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是国家海洋局,必须记住‘国家’两个字,任何的决策和行动都是为了国家利益。这是历任局长对继任者的交代。”说起当年之事,国家海洋局第四任局长严宏谟反复强调。
“必须记住‘国家’两个字”
“我们是国家海洋局,必须记住‘国家’两个字,任何的决策和行动都是为了国家利益。这是历任局长对继任者的交代。”说起当年之事,国家海洋局第四任局长严宏谟反复强调。严宏谟是任局长时间最长的一位(1985年到1995年),他虽已80高龄,但记忆力非常好。
上世纪80年代,我国在海洋领域的基本立法仍一片空白。1985年,严宏谟上任局长后第一件事,就是配合中央在符合国际法、特别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原则的前提下,根据我国情况,以国内立法形式建立起我国的领海及毗连区法律制度。为此,国家海洋局成立了一个专项小组,严宏谟任组长,负责全国范围内海域的调查和测量工作。
这个小组耗时多年,摸清了我国所有海岛的面积、位置,确定了我国的领海宽度、基线基点等重要问题,为日后立法及其他海洋工作的开展积累了大量一手的宝贵材料。
1987年初,来自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巴黎出席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行的第十四届海洋委员会年会,与会代表一致通过了《全球平面联测计划》。该计划要求在全球海平面建立统一编号的海洋观测站,由各国负责建设本国境内的海洋观测站,所得观测资源共享。严宏谟敏感地意识到,这是一个宣示中国在南海主权的好机会。他主动提出在西沙和南沙建立两个观测站,由中国负责选址和建设。方案提交全体代表投票的前一天,严宏谟整个晚上都没睡。他做好了跟越南和菲律宾吵架的准备,甚至给国内发电报称“第二天可能会有一场恶战”。第二天,大会现场,放大的站位图贴满了公示牌,明确表明74号海洋观测站位于南沙群岛、76号位于西沙群岛,建站国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严宏谟的心情异常紧张,握着拳头随时准备和提出异议的人理论。结果,与会代表一致同意由中国建立西沙和南沙海洋观测站。
推动维护海洋权益
回国后,严宏谟迅速向中央汇报了情况,并表示这两个站一定要在1988年初之前建成。因为海洋委员会每两年举行一次年会,每一年举行一次执行理事国会,应避免越南和菲律宾反悔。
1987年5月和10月,中国海军会同国家海洋局两次派舰船到南沙群岛勘察选点。就在我国进行勘测、选点和准备施工期间,越南当局果然反悔,撤换了在海洋委员会上投赞成票的本国代表。1988年3月,我工程船作业时,越南当局多次派舰船抵达我赤瓜礁周围进行侦察和骚扰,并企图派人登礁干扰我方施工。结果,爆发了著名的“3·14海战”。一名越军首先开火,射伤我军士兵。我军反击,击沉越军两艘军舰,大获全胜。
严宏谟还是迄今为止登上黄岩岛的中国政府最高级别官员。1990年,严宏谟率“向阳红五号”调查船前往南沙群岛视察慰问。返航途中,经黄岩岛,他决定前去看一看。
刚进入潟湖,对讲机里就传来报告,称有一艘机器动力船正全速向我方船只冲来!是菲律宾的军舰吗?严宏谟马上命令停止前进,看清楚再说。来船越来越近,渐渐看到对方不是军人,但个个胡子拉碴、衣衫褴褛。难道会是海盗?就在我方做好战斗准备之时,对方船只突然放慢速度,有人大喊:“不要开火,我们是中国人!”原来,他们是一帮海南的渔民,因长时间远离陆地,没了淡水和粮食,看见有中国船只到来,就连忙跑来求助补给。他们在黄岩岛待了2天,没有任何菲律宾渔船和舰艇出现,倒是中国渔民经常在此作业、停留。
一场虚惊,让严宏谟认识到,黄岩岛及附近的美济礁是中国渔民出海捕鱼的重要避风港,对这两个岛礁的有效占领,意义重大。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对美济礁实施有效占领,严宏谟就是积极推动者之一。
为黄岩岛急得睡不着觉
严宏谟说,当时如果我们向国家提建议,把美济礁和黄岩岛一起收复回来,现在可能就没有黄岩岛事件了。但那时是上世纪90年代初,国际社会正在经历着巨大动荡,就担心搞这么大的动作会不会给国家带来不利的影响。权衡利弊之后,就只把美济礁解决了,菲律宾确实闹了一阵子,慢慢也就平静了。
“现在电视上几乎每天都在播关于南海和黄岩岛问题的节目,我经常看,黄岩岛的每一个数据我都记在心里,有时候真是特别着急,急得我都睡不着觉。”
作为一个老海洋工作者,对加强海洋工作,维护我国海洋权益还有哪些建议呢。严宏谟答道:“一句话:坚决维护,决不动摇。特别是在维护岛礁权益上,该出手时就应该重拳出手。要么不教训你,要教训你,就狠狠地抓住机遇打疼你。还有就是大力发展海军、发展民用商船队。什么叫海洋大国?其实就两条,一个是强大的海军,一个是强大的船队。强大的商业运输船队繁荣我国海洋经济,强大的海军保护海洋船队畅通无阻,这才是真正的海洋大国。”
