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美术基本功训练中的新尝试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3697313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绘画训练都是素描教学为开端,以石膏几何体为切入点,进而静物写生,然后进行石膏头像写生、真人头像写生。这种按部就班循规蹈矩的严格训练程序,对于初学者来说,枯燥乏味,成了很沉重的负担,导致有的学生提不起学习的兴致,甚至出现半途而废的现象。
  
  绘画技能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提高的,要求画者有一定的耐力和信心。并且要求学者有相当的理解能力,能开动脑子、会想办法的人才能感悟绘画的道理。目前有好多学生“改行”投入到绘画中,更需要我们使用恰当的方法。
  
  提高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 ,采用“阶段法”
  
  素描训练要求学习者再现所观察到的物体,进行三维空间的训练;这对初学者来说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而从二维空间的表现入手,学生的热情会很高;要求用长直线将几何体的各突出点连接,即在整体观察下外轮廓所体现的形,这样的训练容易使学生形成整体观察能力。这阶段的难点主要体现在线条的长短、倾斜度上,要严格要求,这样的训练才有效。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容易学”的心理产生后,学习兴趣加浓;并且整体的观察方法无形中“植入”到他们的感官里。这是第一阶段,收效很高。
  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用点或线条(可短、可长)将不同的几何体的高度及宽度给以肯定,在此基础上将几何体与几何体之间前后位置的确定,逐步转入到三维空间的表达上,不要考虑透视,就凭眼睛的观察直观的表达,在一段时间里让学生自己思考空间的问题,画的好的给以肯定,提高学生学习自信心。
  第三阶段主要训练学生观察斜线的能力,特别是对几何形底边的线条倾斜度的观察、倾斜线的长短、以及角度的观察。这三种观察是相当重要的,它们直接影响几何体的透视问题。在观察练习时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做到先观察、体验、领悟。画画要以观察为先,理论辅导对观察能起到辅助、考证作用,也就是先感性后理性。
  底线的缓急可以借助虚拟性水平线和垂直线。倾斜急的线条可以跟虚拟垂直线相比较,倾斜缓的线条可以跟虚拟水平线相比较,经常进行比较观察,抓形的准确度就会提高。假如虚拟水平线和垂直线不会看的出,可借助铅笔等绘画工具进行“测量”,“测量”时视线一定要跟工具成直角关系。经过以上方法画形的准确度加强了,尤其是对几何体的底边的线条的倾斜度把握能力,因而几何体与透视也就准确了。使画面空间更深远。
  经过三个阶段的训练,学生抓形的能力提高了不少。从二维空间到三维空间的过度练习有了好多长进。特别是第三阶段学生从观察和方法上相对来讲提高不少。
  
  大胆作画,采用“跳远法”和“倒置法”
  
  石膏几何体训练不能太长久,一成不变会使学生产生“不新鲜感”,同时会造成厌烦心理,不妨撇开传统的训练方法,直接“跳”到石膏头像的复杂的写生训练中。如进行静物写生,有些学生会出现反常心理现象,有可能会将前三阶段得到的“经验”“收藏”起来。利用石膏头像写生与石膏几何体的同样质感,有的学生反而会大胆地去画。另外学生隐隐约约感到有一定的成就感,这样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主动性。
  石膏头像的训练还是采用“二维空间法”为切入训练的方法,从外轮廓线一直到比例、结构的确立,这阶段可以和石膏几何体的训练方法结合起来运用,追求形的准确性。石膏头像的难道越来越大,有些学生画不下去了,真正认识到难度,可以看到自己的不足。这时回过头重新进行几何体的训练,可谓驾轻就熟,进步是快速的,同时画头像的弱点会很快暴露并在几何体写生中加以完善。因此让学生真正懂得几何体训练的重要性,这就是“倒置法”,
  绘画水平主要在于一个人的理解,对问题认识的提高,认识高了手自然也就跟上了,我们教育人的人就要首先去解决和提高被教育的认识。
  
  利用感觉的“捕捉法”整体地深入
  
   通常对物体的表面初次观察叫第一感觉。是作者为表达物体时的第一次判断。第一感觉对于作品的成功与否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故“捕捉法”很重要。要鼓励学生在深入阶段记住第一感觉。感觉有可能出现对某些局部的“遗忘”,在深入中要进行分析并纠正,逐渐完善,达到在后画面效果是第一感觉的最现。第一感觉并非单纯的第一眼看到后留下来的印象,而是要经过深化并为之整体地“设计”,这种“设计”要用“捕捉法”。感觉的“捕捉”有两方面:第一,心理因素的重要意义。对所描绘的对象有强烈的表达欲望,抱着“新鲜”的眼光去观察,使自己在绘画时做到心无杂念。“扬州八怪”代表画家郑板桥画竹时观察在前,做到“胸有成竹”,所以他的画给人的感受就很深刻,一气呵成的新篁旧竹,千姿百态,写出“胸中之逸气”。因此画前对所描绘对象的感受是相当重要的。第二,通过观察在脑子里生成整体的感受效果,明确这张画画到什么地步方好收笔。
  以上是笔者在长期的教学中的尝试,教学效果很好。在这里和大家共同探讨、研究。
  (作者单位:浙江临海大田中学)
其他文献
数学解题教学在整个数学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优化其思维品质,就应高度重视数学的解题教学。    1 重视一题多解,培养思维的发散性和广阔性    解数学题,就是在于探索问题的数量关系和结构样式选择恰当的解题方法,一题多解是从同一题设中,探求不同的思维过程,它要求思维方向发散于不同的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广阔性。
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已成为一种新型的现代教学手段,其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和跨越时空的非凡表现力,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静止的问题动态化、复杂问题的简单化、抽象问题的形象化。如果在教学中运用得法,将会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应用多媒体的原则    教学性原则运用多媒体的目的是为了优化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果。因此,首先要关注的是英语每一节课是否
前言我国水泥工业使用的燃料主要是固体燃料中的煤,通常包括烟煤、无烟煤、褐煤、石煤、泥煤和焦煤粉等。立窑的燃料一般采用的是无烟煤,质量要求:挥发份小于10%,灰份小于25%,
如今,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为了适应这种快速的经济发展形势,我国也在加速高速公路的扩建规模,但是在高速公路扩建工程中,高速公路拓宽施工中的桥梁纵缝拼接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不是简单的结合,不是被动的融入,而是高层次的主动适应;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将带来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资源的变革;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强调一种高度的和谐与自然,最终实现学习者学习的改善。  以多媒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正在对传统的课程理念、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资源,产生深刻的影响和变革作用。传统的计算机辅助教育概念,根本不能涵盖信息技术对人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历史教学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要教育媒介,利用它的逻辑、信息储存等功能为教育服务的一种方式,它可以集中优秀的教育教学经验,使学习方式变得多种多样,学习内容变得生动有趣。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历史教学的各种模式    运用课件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首先它以教材的章节为单元来制作课件,通过一系列对话框将内容完整,画面清晰、美观,文字简练,并配以音乐的对话框按一定的程序一一展现在学生面前,促使学
本文以软件工程的开发思想,并运用计算机程序设计的方法从教学需求分析、教学设计、系统设计、素材的选取和制作、编程制作整合、教学效果评估等方面对"正投影法和三面视图"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开发进行了剖析和探讨。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是以市场为基础的工程造价管理方式,适应了工程造价发展的趋势,为将来的工程造价管理支出了一个比较明确的内容和方向,推动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深化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