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1号传奇

来源 :上海故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ieh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子
  20世纪40年代,虹口塘沽路上的441号楼房,有户姓何的人家。
  抗日战争爆发,这户何姓人家的儿子,报考了第一期空军飞行军官学校,毕业后便加入了抗战的行列,牺牲在抗战的战场上……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441号门牌静立如初。
  租房奇遇
  2016年夏天,一位颇有电影明星气质的老太太,来到塘沽路441号门前转悠着,一会儿瞧着门牌,一会儿盯着大门。其实,她在这里已经连续徘徊三天了。
  她到这里来做啥呢?左邻右舍的阿姨们都在关注着她。今天她彬彬有礼地开口了:“请问,这441的门怎么老是关着呢?”阿姨反问:“你究竟想要做啥?就请直说吧!”
  老太说:“我姓王,想租借这间房。”阿姨说:“这间房的主人,搬迁到新居去了,这里虽然不住人,但房主人經常来打扫的,好像没有出租的意向。”
  老太听此一说,便央求阿姨代她给房主人带句话——这间房如能出租,租金多少不论,亦无其他要求。
  这间房的主人何老伯听说有位素质不差的老太要租这间房,不禁有点儿心动。
  经阿姨牵线,双方见面了。何老伯细看对方,有点儿像影视老明星秦怡,果然气质不凡,于是双方一拍即合。在签订租赁合同时,老太要求租赁期为10年。何老伯心里暗好笑,10年下来,老太的年龄怕是要向百岁上靠了!
  何老伯眉宇间的情绪流露,被老太看透了。老太直截了当地说道:“你怕我活不到这个岁数吧?这样好了,我租金预付5年,假如我活不到5年,合同自动作废;5年里我没死,再续付5年租金,你看怎样?”老太如此一说,何老伯暗自汗颜,一口应允下来。
  订完合同,办妥相关手续,在合同生效之日,王老太就搬来了。
  过了几天,何老伯拍拍脑瓜子想起事来了:真要命,上了年纪记性差了,有一件重要东西遗留在房屋中忘记取出来,于是急匆匆地往老房子赶。
  到了老房子,却是铁将军把门——屋内没人,这个王老太上哪去了?一连三天不见人影,到了第四天总算把门叩开了。
  何老伯向王老太言明来意,要取回遗留在老屋里的东西。老太理直气壮地说道:“房子既已出租,在这5年之内我是这里的主人,要是硬闯便是私闯民宅!”
  尽管何老伯磨破嘴皮,她“砰”地把门关上,嘴里还甩一句:“寡妇门前是非多,你懂吗!”
  何老伯莫名其妙地被教训一顿,抓抓脑壳没辙了。东西非取不可,这可怎么办?今天取不到明天再来,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慢慢地跟她磨呗。
  料想不到的是,一连十几天都是空跑。这就奇怪了,王老太她不住人干吗要租房?
  墙中藏秘
  这一天算何老伯运气好,来到门前,听得里面有“笃笃笃”敲木鱼的声音。能遇上老太不容易,这一回非达目的不可。
  叩开了门,老太见是何老伯,二话不说又要关门,何老伯眼快手快用力顶住。老太大声嚷嚷起来:“我看你不怀好意,竟然来欺负个孤老太婆,你再不走我要报警了!”何老伯笑说:“你要报警倒是帮我忙了,警察一到问题准能解决!”
  接着何老伯又放软档说:“你别把我当成骗子,我要取的东西对你而言无所谓,对我而言确是比金银财宝还珍贵!看在我是你的房东分上,就让我进去拿一下吧,我求你了!”
  面对如此“胡搅蛮缠”,王老太倒是顶不住心软了,她那“螳臂当车”的手稍一松弛,何老伯便直冲地往里走,眼前画面让他不禁一愣,王老太在干什么呢?
  小客厅俨然佛堂——靠墙摆一张小方桌,桌上点燃两支蜡烛,香炉里正香烟缭绕,边上是木鱼。可桌上既无观音或弥勒之类的菩萨塑像,墙上也是一片空白,她是给谁上香诵经呢?他环顾周围只有几件简单家具,连床都没有,难道她租了这间房就是为了设“佛堂”?
