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小学数学体验教学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shi0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程的标准下,学生需要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再创造”,在实践操作中体验“做数学”,在合作交流中体验“说数学”,在联系生活中体验“用数学”。学生体验学习,是用心去感悟的过程,在体验中思考、创造,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而传统的数学教学是学生被动吸收、机械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没有主体的体验。然而在新课程中,教师只不过是学生自我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而学生学习数学是以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认知和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理解新知识的有意义的过程。
  关键词:自主探究;强化储存;认知体验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让学生亲历经验,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教师要以“课标”精神为指导,用活用好教材,进行创造性地教,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
  第一、自主探究——让学生体验“再创造”
  实践证明,学习者不实行“再创造”,他对学习的内容就难以真正理解,更谈不上灵活运用了。如学完了“圆的面积”,出示:一个圆,从圆心沿半径切割后,拼成了近似长方形,已知长方形的周长比圆的周长大6厘米,求圆的面积(下图)。乍一看,似乎无从下手,但学生经过自主探究,便能想到:长方形的周长不就比圆周长多出两条宽,也就是两条半径,一条半径的长度是3厘米,问题迎刃而解。
  教师作为教学内容的加工者,应站在发展学生思维的高度,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对于难度不大的例题,大胆舍弃过多、过细的铺垫,尽量对学生少一些暗示、干预,正如“教学不需要精雕细刻,学生不需要精心打造”,要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自己研究、发现,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在体验中主动建构知识。
  第二、实践操作——让学生体验“做数学”
  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教学做合一”的观点,在美国也流行“木匠教学法”,让学生找找、量量、拼拼……因为“你做了你才能学会”。皮亚杰指出:“传统教学的特点,就在于往往是口头讲解,而不是从实际操作开始数学教学。”“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在学习“时分秒的认识”之前,让学生先自制一个钟面模型供上课用,远比带上现成的钟好,因为学生在制作钟面的过程中,通过自己思考或询问家长,已经认真地自学了一次,课堂效果能不好吗?如:一张长30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纸,在它的四个角上各剪去一个边长5厘米的小正方形后,围成的长方体的体积、表面积各是多少?学生直接解答有困难,若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体验长方形纸是怎样围成长方体纸盒的,相信大部分学生都能轻松解决问题,而且掌握牢固。
  再如“将正方体钢胚锻造成长方体”,为了让学生理解变与不变的关系,让他们每人捏一个正方体橡皮泥,再捏成长方体,体会其体积保持不变的道理。在学习圆柱与圆锥后,学生即使理解了其关系,但遇到圆柱、圆锥体积相等,圆柱高5厘米,圆锥高几厘米之类的习题仍有难度,如果让学生用橡皮泥玩一玩,或许学生就不会再混淆,而能清晰地把握,学会逻辑地思考。
  对于动作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听过了,可能就忘记;看过了,可能会明白;只有做过了,才会真正理解。教师要善于用实践的眼光处理教材,力求把教学内容设计成物质化活动,让学生体验“做数学”的快乐。
  第三、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说数学”
  这里的“说数学”指数学交流。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能够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能出现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火花的碰撞,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因为“个人创造的数学必须取决于数学共同体的‘裁决’,只有为数学共同体所一致接受的数学概念、方法、问题等,才能真正成为数学的成分。”因此,个体的经验需要与同伴和教师交流,才能顺利地共同建构。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充分地表达、争辩,在体验中“说数学”能更好地锻炼创新思维能力。
  第四、联系生活——让学生体验“用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教师要创设条件,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既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如简便运算125-98,可让学生采用“购物付款的经验”来理解:爸爸有一张百元大钞和25元零钱,买一件98元的上衣,他怎样付钱?营业员怎样找钱?最后爸爸还有多少钱?学生都能回答:爸爸拿出100元给营业员,营业员找给他2元,爸爸最后的钱是25+2=27元。引导学生真正理解“多减了要加上”的规律。以此类推理解121–103、279+98、279+102等习题。
  学习“圆的认识”后设计游戏:学生站成一排横队,距队伍2米处放一泥人,大家套圈。学生体会到不公平,应站成一圆圈或站成纵队才公平,更好地体会“在同一个圆内半径都相等”。
  总之,体验学习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体验中思考,锻炼思维,在思考中创造,培养、发展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当然,创设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相当重要,可以减少学生对数学的畏惧感和枯燥感。让学生亲身体验,课堂上思路畅通,热情高涨,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体验成功,会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教师应该深入到学生的心里去,和他们一起历经知识获取的过程,历经企盼、等待、焦虑、兴奋等心理体验,与学生共同分享获得知识的快乐,与孩子们共同“体验学习”。
其他文献
现阶段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领域的监管是比较典型的规制监管。规制监管的监管成本过高和过度监管成为银行界和财务公司不断抱怨的对象,因此笔者提出规制监管向原则监管过渡作,为解决财务公司监管的新思路。    在财务公司领域实施原则监管的可行性    (一)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均为法人机构,法人机构监管适用原则监管更有效率  原则监管重在最终目标的实现,而不是实现的方式。法人机构相对于分支机构而言,在目标的实现方式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师是有效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转换以往教学观念,努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能力。众所周知,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学习
摘 要:笔者认为,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展开教学,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渗透:运用教材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采用中外著名化学家的高尚品德进行德育教育;通过讲述化学家的奋斗史进行挫折教育;宣传绿色化学常识,加强环保和责任意识教育。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化学;德育教育  教育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社会有用人才的,而社会有用人才的第一要求便是要遵纪守法和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我
2008年10月,全球金融危机升级,具有金融与商品双重属性的有色金属行业成为危机重灾区。为应对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复苏与结构调整,2009年2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有色金属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并于5月11日正式出台。  有色金属产品种类多,应用领域广,关联度大,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08年,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增加值7800亿元,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4.5%,占国家GDP总量的1.9%
按照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观点,人们行为是由动机支配的,而人的动机是由需求引起的。产生动机的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是人身心的内外满足与刺激,在当前全面开展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高中思想政治工作正确运用激励方法,使激励产生很好的效应,对于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是很有益的。在实际工作中通常采取三种主要方式。  一、目标激励  目标是人们活动的期望,通过目标的设置来激发人的
我五岁从上海回广州,最先住在华贵路乐贤坊。我家对门是一排几间平房,前面有个大院子,院子外面是围墙,有一个月洞门,十分高雅。其中一间平房有一对父子是象棋迷。每天吃过晚
期刊
新版的《品德与社会》注重以学生生活为主线,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并且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发展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道德人格,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培养他们参与社会的
摘 要: 初中体育教学的实施中,如何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已经成为了每一位体育教师所不断思考的问题。基于此,文章对初中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根据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了调动初中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策略;积极性  素质教育的发展环境中,初中体育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手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从目前初中体育教学的现状出发,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