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生活之源,引习作清泉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fei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要求写作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基于这一理念,我认为,语文老师要做的,就是把学生引向生活,把生活引入学生作文,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去观察,去发现,去体验,去思考,让学生的思维和生活交锋碰撞,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到“下锅之米”,做“有米之妇”,解决“没的写”“不会写”的问题。“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有了对生活的细心观察,认真积累,生发感悟,到写作时就会随手拈来:“观山,则情满于山;望海,则意溢于海”。
  大课间活动时,天阴沉沉的,像得了重感冒,我们规规矩矩地做着操平静如常。突然,阳光刺穿了云层,瞬间給大地撒下了一层碎金。操场上明晃晃的,暖洋洋的,学生的心情也一下子染上了阳光,一片惊呼,个个咧着嘴笑了起来。可刚惊叹了几句,倏地,太阳又隐没了,天色立刻暗淡了下来,学生间又是一阵低呼。太阳就这么时隐时现,孩子们满脸兴奋,仰着头观察,你瞧我,我看你,笑着议论着奇怪的天气。看到这一场景,我心中一阵暗喜,因为这可是上好的作文题材,得好好收集这难得的“米”来下锅。训练一结束,我便迫不及待地来了个小采访,趁热打铁,说说天气的趣,展开想象,试着用用修辞手法。
  孩子们争先恐后,侃侃而谈。
  有的说,太阳在做游戏,一会儿躲进云里,一会儿又探出脑袋。有的说,太阳像盏年久坏掉的灯,忽明忽暗的。有的说,太阳像一扇巨大的窗,一下打开变亮了,一下合上又暗了。有的说,太阳得了眼病,动不动眨眼睛。
  ……
  接着,又让学生说说不同天色下,景物的趣,人的趣。
  孩子们同样绘声绘色地描述着。眉飞色舞的样子,哪有平日里抓耳挠腮挤牙膏的苦涩?
  当下,我就布置学生写一篇有关天气的日记。日记完成速度出奇的快,大多数学生的日记充满了童真童趣,流淌着快乐的心情,十分赏心悦目。
  这次习作,学生可谓乐在其中。这次习作看起来是机缘巧合:学生被天气的变化所吸引,自然而然产生观察的兴趣,于是全身心投入于这场太阳的游戏中。教师抓住这个契机,然他们追忆描绘画面。在交流中,学习的情感再次得到升华,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于是,跟阳光一样灿烂的文章就这么诞生了。
  从本质来看:生活是习作的源泉,我们只有留心观察,捕捉生活的瞬间,慧眼识“米”,细心收“米”,习作才能成为有米之炊,习作的乐趣才会溢满笔端。
  叶圣陶说过“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生活与作文是双向互动的关系,现实生活中的客观事物转化为学生的认识,再有学生的认识、情感、观念转化文字的表现形式。通过积累与创作的双重转化,生活融入了作文,作文再现了生活。学生只有在生活的实践中观察、体验并有所感悟,才能使作文的题材库存充裕,才能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感而发。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在丰富的生活中自觉观察,有意积累,主动体验,带领学生走进“心手如一”挥洒自如的自由王国。
  1、言传身教,引导学生观察生活
  小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可他们往往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多彩,生活在他们眼前发生着细微的变化,而他们是这个变化中的小主人,教师要引导他们多看勤听,有意识有目的地观察,从而获得更多的信息充实习作材料库。首先应当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融入大自然。那春天的雨丝,夏夜的星空,秋日的碧空,冬天的银雪……无一不能触发学生的灵感,当学生置身于千姿百态的大自然中时,正是教师引导学生培养观察能力并积累素材的好契机。其实引导学生关注家庭、社会生活, 可以广纳信息。社会生活包罗万象,身边平常的一些人或事:生日会、搬家、办喜事等等都是习作的好材料。
  有很多观察体会,很多灵感往往是稍纵即逝的,一不留神就会溜走。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写观察日记,写自己的新发现,写生活中的事物,写脑中偶尔并发出来的灵感。教师要注意引导,使那些没有观察意识,对眼前现象熟视无睹的学生,慢慢培养起观察兴趣,逐步形成观察的习惯。一般采取定向观察和随机观察相结合的方法。所谓定向观察,就是预先确定了范围和目标,在老师指导下有计划有目的又要求的进行观察。这种观察,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讲明观察时要注意的问题,比如在写《太阳游戏》一文时,学生不知不觉已经采用了随机观察的方法,发现了一些天气的变化,进行写作时教师有要求学生按照变化的顺序表达,并且告诉学生看到每一部分时想开去,想到了什么就指导学生把观察所获得的材料整合后,写成文章。
  2、激活创造,引导学生体验生活
  体验是赋予学生抒发真情实感的源泉。学生通过观察,从客观现实中获取了感性材料。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创造机会,可以通过小实验、小制作,可以通过表演、歌唱等方式把孩子在生活中领略到的事物的美好形象表现出来,激活学生的记忆,启迪学生的联想,拓宽学生的思路,还能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使之变得乐写,爱写。同时也充实了作文的内涵,让作文真正成为美的载体。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使学生心灵手巧,兴趣盎然。可以让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让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贴近生活,使他们感受到大自然无穷的魅力和投身其间的乐趣,感受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吸取更多的感性材料。
  3、与生同行,发掘作文的快乐
  (1)引导学生学会倾吐。书读多了,生活积累丰厚了,就会引起倾诉、表达的欲望,于是就开始写作了。学生有许多美丽的幻想,包括荒诞无稽的想象,不要用成人的眼睛来看待,而应鼓励他们写出来,语文课就要解放人,解放人的心灵和才智,让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都尽情的释放出来。只有敢说真话,才能写出好文章。所以在表达过程中,让学生畅所
  欲言地展开想象,才有了那么多的奇思妙想。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会友一中情溢心间,不吐不快的感觉。教师就要抓住火候,让学生趁此宣泄自己的感情,表露心声,把这种感受写出来。
  (2)教师要和学生一起“下水”。学龄儿童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学生的说话和作文模仿能力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从模仿开始到独立说话和作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心理发展的动态过程。在这个整体设计中,从说到写,仿导结合,循序渐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除根据训练目标提供例文外,还可以对具体的写作方法进行指导。这节作文课,老师也写了下水文,不过是和学生一起进行的,学生对这种方法感到很新鲜,因为是竞赛,所以写得比平时都认真。讲评时,也能中肯地提出老师作文中的缺点。