  为证实自己揣测,何老伯说自己有一尊陶瓷的观音菩萨,要送给王老太。老太赶忙解释:“请你别误会,我不是搞迷信,而是修心养性,别到外面去给我张扬!要取你的宝贝就快取吧,取了好走路,别这样磨蹭着!”显然是在下逐客令了。何老伯苦笑说:“我所要取的东西就在这小方桌上方的墙内,你这样的摆设,叫我怎么动手呀!”
  这一回王老太仿佛真的上火了:“我知道你是胡搅百叶结,难道你是做特工的,还在墙内藏秘密?”何老伯有意放低声调神秘兮兮地说:“我不是特工,秘密倒是有一点。”
  王老太觉得他在寻开心成心拖时间,便正而八经地说:“你我虽说都是老年人,但一男一女共处一室授受不清,你懂吗?”说完就用双手把何老伯往外推:“你给我滚出去!”何老伯扳牢门框说:“你不让我取走东西,我就不走了,凭你这点力气休想把我推出门去!”
  今天算是碰上“牛皮糖”了,王老太面对这般“牛”劲的老头,退让一步说:“那你就取吧,看你能取出什么东西来。我丑话说在前头,要是破坏了墙面,跟你没完!”何老伯打包票让她放心。
  只见何老伯轻手轻脚地把小方桌移开,从口袋里摸出一把袖珍水果刀,用手指“笃笃笃”地敲击着墙面,用刀一撬,启开一扇尺余见方的小木门。他伸手从小门里取出一个捆扎整齐的纸包,将纸包往腋下一夹关上小门,又把方桌复位,就要告别而去。
  何老伯正待转身要走,王老太张开双臂拦住他说:“你这纸包里藏的是什么?不说清楚不能走!你这包东西是从我屋子里取走的,总该让我知道里面是什么东西吧?”何老伯听此一说有点生气了,我的东西是我的隐私,为什么非要让你知道?王老太却理直气壮:“你要是里面藏了不可见人的东西,万一是毒品?岂不是要牵连到我吗?”
  嚯!听得何老伯汗毛根根竖起,看来这个王老太,绝非寻常之辈!
  反客为主
  何老伯把纸包往桌上一放,掸掸灰尘,剥去几层泛黄的旧报纸,露出油纸,剥开油纸,是档案袋。从档案袋中倒出一叠照片,照片有大有小,全是泛了黄的黑白照。王老太见着这些照片,像是发现“新大陆”“哇”地叫出声来。   这是民国时期的空军飞行员照片哪——有飞行员装束,站立在飞机旁的,有坐在飞机里的……只见王老太毫不客气地抽出一张半身肖像照,手捧照片,看着看着,潸然泪下。照片是一位年轻英俊,头戴大盖帽的国民党军官,从肩章上可以识别是空军少尉军衔。
  见着她泣不成声,何老伯已然心中有数,怪不得此人的脾气如此古怪,原来是个阿尔兹海黙症患者。
  何老伯说声我要走了,去接王老太手中的照片,她却转身把肖像照恭恭敬敬地竖立在小方桌的正面墙边上,然后叩头跪拜,嘴里念念有词:“我的夫君,你可知为妻为你吃了多少苦……”哭罢,从地上起来,严肃认真地对何老伯说:“这些照片的所有权,属于我的,怎么会在你的手上?”
  “啊!”何老伯听此一问脑子里犹如灌进一桶糨糊,分明是我所珍藏的照片却成了她的了?此时此刻的何老伯,犹如掉进云里雾里。他问:“你究竟是谁?照片上的人是你什么人?”
  王老太一改绵里藏针的态度,取来茶杯、茶叶、暖水瓶,温柔地请何老伯坐下给他沏茶,将来龙去脉和盘托出。
  王老太说,她原是旧上海资本家的独生女儿,与国民党空军飞行员何宝康结婚的新婚之夜,丈夫接到紧急集合令,要去抗日前线轰炸日本鬼子的营地。在他完成侦察任务驾机返回时,不幸被击中坠落。当时民国政府授予何宝康“抗战英雄”的称号,颁发了盖有蒋中正签名章的烈属证书。
  此时,何老伯犹若梦中醒来,能把亲哥哥牺牲的情况,说得如此详实,王老太必是嫂子王梅兰无疑了。再一想又不对了,哥哥牺牲之后,为了不耽误她,父母劝她另外去找人结婚,不久她就走了。如此说来,她已经不是我的嫂子了?