“必须记住‘国家’两个字”
“我们是国家海洋局,必须记住‘国家’两个字,任何的决策和行动都是为了国家利益。这是历任局长对继任者的交代。”说起当年之事,国家海洋局第四任局长严宏谟反复强调。严宏谟是任局长时间最长的一位(1985年到1995年),他虽已80高龄,但记忆力非常好。
上世纪80年代,我国在海洋领域的基本立法仍一片空白。1985年,严宏谟上任局长后第一件事,就是配合中央在符合国际法、特别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原则的前提下,根据我国情况,以国内立法形式建立起我国的领海及毗连区法律制度。为此,国家海洋局成立了一个专项小组,严宏谟任组长,负责全国范围内海域的调查和测量工作。
这个小组耗时多年,摸清了我国所有海岛的面积、位置,确定了我国的领海宽度、基线基点等重要问题,为日后立法及其他海洋工作的开展积累了大量一手的宝贵材料。
1987年初,来自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巴黎出席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行的第十四届海洋委员会年会,与会代表一致通过了《全球平面联测计划》。该计划要求在全球海平面建立统一编号的海洋观测站,由各国负责建设本国境内的海洋观测站,所得观测资源共享。严宏谟敏感地意识到,这是一个宣示中国在南海主权的好机会。他主动提出在西沙和南沙建立两个观测站,由中国负责选址和建设。方案提交全体代表投票的前一天,严宏谟整个晚上都没睡。他做好了跟越南和菲律宾吵架的准备,甚至给国内发电报称“第二天可能会有一场恶战”。第二天,大会现场,放大的站位图贴满了公示牌,明确表明74号海洋观测站位于南沙群岛、76号位于西沙群岛,建站国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严宏谟的心情异常紧张,握着拳头随时准备和提出异议的人理论。结果,与会代表一致同意由中国建立西沙和南沙海洋观测站。
推动维护海洋权益
回国后,严宏谟迅速向中央汇报了情况,并表示这两个站一定要在1988年初之前建成。因为海洋委员会每两年举行一次年会,每一年举行一次执行理事国会,应避免越南和菲律宾反悔。
1987年5月和10月,中国海军会同国家海洋局两次派舰船到南沙群岛勘察选点。就在我国进行勘测、选点和准备施工期间,越南当局果然反悔,撤换了在海洋委员会上投赞成票的本国代表。1988年3月,我工程船作业时,越南当局多次派舰船抵达我赤瓜礁周围进行侦察和骚扰,并企图派人登礁干扰我方施工。结果,爆发了著名的“3·14海战”。一名越军首先开火,射伤我军士兵。我军反击,击沉越军两艘军舰,大获全胜。
严宏谟还是迄今为止登上黄岩岛的中国政府最高级别官员。1990年,严宏谟率“向阳红五号”调查船前往南沙群岛视察慰问。返航途中,经黄岩岛,他决定前去看一看。
刚进入潟湖,对讲机里就传来报告,称有一艘机器动力船正全速向我方船只冲来!是菲律宾的军舰吗?严宏谟马上命令停止前进,看清楚再说。来船越来越近,渐渐看到对方不是军人,但个个胡子拉碴、衣衫褴褛。难道会是海盗?就在我方做好战斗准备之时,对方船只突然放慢速度,有人大喊:“不要开火,我们是中国人!”原来,他们是一帮海南的渔民,因长时间远离陆地,没了淡水和粮食,看见有中国船只到来,就连忙跑来求助补给。他们在黄岩岛待了2天,没有任何菲律宾渔船和舰艇出现,倒是中国渔民经常在此作业、停留。
一场虚惊,让严宏谟认识到,黄岩岛及附近的美济礁是中国渔民出海捕鱼的重要避风港,对这两个岛礁的有效占领,意义重大。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对美济礁实施有效占领,严宏谟就是积极推动者之一。
为黄岩岛急得睡不着觉
严宏谟说,当时如果我们向国家提建议,把美济礁和黄岩岛一起收复回来,现在可能就没有黄岩岛事件了。但那时是上世纪90年代初,国际社会正在经历着巨大动荡,就担心搞这么大的动作会不会给国家带来不利的影响。权衡利弊之后,就只把美济礁解决了,菲律宾确实闹了一阵子,慢慢也就平静了。
“现在电视上几乎每天都在播关于南海和黄岩岛问题的节目,我经常看,黄岩岛的每一个数据我都记在心里,有时候真是特别着急,急得我都睡不着觉。”
作为一个老海洋工作者,对加强海洋工作,维护我国海洋权益还有哪些建议呢。严宏谟答道:“一句话:坚决维护,决不动摇。特别是在维护岛礁权益上,该出手时就应该重拳出手。要么不教训你,要教训你,就狠狠地抓住机遇打疼你。还有就是大力发展海军、发展民用商船队。什么叫海洋大国?其实就两条,一个是强大的海军,一个是强大的船队。强大的商业运输船队繁荣我国海洋经济,强大的海军保护海洋船队畅通无阻,这才是真正的海洋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