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器材在乳腺癌患者术后功能锻炼的应用研究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vax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了解多功能锻炼器材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的功能恢复的影响,为乳腺癌患者术后的功能恢复提供帮助。方法 选取2013年10~12月收治的60名患者为对照组,以常规的功能锻炼方式进行锻炼;选取2014年1~3月收治的60名患者为观察组,用多功能器材辅助患者功能锻炼。结果 观察组的功能恢复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用多功能锻炼器材辅助乳腺癌患者术后锻炼,能有效的帮助患者的功能恢复。
  关键词:多功能器材;乳腺癌术后;功能锻炼
  乳腺癌是威胁女性生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女性的身心健康。手术是绝大多数乳腺癌患者的主要手段,乳腺癌手术往往损伤正常的血管、神经和肌肉,创伤大,易发生多种并发症,主要包括疼痛和麻痹,使部分患者在术后出现肩部僵硬、肌肉萎缩、上肢水肿,上肢运动功能障碍【1】。患者术后如不及时进行功能锻炼,将会造成患侧上肢的功能障碍,生活质量将大幅下降。乳腺癌患者术后的功能锻炼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术后功能锻炼的效果十分重要。现我科引进了多功能器材帮助术后患者的功能锻炼,以提高乳腺癌术后患者的功能锻炼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0月至12月我科收治的60名女性乳腺癌手术后的患者为对照组;2014年1月至3月60名女性乳腺癌手术后患者为观察组。两组年龄、病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均P>0.05)。
  1.2方法
  1.2.1功能锻炼的方法 两组乳腺癌患者均接受乳腺癌术后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术后由责护指导患者进行术后常规的功能锻炼的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使用科室里新引进的多功能器材(肩梯及肩关节回旋训练器),在患者去掉胸带后,指导患者进行患肢的功能鍛炼。两组患者均用同样的锻炼次数及频率。
  1.2.2评价方法 采取自评及他评的方式评价两组患者的功能锻炼效果。①患者对功能锻炼疲劳的接受度。将接受度分为5级评定:1表示非常不愿意接受;2表示勉强不同意接受;3表示接受与否无所谓;4表示勉强同意接受;5表示非常愿意接受。②患者对功能锻炼趣味的提升。1表示患者认为功能锻炼很无聊;2表示患者认为功能锻炼不怎么有趣;3表示患者认为功能锻炼比较有趣;4表示患者认为功能锻炼非常有趣。③护士定期对两组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后的恢复效果进行评估。1表示护士认为患者恢复效果很差;2表示护士认为患者恢复效果比较差;3表示护士认为患者恢复效果一般;4表示护士认为患者恢复效果比较好;5表示护士认为患者恢复效果非常好。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自行设计了评价表,由责护向患者充分解释后填写此表,回收率100%。
  1.2.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2结果
  2.1两组患者用不同功能锻炼方法进行功能锻炼后的效果比较见表1
  表1
  组别 n 患者接受度 趣味提升度 恢复效果
  对照组 60 2.87 +1.03 1.58 +0.93 2.97 +1.14
  观察组 60 3.91 +0.86 2.64 +0.82 3.81 +0.78
  T 5.95 6.57 4.67
  P <0.01 <0.01 <0.01
  3讨论
  肩梯适合肩关节活动范围,患者抬肩可以锻炼患肢的肩部前伸活动范围,也可以锻炼手指的活动,肩关节回旋训练器可以锻炼肩关节活动度,恢复患肢肩关节外展功能;握持手柄旋转可以使患肢上臂肌肉收缩,促进静脉和淋巴回流,预防上肢肿胀【2】,通过活动还可以锻炼上臂肌力,使患肢功能恢复得更快更好【3】,观察组功能恢复优良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多功能器材使用方便,患者易于掌握,锻炼效果直观,通过锻炼可以直接看到功能康复效果,增强坚持锻炼的信心【4】,使患者乐于接受,可以有效的提高功能锻炼的接受程度和趣味性,减少患者锻炼时的疲乏度。传统的功能锻炼仅靠医务人员口述指导和患肢无指标的随意活动,而且没有观察锻炼效果的可测性指标,患者锻炼无章可循,致使功能锻炼不能坚持。多功能器材可作为护士评价患者锻炼效果的可测性指标,掌握患者功能恢复动态,准确实施相应方案,使功能锻炼指导能够看得见、摸得着,从而使术后康复护理工作变得有章可循,深受患者的欢迎。
  参考文献:
  【1】武正炎. 普通外科手术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M] .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112- 113
  【2】杨思凤,李风英,鞠青.乳腺癌患者术后系统性功能锻炼效果观察[J].河北医学,2004,10(1):66
  【3】许晋彦,郭晓文,李伟.改良乳腺癌根治术后近期并发症分析(附36例报告)[J].山东医药,2007,47(33):67.
