到中职教育的重要性,政策开始偏向中等职业院校,希望他们能培养出更多掌握一技之长,能胜任某些工作的专业性人才。
  众所周知,进入中等职业院校学习的学生,往往是学习成绩相对不好的学生,他们具有以下特点:起点低,有着相对低的认知基础;步子小,知识点空白多,学习效率不高;活动多,上课集中的时间短,好动;快反馈,学习热情、学习效率不确定。
  作为其中一个特殊群体,幼儿师范学校学生数量多,生员比例不均衡,怎样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真正学有所获,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高效课堂,是高效型课堂或高效性课堂的简称,顾名思义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就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高效课堂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高效课堂基于高效教学。
  21世纪的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实现高效教学?我们的语文教育应如何关注学生,让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现实面前,学会维护自己心灵的那一片净土?
  我的思考和实践是——语文教学要冲破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樊篱。应通过多种形式让语文学习焕发生命活力;让语文学习充满成长气息;让语文学习绽放智慧花朵。
  一、提高课堂45分钟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的着眼点,应放在上好每节课,提高45分钟课堂教学质量上。首先,任课教师必须认真备课,吃透大纲、教材和学生情况,做到心中有书,目中有人,从学生实际出发,面向大多数,制定讲好一堂课的具体标堆,因为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其次,努力改进教学方法。根据不同年级、不同班型的学生差异,因材施教,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上好每节课。
  二、尝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首先,尝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成功的真正秘诀。中职(幼师)学生没有升学压力,决定他们不可能像高中学生那样,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对语文(文化课)的学习中,他们更愿意选择利于就业的专业课程,并乐在其中。针对学生的这一现状,教师一味的传授知识,一味的哀叹学风日下有用吗?在实际教学中,我尝试从以下几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充分利用教材的实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讲述《雨巷》时,我用问题将学生带入情境,“面对困境你如何选择?是做生命的强者还是弱者?”“如果不仅深陷困境,你处的大环境也是黑暗的让你找不到出路,你又将如何?”“当世人皆醉时,你是愿意承担独醒的痛苦,还是也要用醉来麻痹自己?”因为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紧密,所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二)借用现代化的学习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可以使许多抽象的知识具体形象化,有效地解决了学生上课注意力难以集中的问题。
   其次,尝试自主法教学。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多数学生虽然知识结构比较零乱而且能力水平偏低,但并不妨碍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教师应当充分信任学生,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让学生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但给学生时间并不意味着教师对学生放任自流,而应该针对学生的知识体系,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体会到“跳一跳摘桃子”的滋味,逐步让自主学习常态化。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把一篇难度较大的文章化繁为简,传输给初步具有理性思维的幼师生,并非易事。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尝试让学生做一回真正的主人即学生主讲,教师监督学生普遍反映,这种方法既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又挖掘了他们的学习潜力。
   再次、尝试学生自主教学方法。经调查有70--80%的幼师学生,手机可以上网,但大多都用来玩游戏,或聊天,或听音乐,而不是用来学习。要使学生学以致用,只要我们稍加用心,即可为我所用,这就无形中提高了利用率。
  拟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学生自行选择组别将要研究的一个问题,上网搜集材料,了解其他人对该问题的看法,同组同学相互讨论,从中适当地选择一些观点,加以整理,形成各组的主要观点。同时,教师一方面做好管理者和组织者,另一方面也上网查找材料,以便交流时和学生讨论。如学习《林黛玉进贾府》时,通过对大量材料的搜集、整理、占有,学生对曹雪芹和《红楼梦》形成一个新的认识,对《红楼梦》产生较为浓厚的兴趣,为以后进一步研读《红楼梦》做好准备。
  新课程要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创造能力,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以“探索尝试”为核心来设计各教学环节。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喜欢在有人际交流的集体学习环境中学习,而且对信息的材料加工、处理贮存效果较好。因此研究型学习小组的建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更逐步培养了学生求同存异、合作共赢的能力,通过讨论、争论、辨析,让学生自主获得信息。在研讨中,学生完全投入到对知识的思考和探究之中。
  三、重视当堂检测
   幼师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低,学习效率不稳定,怎样强化当堂重点、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点,显得尤为重要。当堂检测要求教师对每节课内容充分了解,并且正确提炼其中重点,有针对性地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知识点,每节课一小点,日积月累,也会成为一笔可贵的知识财富,更有利于弥补学生知识空白点多的缺陷。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立足于自己的学生,运用各种方法,全面地“吃透”学生的情况,选择最佳策略,设计最高效的教学,让学生真正成为国运昌盛的栋梁之材。相信通过我们自己的辛勤努力,一定会保证语文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并最终取得优质的效益。
  
  参考文献:
  刘朝纲 《以大学语文观组织和实施语文教学》1994年
  露益萍 《研究性学习实验与探索》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4月
  于沙 《论语文课的课堂教学管理》《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年 9月上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国小学关于语文识字教学的关注也越来越重视,这不仅是因为汉字是记载我国优秀文化的历史积淀,更是因为识字是进行一切其他教育活动的前提和基础。然
摘 要:新课程下高中物理的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物理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可从教学理论和专业基础方面、教学基本策略方面进行。物理教学反思启迪我们一定要构建高效的高中物理课堂。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物理; 教学反思  【中国分类号】G633.7    美国着名学者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新课程教学呼唤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走向研究者、反思者,也就要求新时
摘要:传统教学模式主要强调教师的讲授,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积极参与,把学生的头脑当成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容器,严重地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能力的发展。如何在高中物理新课改理念下,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教育工作者亟待研究的课题。本文根据作者多年工作经验就高中物理教学中快速提升教学效果的几点做法进行了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高中物理;提升;教学效果  【中国分类号】G633.7    1、教师
摘要:初中数学教育不应该是表面的、硬性的知识灌输。不但要注重学生“数学思想”的培养,还要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与应用,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本文将就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展开讨论,希望对实际教学产生借鉴意义。  关键字:初中数学 教学思想 教学方法 教学研究  【中国分类号】G633.6    1、初中数学思想方法的内容  数学思想是指人们通过思维活动
小学生总是喜欢吃一些零食,即使大人告诉他“吃零食对身体不好”,但是依然挡不住小学生堆零食的兴趣。如果有一天英语教育者能够将英语变成小学生心目中的零食,让小学生难以自拔
摘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由于知识点复杂、枯燥,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难以掌握要点,缺乏主动学习意识,由此不利于其学习能力的提升。本文通过对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薄弱的现状及成因进行分析,提出了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对策,以期更好的满足高中数学教学需求。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问题意识;培养  【中国分类号】G633.6    针对学生来说,问题意识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主动思考,认真研究,从而
摘要:随着教学模式的改革,数学教学一改传统灌输教学的方式,强调教学方法应该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生活化教学打破了传统数学教学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可以有效地保证课堂的教学效率,加快我国教育改革的步伐。本文从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存在的问题着手,对初中数学的生活化教学策略做了简单介绍。  关键词: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重要性;策略  【中国分类号】G6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