  教师当好了引路人,做好了激活者,成为同行人。那么,也许不会有作文猛于虎,谈文色变;不再面对文题一筹莫展,笔重万钧难落下;不再有陈年旧饭一炒再炒,寡淡无趣又无味;不再有众人一词,千篇一律。有的,将是孩子们手中一支欢快的笔,一份停落心头的愉悦。因此,作文教学只有植根于生活,才能使学生趣味盎然,文思如清泉喷涌。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对健美操课的运动强度、密度、间歇时间,课程安排次数、教学内容、教学程序等进行讨论和分析,并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和本人的授课经验,总结出几点怎样更好地上好我校的健美操课的结论。  【关键词】我校 女子 健美操 建议    我校学生是从入学第三学期开始进行项目选修,项目选修其中包括健美操(限女生)。为什么每年都那么多的学生选择学健美操?本人从日常观察和学生中口头调查后总结了一下,主要原因有以
陶行知先生在论述“生活即教育”理论的本质时有一段精辟的见解“‘生活即教育’是叫教育从书本到人生的,从狭隘的到广阔的,从字面的到手脑相长的,从耳目的身心全顾的。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挥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一。生活中处处都是语文学习的资源,时时都是学习语文的机会。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课堂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理应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
在学生的作文中,我们常发现普遍存在如下问题:或无话可说、假腔假调、空洞无物、八股气息浓,或缺乏想象力、创造力,等等。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认为,多年来“应试”教育使学生脱离生活、为作文而作文则是主要原因。因此,作文教学由“应试”转向“应需”,使我们的作文教学尽快从“应试”的泥沼中跳出来,回归生活,是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的主要任务。如何使学生的作文较好地体现生活呢?  从教三十年来,我在
[摘 要]本文分析了高职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即专科教育尚缺乏合理的物流人才培养体系。其次,分析了物流人才的知识结构、基本素质和能力和人才需求类别。得出企业要求学生精通一门以上外语,熟练运用计算机,有较宽的知识面还要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最后阐述了“工学结合式”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和“模块驱动式”物流人才培养模式,部分高校已经将其纳入人才培养中了,但是进一步挖掘可操作的物流人才培养模式还很有必要。  
【摘要】在新课程理念下,英语课程教学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需要,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英语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注重教学的效果,实施有效教学。  【关键词】趣味性 实效性 创造性 有效教学    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
[摘 要]实效的学习情境能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情境”应该成为数学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情境”创设一定要从儿童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其关注的焦点应落足在情境是否有实效,是否有效地促进学生“快乐、有效”的学习。  [关键词]情境 实效 创设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特别重视学习情境的创设。实效的学习情境,可使学生在探究的乐趣中学习动机得到持续激发,使他们全身心地参与在学习、探索知识中;也可使
题记——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老师还是那个老师,学生却已换了一届又一届。  本人曾连续三年担任二年级小记者培训班辅导教师,回想起来有颇多感受。本人认为,一位教师较长的时间处于同一个教学岗位有利有弊,现将这一教学形式的利弊简单罗列如下:  有利之处:1.教师长期担任同一教学岗位教学任务,教师对教学内容熟记于心。2.教师长期担任同一教学岗位教学任务,对教材的驾驭轻车熟
[摘 要]随着高校的持续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激增,高校毕业生就业已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本文从如何有利于大学生就业的角度,分析了高校英语教育现状及实施英语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满足就业需求的大学英语实践教学策略。  [关键词]就业需求 大学英语 实践教学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始终是困扰我国社会的一个重大问题,由于是应届毕业生人数的快速增长,导致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就业问题已成为
摘要:学校本身的特点和学校管理的特殊性决定学校管理必须以人为本。校长是学校的最高管理者和领导者,在学校的管理创新中承担着引领者的角色,因此校长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理念,提升自身素质、转变管理理念、优化人际关系、提高工作技能技巧,以此推动学校发展。  关键词: 学校管理 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现代管理思想的核心,也是学校管理的核心和愿景。学校管理中必须注重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在学校管理中
一切美好的教育方法和教学艺术都产生于对学生真挚的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起点,爱是教育的核心内容,爱是教育的润滑剂;也深深地感受到要做好教师工作离不开的一个字,那就是——爱!做最好的老师就是要每天不断地做到“更好”。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教育思想有所不同,教育风格各有千秋,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爱的教育”。我深深的意识到“爱孩子”是最重要的。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的核心思想是关爱每位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