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孝道哲学的形上根据

来源 :北方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gl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孝,这种为人子者内心对父母的思慕和感激之情,不但具有家庭伦理、道德规范的意义,而且是中国人实现终极关怀的主要依托。学界多关注孝道的内容、如何去行孝等伦理问题,却忽视了为何要行孝的形上根据问题。孝道既是孝子亲情的体现,又是遵循天道规律以尽人事的表现。儒家孝道的哲学意义在于其具有的"报本反始"的精神和其作为君子仁人"诚明天道"的独特方式。儒家大孝的代表人物曾子,以孝来建构他的道德生命,实现其安身立命之依托。
其他文献
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依然严峻复杂的态势下,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的全新科学命题,有着十分丰富而深刻的唯物史观意蕴和现实针对性。深刻
二十年代中期出现的以李金发和"创造社"三诗人为代表的,在新诗史上通常被称为"象征派"或"初期象征派"的诗歌现象,我以为若是更为侧重于从诗歌思潮或文学思潮而非诗歌流派的意
共情(empathy)和反移情(counter-transference)分别是人本主义和精神分析理论中的重要概念.理论上两者有很大的差别,但在实际的心理咨询与治疗过程中,两者却有着一些共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