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LC和变频器触摸屏控制皮带生产线的教学研究

来源 :科技与企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jis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控制皮带生产线实例探讨了在《PLC与变频器》课程教学中应用项目式教学和仿真技术进行项目教学方法。可以看出,项目式教学法为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深刻掌握理论应用实践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和科研能力极为有利。
  【关键词】PLC;变频器;触摸屏;生产线
  引言
  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广泛用于机械系统、生产流水线及过程工业的自动控制领域。现代PLC应用综合了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其应用越来越广泛、深入,已进入到系统的过程控制、运动控制、通信网络、人机交互等领域。由于PLC应用向智能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众所周知,在中职二年级学生PLC的专业课程教学中,学生虽具备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已经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且学生正处在思维活跃、喜欢动手操作的年龄段。针对以上现象下面介绍如何在PLC技术及应用课程的综合实训教学中通过触摸屏与PLC控制变频器的正反转的一个典型实训项目的设计,该设计融合了触摸屏、变频器技术和PLC技术,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来培养学生的核心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一、教学目标分析
  了解变频器外部控制端子的功能,学会触摸屏MCGS软件使用和PLC的程序设计方法;掌握外部运行模式下变频器的设置方法,掌握触摸屏、PLC、变频器与外部设备的连接方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
  二、项目教学内容
  (一)通过外部端子控制电动机的启停正反转。按下按钮SB1电动机正转,按下SB3电动机停转,按下SB2反转,按些控制要求写出I/O分配表,并画出电气控制原理图。
  (二)学会如何使用变频器并设置变频器参数(三)编写PLC程序及仿真验证。
  (四)制作触摸屏。
  (五)硬件接线,合理设置变频器参数,写入程序,联机调试电路。
  三、项目教学组织与实施
  (一)教学手段
  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利用仿真软件,和实训台实操训练,结合企业参观及现场教学多种手段组织教学,同时充分利用网上教学,全面推行六步项目教学法。
  (二)教学组织
  每个教学单元均设计有明确的学习任务,将班级40名学生分成十个学习小组,创造各种条件和形式,鼓励他们运用口头、书面、计论、研讨等多种方式收集资料与计论拟定工作方案,鼓励学生合作完成工作任务,使每一个人都能参与小组工作,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关注学生经历探究过程积累操作技能、经验知识和科学知识,获得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提高。另外,利用双修日集中安排学生到企业现场教学,增加学生感性认识。
  (三)教学资源
  我校PLC理实一体教室配置有10套相应型号的实训装置。“THPFSL-1型可编程控制器技能实训装置”集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变频器、GX Developer编程软件、仿真实训教学软件、实训模块、实物等于一体。在本装置上,可直观地进行PLC的基本指令练习、多个PLC实际应用的模拟及实物控制。
  (四)教学单元设计框架
  四、应用效果
  我校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中小型机电设备装配、调试和维修人员,根据这一培养目标,我校经过近两年的教学实践,发现采用项目教学法之后,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五、结束语
  本教学设计中综合应用任务驱动法、项目导向法、一体化教学法、示范教学法、相互交流教学等多种教学法,突出任务驱动,培养创新能力。以项目为基础,通过任务驱动使学生先感性后认识,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动力,围绕完成任务中出现的问题材、难题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工作任务的策划与设计、实施和评价,训练学生有序的工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项目实施中鼓励学生有一定创新发挥,通过分析和解决完成任务中的创新要求,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曹菁.三菱PLC触摸屏和变频器应用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6.1.
  作者简介
  宗立凯,女,1978年生,汉族,硕士,毕业于黑龙江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目前主要从事机电一体化和电子技术的研究。
其他文献
为了解瓜多竹(Guadua amplexifolia)的耐盐性,对2年生盆栽苗进行了不同浓度NaCl胁迫处理,结果表明:以处理40d的叶片脱落率将盐害程度分为无盐害(〈10%)、轻度盐害(10%-50%)和重度盐害(〉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