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边地”到“一体”:乌江流域各民族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进程

来源 :民族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hael_zhang_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乌江流域民族地区作为我国西部少数民族重要聚居区,其“边地”的文化属性具有典型的征候意义。从历史、现实和未来等长时段纵向讨论该地区的“边地”内涵,借由“边地”相关理论并围绕这一地区的“边地”历史、“一体化”进程与策略、“一体化”格局与状态等方面探究乌江流域各民族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进程,能为“各民族共创中华”等主题提供参考,从而有利于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乌江流域各民族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是一部中国各民族诞生、发展、交融以及共同缔造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从“自为”“自在”实体走
其他文献
记得刚接手八年(2)班,第一次批改周记时,有一个女生的周记吓了我一跳。里面的内容大致是这样的:“老师,我并不喜欢你。老李走了,我很伤心……”以下的内容我记不大清了,我只
期刊
有效的生本式数学课堂教学是新课程改革要求的一种“好课堂”理念,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是备课、上课和评价。只有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数学课堂教学才更富实效。这样,有
期刊
马克思主义的“交往”范畴,立足于哲学人类学思维范式的应用,重视日常生活化“接地气”的交往功能.“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理论的落脚点在“交”,即“相互交汇,有所接触”的“
“大智移云”时代,商业逻辑深刻变化,金融创新层出不穷,对从事信息处理工作的会计人才能力框架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深化专业学位培养模式改革的背景下,分析目前MPAcc人才
交通基础设施的持续完善,是我国民族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支撑.以高铁开通作为民族地区交通基础设施改善的准自然实验,结合2004~2018年民族八省区地级城市的经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