  王老太毕竟不是木头人,从墙洞中藏照片的行为,猜出眼前这位何老伯就是她的小叔子。两人欲言又止,显然都知道对方是谁了。
  回首往事
  嫂子不是另嫁别人了?如今应该子孙满堂,怎么会是孤老太婆?不待何老伯提问,王老太和盘托出了。
  她说,解放以后,她是资本家的女儿,死去的丈夫是国民党军官,身份特殊的女人没人敢碰。于是她打消了再嫁的念头,应聘做了小学教师,过着平静的日子。
  “文革”开始后,王梅兰家被“红卫兵”抄了,平日饱受唾骂,直到粉碎“四人帮”,拨乱反正落实政策,王梅兰才算安定。此时她人到中年,決心为抗日英雄烈士的丈夫守寡终老一生。
  听到这里,何老伯明白她仍然是自己的嫂嫂,潸然泪下。当嫂嫂问及墙中藏秘之事,何老伯便侃侃而谈。
  民国时期的空军司令部,就在离家不远的海南路上。因是烈士家属,母亲经常带小儿子去司令部,领取福利品。次数多了,何宝康烈士的同僚,都把烈士的弟弟亦称弟弟,这个弟弟成了司令部的常客。
  1949年初,时局开始紧张,司令部里的高级军官及其家属纷纷乘飞机飞往台湾,司令部也派人来问何家人要不要同行。父母认为共产党要来了,穷人要翻身了,再说儿子已经不在了,去台湾没意思,婉言谢绝。
  1949年5月,上海解放了。全市人民兴高采烈地欢呼共产党万岁!中国人民解放军万岁!就在这个时候,何家父母想起了一桩担心事——在抗战时期国共合作,日本鬼子是国共的共同敌人。后来蒋介石挑起内战,把枪口对准共产党。不懂政治的父母,只知道国共是敌对的,万一被发现何家儿子是国民党,咋办呢?于是他们把墙上悬挂的烈属证书,取下撕毁,把烈士的照片藏进墙洞里。
  到了“文革”时期,凡是参加过国民党的人,都得被批斗。何家人神经紧张极了,好在照片全在墙洞中,连鬼都不知道。
  王老太听得津津有味,终于道出租房原因:尽管自己家有宽敞的住房,但这曾经是丈夫的家,为了纪念丈夫,每逢农历的初一、月半要来做一次对丈夫的纪念。
  尾声
  中秋佳节,何老伯把三个子女的家人召集到一起。二女儿开车把大伯母——王梅兰接过来,让她加入到幸福大家庭中来。何老伯的第三代第四代,都围在她的身边叫“大祖母”“太祖母”……
  这时,二女儿说道,她近日从网上搜到,南京有座“抗战烈士纪念馆”,凡是抗战牺牲的国民党将士,在烈士纪念馆内都有名册可查。经过电话联系,大伯伯的名字不仅在名册中有记载,也铭刻在烈士纪念碑上。闻此信息,激动的王梅兰老太催促着要去南京。
  第二天一早,由何老伯陪同,二女儿驾车,直往南京而去。
  王梅兰老太手捧一束鲜花,一路上思绪万千:丈夫是抗战英雄,是抗战烈士,过去一直不敢声张。被埋没了的英名,今天总算可以扬眉吐气了……
  (责编/王 研 插图/桑麟康)
其他文献
【摘要】 现代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为英语听说课堂提供了更多可能。本文总结了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听说教学融合的意义,举例说明如何在课堂导入、语言输入、语言内化、语言输出、课堂小结环节运用希沃白板、希沃教学助手、快剪辑、Gold Wave等信息技术手段解决听说课堂效率不高、趣味性不强的问题。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英语;听说课;融合;实践  【作者简介】余静漪,厦门海沧实验中学。  一、引言  现代信
【摘要】当前阶段,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各项工作越来越受到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鉴于此,笔者在本文中针对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有效构建策略进行一定分析和探究,并且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英语教学;高效课堂;创新策略  【作者简介】李春,福建省长汀县新桥中学。  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延展和深入,初中英语教学也在积极追求创新和升级。新时期教育教
【摘要】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正如火如荼进行,为了培养符合滇西大办学宗旨的人才及具备与行业所需人才的英语能力和素质,本文采取了调查问卷和访谈等形式,立足于企业和学生自身的需求分析,结合滇西大的大学英语教学现状,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评价等三方面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方向。  【关键词】需求分析;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大学英语教学;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谌芳,滇西应用技术大学。  滇西应用技术大学(以下
