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时间过得真快,我从事音乐教学已经十来年了,一直本着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及情感;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我也注重了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中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在教育中也渗透了对孩子们的思想教育。
我主要担任的是一年级音乐课的教学,在低年级的音乐课堂上,前几十分钟,同学们的配合还是相当不错,但是很快课堂就出现难以收拾的“热闹”。针对学生性格特点,每次开始上课,我总会在班上表现好的学生额头上贴上五角星,作为奖励给表现最好的孩子,这一招,总会特别奏效。孩子们也特别喜欢上我的音乐课。我觉得这也是对我工作最大的鼓励。
记得在上第一节音乐课的时候,因为我并没有很好了解8-10岁儿童的心理特征,在上课前15分钟还没有进入主题,使课堂出现闹哄哄的情况,当时我只会发脾气,所以最后使得学生和教师也出现比较僵的情况。这样一来,学生对老师的好感也消失,同时也影响到我的教学质量。后来我查阅了相关书籍,知道6-8岁儿童的心理特征,他们都是集中力时间比较短,因此必须把握好课堂的前15分钟,提高课堂的效率。为此我对自己的教学安排做了相关的调整,我通常把师生问候,练声及复习前一首曲目的时间把握在前5分钟。通过简短的导入然后直奔主题。
我让他们分小组自创编动作并戴上头饰表演,同时引导学生对自己和同伴进行评价。在评价中不免有学生说哪个同学动作编得不好,歌唱得不好听或足跳舞不好看,这时我就会让他们互相帮助.并对愿意帮助别人的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如奖励一个五角星,让这个学生看到他自身的价值,也培养了其他学生学会关心他人的良好品质。然后也有一些会夸自己表现如何如何好的学生.对于这些学生我一面赞扬表演的精神,另一方面又引导他们和其他的同学学习。总之,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我努力创设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使每个学生时刻都感受到教师在关注着他、期望着他.使学生能体验到愉快、满足的情绪,促使其养成良好的性格。
在对一年级学生音乐教学实施新教材的过程中,我重新反思了以往的教学。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在一年级的课堂教学中设置了这样的小练习:在课始与课末,进行一些小游戏,很受学生的欢迎。在这个游戏中,我让每个学生都有两个自己创想的动作。引导学生做一些小动物的外形模仿。在唱歌的同时加一些动作,让学自主的进行练习,逐步发展下去,可以自由发挥。学生自编的动作源于自己熟悉的小动物,还有一些在幼儿园学过的动作,由于个性和爱好的不同,每个学生创想的动作各不相同。不知不觉中既培养了形式的记忆力、模仿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学生往往喜欢游戏教学,在玩中学习,将游戏和歌曲结合,会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歌曲。学生很喜欢玩,容易把注意力转在游戏上,所以老师要随时提醒他们注意聆听,在模唱的时候不能大声,唱的时候要能听到琴声,这样确保模唱的音准。学生在游戏的时候容易乱,有些孩子乱动,我就故意近距离接触,带动他们一起做,用互动代替责罚,这样不至于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保证了教学效果。
在音乐课中我还适当渗透一些思想教育,以“情”为纽带达到以情育人的目的。让学生在在心灵上受到启迪。首先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儿童具有初步爱祖国的情感。在一年级的新歌及欣赏教学出现了《国歌》。国歌是一个国家的重要标志,会唱自己国家的国歌对于每一个公民来说是最基本的要求。让每一个学生能够在升国旗的时候唱好国歌已经成为音乐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音乐欣赏中,让学生“动情”就必须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进入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境,形成情感氛围,让学生“触景生情”。当让学生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我让学生结合校园每周升国旗,唱国歌的经验,让学生说感受。然后让学生懂得升国旗时应肃立、行注目礼,用专注的神情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总之,我在音乐课上做好服务于学生的工作,在教学中不断反思自己,还经常查阅和教学有关的资料,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在教学中逐步提高学生学习音乐兴趣,让学生受到爱祖国的思想感情的熏陶,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