  【4】王颖,李秀云,汪晖,等.甲-~L#b科试点病房开展全程健康教育的方法与成效[J].护理学杂志,2OlO,22(25):18.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评估便衣检查对护士进行病人身份核对的影响。方法:便衣检查在六个月内对肝胆外科,胃肠外科及胸外科三个科室进行安全督查,主要查护士在重要时间段执行给药时进行身份核对的情况。结果:早上10点到12点期间,护士在换药时没有严格执行核对流程,58%护士只核对姓名而没有核对腕带,63%护士拔针时没有核对身份。结论:便衣检查可以增强护士的安全核对意识,更强化核对观念,让身份核对流程执行力更强,防范差
期刊
摘要:儿科多元化角色要求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会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直接或间接的导致各种不利影响。本文分析了不良情绪对儿科输液室护士的影响及相应对策,目的是使护士正确面对压力,保持良好情绪,积极投身于护理工作当中。  关键词:儿科护士;不良情绪;影响;分析及对策  情绪在人的心理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并在生活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1]。儿科门诊输液室是医院的一个特殊窗口,也是最易发生护患纠纷的部门,
期刊
摘要:多由于不慎跌扑,脘关节突然背伸手掌着地,或提物不慎,致使筋脉受损,气血凝滞,导致腕关节损伤。经上述治疗方案处理后疗效显著。  关键词:腕关节;损伤;按摩;治疗  腕关节扭伤,多有明显的外伤史。伤后出现腕部无力,腕关节活动不灵。轻伤,一般无明显肿胀,疼痛不甚,仅在大幅度活动腕关节时始有疼痛。严重扭伤,可间腕部肿胀、疼痛较重,不能活动腕关节或活动时疼痛加剧。  一、临床资料:本组200例患者中多
期刊
摘要:目的:比较心电图与B超检查在诊断高血压心脏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2年9月~2013年9月间诊治的106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分别对其进行心脏B超和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种方法诊断的临床效果。结果:通过对两种检查方法進行比较,心脏B超检查中,A峰高于E峰(A>E)检出率为52.4%,患者左室肥厚的检出率为79.2%;左房增大的检出率为43.4%;左室扩大的检出率为35.8%;主动脉扩张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肝胆结石再次手术的原因及临床疗效。方法:搜集我院2009年3月至2013 年3月间,收治的肝胆结石患者行再次手术的48例,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再次手术的原因及临床疗效。结果 48例行肝胆结石再次手术的患者中,行肝胆管切开取石者9例;胆总管切开取石者15例,胆肠吻合口狭窄扩张支架放置术7例,肝外叶切除术8例,肝管或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9例。术中行T管引流术者45例。48
期刊
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我县该病其发病数居性病第二位,仅次于梅毒。尖锐湿疣的发病与机体的免疫狀态密切相关,妇女妊期机体的免疫功能受抑制,加之孕期外生殖器的变化,使其治疗较为棘手。  1 临床资料  经调查我县县级两家医院妇产科门诊2010年1月1日-2014年7月共诊治尖锐湿疣病例66例,其中妊娠期尖锐湿疣妇女25例;年龄18-38岁。早期妊娠8例,中期妊娠12例,晚期妊
期刊
摘要:目的:加强供应室工作人员的防护意识,减少职业性危害的发生。方法:规范操作流程,针对生物及理化性危害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建立健全严格的管理制度。结果:由于采取上述方法,职业性危害的发生率明显减少。结论:通过落实一系列防护措施,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对职业性危害的发生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供应室;职业危害;防护;洗手  医院消毒供应室担负着全院物品的回收、清洗、消毒、灭菌和发放的工作,集中处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改进的静脉留置针置管及固定方法在老年心血管患者中的应用。方法:观察1012例老年心血管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按照单、双日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50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操作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进操作方法,即将输液瓶低置后穿刺,无菌贴膜U型固定。观察两组患者在穿刺成功率、留置时间、针头脱出、渗血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在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在渗血、脱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在留置时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尺骨茎突骨折合并桡骨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4月收治的64例尺骨茎突骨折合并桡骨骨折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41例患者给予手术治疗,对照组23例患者选择非手术的治疗,对比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的优良率为97.6%,对照组治疗的优良率为78.3%,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实验组 该组患
期刊
摘要:目的 研究高血压患者在社区综合干预下的血压管理效果。方法 社区高血压患者 260 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3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高血压治疗,干预组采用综合干预措施,包括对患者进行建立健康档案进行统一管理、健康教育及个性化综合治疗方案。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 1 年后,干预组的血压达标率(85.2%)、治疗依从性(88.7%)及高血压病知识知晓率(92.2%),均高于对照组(67.0%、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