【摘要】高中英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而不断深入而逐渐更新,其中基于语言腐蚀现象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高中生学习英语知识和提高英语运用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就是语言腐蚀,语言腐蚀这一现象的形成原因之一则是高中英语教师注重英语成绩,而忽略学生学习的能力。因此,本文从基于语言腐蚀现象下的高中英语教学出发,展开词汇方面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详细阐述,其中包括唤起学生学
牛骨弯,是个小山村,坐落在太行山里。村子不大,只有十几户人家,但却很出名。出名的原因,竟然是因为那个磨坊。  磨坊的主人,是位六十多岁的男子,大家都叫他老磨。老磨是个地地道道的山民,看起来很古老,古老得就像自己家西屋里那盘石磨。  老磨的磨坊很简单,就一盘石磨。石磨磨面是很麻烦的,先要把粮食洗净,或者搅拌一些水,停放一段时间后,才能开磨。  大山里的生活比较原始。这石磨没有马达,老磨把玉米或者麦子
【摘要】针对现在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复杂情况,大部分大学采用了分层教学的模式。这样就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自身实际情况,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管理,并且对课堂的授课也起到了一定的帮助作用,这相当于一种教学模式的改革。本文首先分析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措施,列举了几种不同情况的应用。大学英语的分层教学模式,其实是从根本上探究了在大学英语学习当中不同层次学生授课的不同特点,很好地体现
十一点三十分刚到,王楠连忙背上双肩包,冲出了办公室。  室外知了声充斥了整条马路,仿佛日头越毒越能激发它们激情。  大暑节气,到了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刺眼的阳光几乎令眼睛都睁不开。王楠一边擦着额头上滴下的汗珠,一边两步并一步的向家里赶着。    上午十一点,王楠向单位领导说下午要去建行交单位公积金。部门领导是位爽性子的大哥,也没多问,允了王请假一小时的要求。王楠心中一阵窃喜,只要出去了,照科室里的惯
五月的藤涧度假村,是个山青水绿、风和日丽的秀美之地,虽然不通高速公路,但因为有些特殊的服务项目,有着一批固定的回头客。  汤山槐就是回头客,他开了家小型广告公司,虽然长得黝黑矮壮,面貌丑陋,但会做生意,人送外号——汤山鬼,本名倒渐渐被人遗忘了。  汤山槐常带各类客户入住藤涧度假村。这天,他带来的是同乡会的贾会长。能和同乡会的会长搭上关系,要追溯到两年前的一场饭局。就在那场饭局上,汤山鬼结识了当时新
1  民国初年,上海雷允上中药店。  这天店里来了一男一女,这两人既不说话也不买药,只是在店里东看看西逛逛。药店伙计陈世蝗上前招呼,问他们是要买药还是配方。  那个女子说了几句话,陈世蝗根本听不懂。在一旁的男人用半生不熟的中国话说,这女子是他妻子,由于这几天咽喉一直发痛说不出话来,听说贵店有专门治疗咽喉病的药,所以特意前来。陈世蝗这时才明白对方是日本人。陈世蝗赶紧拿出了雷允上自制的“六神丸”,说这
【摘要】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思维品质是提高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形象、生动的插图是培养学生思维的重要资源,是文本教学的有力助手。本文结合实际教学实例,探讨教师应如何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来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灵活性和创造性。  【关键词】教材插图;思维品质  【作者简介】陈丽娇,浙江省临海市杜桥镇凤山小学。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明确指出,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