我主要担任的是一年级音乐课的教学,在低年级的音乐课堂上,前几十分钟,同学们的配合还是相当不错,但是很快课堂就出现难以收拾的“热闹”。针对学生性格特点,每次开始上课,我总会在班上表现好的学生额头上贴上五角星,作为奖励给表现最好的孩子,这一招,总会特别奏效。孩子们也特别喜欢上我的音乐课。我觉得这也是对我工作最大的鼓励。
记得在上第一节音乐课的时候,因为我并没有很好了解8-10岁儿童的心理特征,在上课前15分钟还没有进入主题,使课堂出现闹哄哄的情况,当时我只会发脾气,所以最后使得学生和教师也出现比较僵的情况。这样一来,学生对老师的好感也消失,同时也影响到我的教学质量。后来我查阅了相关书籍,知道6-8岁儿童的心理特征,他们都是集中力时间比较短,因此必须把握好课堂的前15分钟,提高课堂的效率。为此我对自己的教学安排做了相关的调整,我通常把师生问候,练声及复习前一首曲目的时间把握在前5分钟。通过简短的导入然后直奔主题。
我让他们分小组自创编动作并戴上头饰表演,同时引导学生对自己和同伴进行评价。在评价中不免有学生说哪个同学动作编得不好,歌唱得不好听或足跳舞不好看,这时我就会让他们互相帮助.并对愿意帮助别人的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如奖励一个五角星,让这个学生看到他自身的价值,也培养了其他学生学会关心他人的良好品质。然后也有一些会夸自己表现如何如何好的学生.对于这些学生我一面赞扬表演的精神,另一方面又引导他们和其他的同学学习。总之,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我努力创设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使每个学生时刻都感受到教师在关注着他、期望着他.使学生能体验到愉快、满足的情绪,促使其养成良好的性格。
在对一年级学生音乐教学实施新教材的过程中,我重新反思了以往的教学。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在一年级的课堂教学中设置了这样的小练习:在课始与课末,进行一些小游戏,很受学生的欢迎。在这个游戏中,我让每个学生都有两个自己创想的动作。引导学生做一些小动物的外形模仿。在唱歌的同时加一些动作,让学自主的进行练习,逐步发展下去,可以自由发挥。学生自编的动作源于自己熟悉的小动物,还有一些在幼儿园学过的动作,由于个性和爱好的不同,每个学生创想的动作各不相同。不知不觉中既培养了形式的记忆力、模仿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学生往往喜欢游戏教学,在玩中学习,将游戏和歌曲结合,会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歌曲。学生很喜欢玩,容易把注意力转在游戏上,所以老师要随时提醒他们注意聆听,在模唱的时候不能大声,唱的时候要能听到琴声,这样确保模唱的音准。学生在游戏的时候容易乱,有些孩子乱动,我就故意近距离接触,带动他们一起做,用互动代替责罚,这样不至于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保证了教学效果。
在音乐课中我还适当渗透一些思想教育,以“情”为纽带达到以情育人的目的。让学生在在心灵上受到启迪。首先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儿童具有初步爱祖国的情感。在一年级的新歌及欣赏教学出现了《国歌》。国歌是一个国家的重要标志,会唱自己国家的国歌对于每一个公民来说是最基本的要求。让每一个学生能够在升国旗的时候唱好国歌已经成为音乐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音乐欣赏中,让学生“动情”就必须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进入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境,形成情感氛围,让学生“触景生情”。当让学生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我让学生结合校园每周升国旗,唱国歌的经验,让学生说感受。然后让学生懂得升国旗时应肃立、行注目礼,用专注的神情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总之,我在音乐课上做好服务于学生的工作,在教学中不断反思自己,还经常查阅和教学有关的资料,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在教学中逐步提高学生学习音乐兴趣,让学生受到爱祖国的思想感情的熏陶,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