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jbusinia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观察,有的学生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就需要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课堂的生命活力需要我们饱含深情地去创造,那么如何让课堂活起来呢?
   在我看来,最要紧的有三点:
  给孩子创设精彩的学习现场
  学习现场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展开,如是情境含有学习目的、学习空间、学习路径和丰富的学习资源。
   1、学习现场的创生可以从多维度入手。学习现场的创生维度是很多的,可以从目标中开拓,从教材中再创,从生活中延伸,从学生中聚集。如《浅水洼的小鱼》一文,故事情节和爱护小动物的道理很容易读懂,但从情感上真切体会却不容易,教学是可以变换角度,创设新的学习现场,比如,让孩子们扮演浅水洼的小鱼,从鱼的角度来读课文,每读一段,说说自己作为小鱼的感受,其体会就会很深刻。概言之,只要我们用激情和智能去开拓,就一定能创造出满足学生学习需要的现场。.
   2、学习现场的价值在于给孩子们学习的空间。当课堂被琐碎的语言、细小的问题、机械的练习填满时,孩子们不但会感到窒息、不安,乃至于丧失自我,丧失思考力和想象力,连情感的阀门也将关闭,更不用说有多少诗意了。例如,课文《小露珠》中有这样几个句子:“早哇,像钻石那么闪亮的小露珠。”“早哇,像水晶那么透明的小露珠。”“早哇,像珍珠那么圆润的小露珠。”有位教师教学时,提了很多小问题:小露珠像什么?你喜欢小露珠吗?为什么?怎样来读这几句话?你还想对小露珠说什么?这样太烦琐,不如简洁一点,这样问:读了这些句子,你有什么感受?请说出来。你还有什么话想对小露珠说吗?
   精彩的课堂就像一首诗,教学的问题、教师的描述、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就好象凸现在诗歌表面的语言,越简洁,越有表现力,所呈现给孩子们的空间就越大,越能启迪孩子们思考。
   3、孩子们学习的现场是随着学习的展开而不断变化的,其变化的轨迹就是孩子们的学习路径。一般来说,学习路径的设计要做到“三要”:一要有意脉贯通,例如教《再见了亲人》,可以围绕“朝鲜人民与志愿军战士是不是亲人”这个问题来展开;二要尽可能快捷,例如,教学《军神》,当学生说“躺在手术台上的是一位军人”时,如果教师问:谁说他是军人?为什么说他是军人?为什么沃克医生一眼就认出他是军人?就不快捷,不如直接问:你从哪儿读出来的?三要注重多元化,同一目标,达成的路径有多种,例如,教学《军神》,教师提问:这位军人有什么与众不同?学生从文章的任何情节展开,这都是可以的。
   二、生成性实施:给孩子一个生长的学习过程
   任何精彩的课堂都不是完全在课前设计出来的,而是在师生互动中生长出来的。正因为如此,我们的生成性课堂实施要注意以下几点:
   1、课堂生成从孩子出发。例如,在学《坐井观天》时,教师让孩子用“无边无际”说话,有个孩子说:“长城无边无际。”这反映孩子不知道“无边无际”是用来形容宽阔的,长度不能用它来形容。可抓住这个问题,生成出教学的新问题:哪些事物可以说它无边无际?
   2、课堂生成是师生深度对话的延伸。例如教课文《小柳树和小枣树》,可以围绕“喜欢谁”来展开。当孩子们读到课文中写春天的部分时,有的孩子可能喜欢柳树,不喜欢枣树,因为柳树很美,枣树光秃秃的,不美;有的可能不喜欢柳树,喜欢枣树,因为柳树骄傲,枣树对别人的嘲笑置之不理。当孩子们读到写秋天的部分时,也许情感会发生变化,有的会喜欢枣树,因为它不但会结枣子,而且能看到别人的优点,能宽容别人;有的仍会喜欢柳树,因它知错就该;还有的会既喜欢柳树,也喜欢枣树。随着孩子们阅读情感体验的变化,对话进入了深度空间,课堂也得到了生成。
   3、课堂生成需要高超的调控艺术,让孩子们的学习围绕主径前行。课堂上,教师的教育机智主要表现在让学生的学习、课堂的生成沿着应然的学习主径推进。我曾听一位教师教《比尾巴》,让学生创造性思考:还有哪些事物有尾巴,有什么用?学生说,鼠标是电脑的尾巴;头发是人的尾巴;长出一条尾巴好打架……虽然孩子的思维走向了荒谬,但老师不引导,反而大加赞赏,闹出笑话。这也告诉我们,课堂生成需要高超的调控艺术。
   三、阳光般评价:给孩子一个深情的学习催化
   1、通过评价送给孩子们阳光般的温暖。课堂评价是一种面对面的及时评价,教师要以心换取心,以情感情,通过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句子来温暖孩子们渴求得到认可和理解的心。学生在学习中发生错误,应既指出错误,又不伤害其自尊心。
   2、通过阳光般的评价发现孩子们的闪光点。教师和艺术家、科学家一样,最怕缺少发现的眼睛。评价具备了阳光的寓意,就意味着能迅速地发现孩子们的闪光点,特别是学困生的闪光点。
   3、通过阳光般的评价拓展孩子们的学习思路。评价不仅仅是一种判断、一种认可、一种检验,也是一种引领、一种开启、一种拓展。例如,当对孩子的作文进行评价时,发现有的孩子善于在作文中应用歇后语,教师不妨也来几句歇后语评价孩子们的作文,如,“铁挥敲锣——响当当”,“狗赶鸭子——呱呱叫”,从而打开孩子们运用语言的思路。
   4、通过阳光般的评价帮助孩子们提升经验。通过评价,帮助孩子们理清思路,总结感悟和思考所获,从而让孩子们的思想一步步走向成熟。例如,某教师在教《早发白帝城》时,孩子们为作者该不该写猿声发表两种意见,一种是猿猴的叫声一点也不好听,李白当时那么高兴,不应该写那么难听的猿声;一种是李白当时被皇帝赦免了,太高兴了,太愉快了,猿声虽然难听,李白却觉得非常悦耳动听,就像一支快乐的送行乐章。老师评价道:“都有道理,在现实中,可以选择和谐的内容来写,也可以从不和谐中谋求和谐。”
   综上所述,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情境化设计是基础,生成性实施是关键,阳光般评价是保证,三者缺一不可。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学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也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学案"在数学课堂上的实践运用,充分证明了它的科学性与实用性,但我们的学案还不够完善,有待我们继续深入地研究改进,使学案教学焕发出更大活力。  【关键词】学案课堂教学学案导学教学实效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新课标的理念正在逐渐被广大教师所接受,也对教师的教学行为产生着
