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型发作性睡病非快速眼动睡眠期脑网络拓扑特征及其与认知行为评价的相关性

来源 :磁共振成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issy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应用同步脑电-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electroencephalography-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EEG-fMRI),探讨1型发作性睡病(narcolepsy type 1,NT1)患者非快速眼动(non-rapid eye movement,NREM)睡眠状态下脑功能网络的连通性和拓扑特性,探讨其与认知行为的关系。

材料与方法

对25例NT1患者和25例年龄匹配的健康对照组进行北京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The Beijing version of the 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BJ)和EEG-fMRI扫描。所有受试者首先进行夜间多导睡眠图(nocturnal polysomnogram,nPSG)研究,计算总睡眠时间(total sleep time,TST)、各睡眠阶段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TST%)和觉醒指数。采用Epworth嗜睡量表(Epworth Sleepiness Score,ESS)衡量白天的嗜睡程度。并在睡眠状态下对所有被试进行同步EEG-fMRI扫描。应用MoCA-BJ量表评估所有被试认知功能。利用EEG数据进行睡眠分期,基于fMRI数据建立被试睡眠状态下的全脑功能连接网络,使用图论方法分析网络的拓扑特征。比较各组之间拓扑参数的差异,并用相关分析方法分析脑网络拓扑特性与MoCA-BJ量表的关系。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NT1组的MOCA-BJ评分降低;而且NT1 NREM 2期睡眠期(N2)全脑全局效率以及小世界性均明显降低。NT1组的全脑功能网络的整体效率与MoCA-BJ评分显著相关(r=-0.589,P=0.002)。

结论

NT1患者在N2期睡眠状态下脑功能网络的网络拓扑属性异常与其认知障碍相关。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基于MRI T2反转恢复压脂(turbo inversion recovery magnitude,Tirm)序列图像灰度共生矩阵纹理特征联合动态增强时间-信号强度(time-signal intensity,TIC)曲线在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前瞻性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2例乳腺良恶性病变患者(共64个病灶)的术前MRI资料,并绘制TIC曲线。采用MaZda软件于Tirm
目的观察哮喘患者与健康人群右侧脑岛各亚区与全脑的功能连接性(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差异,以及电针干预前后,哮喘患者右侧脑岛FC值的变化。材料与方法招募符合标准的健康对照组受试者与哮喘组患者各18名,采集两组受试者基线期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哮喘组患者电针大椎、风门、肺俞30 min后,进行第二次功能磁共振扫描。FC分析以右侧脑岛3个亚区作为种子点:腹侧前脑岛(ven
目的探讨首诊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Z)和首诊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患者静息态脑功能低频振幅分数(fractional 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s,fALFF)的变化特征。材料与方法招募22例首诊SZ、27例首诊OCD患者和60例正常对照组(normal controls,N
目的运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探究太极拳零基础者在太极拳不同学习阶段的脑功能活动的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变化。材料与方法采用被试内设计,对18名太极拳零基础被试在太极拳学习初期(2周)和学习14周进行同样内容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检查。然后分
目的探讨多模式多参数磁共振检查在胎盘植入诊断中的成像特征。材料与方法对有胎盘植入的69例孕妇作为胎盘植入组,无胎盘植入的56例孕妇作为对照组,均进行常规磁共振快速成像及多b值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检查,并与手术及病理结果对照,分析胎盘植入在常规快速磁共振成像序列及在多b值DWI上的表现。结果常规序列表现:①胎盘斑片状低信号,在平衡式超快速场回波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在弥漫性胶质瘤患者瘤体及瘤周水肿区的灌注特点及其对肿瘤分级的临床应用价值,从而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手术切除范围。材料与方法根据2016年WHO胶质瘤分类和分级标准将患者分为低级别胶质瘤(low-grade glioma,LGG;Ⅱ级)组17例和高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