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方法,比方法更重要的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平时的习作教学中我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饶有兴味地学习、写作。  一、培其根——致力于孩子阅读兴趣的培养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说:“学以为耕,文以为获。”这是说阅读是写作的先导,没有读的“耕耘”,就没有写的“收获”。有的同学提笔作文,左右逢源,信手拈来,一气呵成,大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之势,究其原因,便是在积累上下过功夫,材
【摘 要】加强中学历史知识主体内容的教学,引导学生重点把握教材。培养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  并加强史论结合的教学。  【关键词】中学历史 历史教学学法 史论结合  关于中学历史学科的主体内容,在中学历史教学课程标准中有透彻解释,归纳起来就是:反映古今中外历史整体面貌和发展线索;反映古今中外历史演变规律;反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和方法;反映国情以及建立在主体知识之上的与大学学习
【摘要】我们的社会已跨进21世纪的门槛,作为技工教育实施主体的技工学校只有通过更新转变办学观念、调整优化专业教学、规范创新管理体制等多重举措,把学校做强、做优、做大,才能在市场竞争的风头浪尖淡定自若,劲力助推山东省域“两区”经济带的强势发展,实现教育强省的战略构想。  【关键词】教学改革转变观念优化教学创新体制    我们的社会即将跨入一个崭新的经济时代,显然在机遇与挑战面前,原有的教学模式已不能
【摘 要】从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乐学;精讲多练,提高教学效率;因材施教,强化学生投入情感三个方面,对初中化学教学策略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化学教学 学习兴趣 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础阶段。要想大面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必须从初中抓起,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入手,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等方面做起,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课时少、任务重、内容分散及有些概念极易混
摘要:课外体育锻炼动机是学生用课余时间从事体育锻炼的意愿,是学生发动和维持其行动的一种心理状态。它常以需求、兴趣、态度、习惯、熟练、自觉、情绪等心理状态表现出来,以及通过赏罚、社会承认和自己锻炼成绩等的作用而得到加强或抑制。  关键词:课外 锻炼 途径 对策 必要性 措施    一、开展课外体育锻炼必要性  对课外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调查可以发现,认为课外体育锻炼很重要或较重要方面,男生比女生多,认为
【摘要】为了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介绍了在课堂知识讲授中引入科学发现过程,通过再现科学发现过程中的思想灵感及其智慧,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促进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进行探索性学习。  【关键词】科学发现课堂教学主体意识探索性学习    21世纪我国高校教育改革提出明确的方向: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以适应社会的多样化需求。因而传统的简单地的传授事实知识或原理知识的课堂
【摘 要】音乐教育是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小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有着很大辅助作用。在小学音乐教育课堂中进行趣味教学,能不断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有效的完成教学任务。  【关键词】音乐趣味教学课堂    在素质教育的大潮中,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美育也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是我国新课标下素质教育方针的组成部分。音乐是培养学生美育的
【摘 要】计算机辅助教学不仅仅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它更体现和代表了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多媒体计算机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既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又使地理课堂教学生动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有效地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同时又利于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提升地理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教学地理教学课堂效果    CAI即计算机辅助教学。它是指利用计算机作为教
语文教师要实施语文课程的教育功能,还语文教学以本真的面目,就必须走进新课程,在传输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注重人文精神的渗透和审美情趣的濡染,让语文教学充满生命气息,洋溢着真、善、美的馨香。那么,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美育渗透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以课堂为基础,充分挖掘教材的美育内容    1 言传身教,激发学生尚美的渴望语文的内容五彩斑斓,饱含着激情、灵性,有浓郁的人文特点,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