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炼金之路

来源 :中国经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yuan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加入WTO后,加快了建立市场经济的步伐。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则是人类价值文明的最高追求。由于信用的发展,是根植于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中的,因此,市场经济愈发达就愈要求诚实守信,愈要求有序的信用交易。西方发达国家正是顺应了这种趋势,通过一个多世纪所建立的信用管理体系,形成了良好的信用环境与信用秩序,发挥了信用的积极作用,有力地促进了西方世界经济发展。百年后的今天,新兴的工业化国家也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普遍出现了信用活动快速发展的倾向和趋势,中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则是当代世界的“弄潮儿”。
  
  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
  
  社会信用体系是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重要制度安排。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要求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中国“十一五”规划提出,以完善信贷、纳税、合同履约、产品质量的信用记录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是完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当前,恶意拖欠和逃废银行债务、逃骗偷税、商业欺诈、制假售假、非法集资等现象屡禁不止,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对于打击失信行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信用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前提与基础。从经济学上讲,市场经济主要通过市场机制实现资源配置,而作为市场机制核心内容的商品交换的基本原则是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等价交换。随着交换关系的复杂化,整个经济活动被彼此相连。没有信用,就没有交换与市场,就没有经济活动存在与扩大的基础,就没有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社会秩序。因此,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其次,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法制为基础,以信用制度为核心,以健全信贷、纳税、合同履约、产品质量的信用记录为重点,坚持“统筹规划、分类指导,政府推动、培育市场,完善法规、严格监管,有序开放、维护安全”的原则,建立全国范围信贷征信机构与社会征信机构并存、服务各具特色的征信机构体系,最终形成体系完整、分工明确、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社会信用体系基本框架和运行体制。
  第三,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涉及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社会信用体系的发展要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市场化程度相适应。根据中国的国情和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针对中国市场经济秩序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借鉴国际经验,建立以中国企业为评级主体、以行业商协会管理为重点、以第三方中介评价机构为依托的“信用等级评价管理体系”,是进一步帮助企业完善信用记录,树立良好社会形象,增加企业的“无形资产”,推进履行行业自律和信用管理制度建设,使中国企业真正以全新面貌“走出国门,迈向世界”的重要途径。实现信用价值必须信用评级
  信用评级(Credit Rating),是信用评级机构以第三方的立场,根据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及规范的评级指标体系和标准,履行必要的信息征集和评级程序,运用科学的评级方法,对经济主体、金融工具和其它社会组织的信用记录、内在素质、管理能力、经营水平、外部环境、财务状况、发展前景等要素对信用品质的影响进行全面分析研究和综合集成后,就其在未来一段时间履行承诺的意愿及能力的可信任程度给予的判断。
  信用评级制度在欧美已运作一个世纪之久,主要在资本市场、商品市场、消费者三大领域进行,其中尤以资本市场为信用评级制度中心,采用如AAA、A、BB、C、DDD等符号形式表现。信用评级用简单的、最易理解的字母符号,将信用评级机构的信用风险分析结果传达给市场与社会,其信用的价值达到了充分体现:从投资人的角度来看,信用评级提供了固定收益投资工具违约风险的可能性,从而有助于其安排较适当的投资组合;就金融发行者而言,如果获得较佳评级,就可借此取得较低的借款成本就主管机关而言,可利用具独立性的评级机构,协助其监控被评公司的财务状况,有提前预警的功效;就整个资本市场而言,信用评级可以加强市场的透明度,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而且可借评级制度,使本国以及国内企业的信用能力让国际有所了解,有助于打开国际融资的大门。信用越高,风险越小;信用越低,风险越大。信用是无形资产,是财富的集中体现。
  自世界上建立第一家信用评级机构一个多世纪以来,在揭示和防范风险、降低交易成本及协助政府加强市场监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信用评级机构都是独立的中介机构,基本原则是独立性、中立性和公正性。信用评级为什么必须是第三方?首先,是评级结果客观公正,得到社会充分认可;其次,第三方信用评级机构具有专业化优势第三,保证信用评级率高。其它所有性质的机构都不具备专业评级机构的这些特点。因此,选择正确的评级机构是抓好评级工作的关键。
  中国信用评级业是随着中国对外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而应运应勢而生的,是中国与国际惯例接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金融体制改革的产物。概括地说,信用评级对于国民经济健康协调运行具有以下职能:降低整个社会的信息成本=通过传递信息使资本市场得到健康发展;为建立社会信用制度提供重要支持,净化社会信用环境;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合理分配债务资本及权益资本;控制风险,保证经济的合理运行。
  当然,国际上权威评级机构“失德”现象也会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甚至公布降级的信息常常导致当地股汇市动荡不安。难怪美国《纽约时报》曾经在社论中指称:“信用评级公司是冷战结束后,除了美国以外,国际的另一个新强权”。
  中国经济多年来的快速增长和良好的发展预期令全球瞩目,但直到2003年底,美国标普评级公司对中国主权信用评级10年不变,即“适宜投资”的最低限——BBB级。《华尔街日报》评论,标普将中国大陆银行全部定为“垃圾”等级,众多国际著名的投资机构都认为标普的这一评级“保守得十分可笑”。这不仅损害中国的国际形象,影响中国的投资环境,而且造成中资机构与企业在境外投资额外花费的数以百亿美元计的经济损失。
  
  纺企建立行业信用体系正当时
  
  信用,就是生命之根、立业之本,已成为社会普遍共识。当前,社会各界对社会的信用体系建设重要性、必要性认识普遍提高,对社会信用体系特征的认识也逐步的清晰,建立社会信用制度的呼声已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2007年3月23日,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国务院国资委协会在北京联合召开会议,传达部署了《关于加强行业信用评价试点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共有44 家全国性行业商协会代表出席。基本原则包括:一、信用评价的主体是会员企业,评价工作不依赢利为目的,根据行业工作特点,依托中介专业评价机构,为企业做好服务工作。二、在会员企业自愿参加的基础上,行业商协会要扎扎实实抓好信用评价工作,防止单纯搞成“交钱一发证一挂牌”的形式主义。三、信用评价工作应在建立科学完善的信用评价体系基础上,履行“公开、公平、公正”的规范程序,坚持信用评价的各个环节的透明度,建立信用评价监督机制,积极、稳妥地抓好行业信用评价工作等。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纺织服装业是最早走出了市场化道路,成为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也为中国开展对外经贸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2007年,中国纺织品进出口贸易总额已达1440亿美元,纺织服装行业依存度40%以上,从事纺织服装出口企业也达到近5万家。一方面,出口企业数量的快速增长与有限的市场容量形成矛盾,导致企业竞争加剧,个别企业低价竞销,不讲信誉,严重损害了紡织行业的整体利益,破坏了中国纺织服装业在国际上的形象与声誉;另一方面,由此引发的贸易摩擦日趋激烈,发达国家甚至一些发展中国家频繁对我纺织品采取各种贸易保护措施已经成为常态。因此,尽管中国许多纺织服装进出口企业已经各自参加了如银行、海关、商检、出口信用保险、外汇管理以及税务等相关部门的认可,获得了不同等级的优惠政策,但是,纺织服装进出口行业作为一个整体,开展系统的信用体系建设,并且与上述相关机构的信用评级紧密结合起来,具有相当的权威性十分必要,也是有其现实意义的。
  首先,从企业生产经营来看,行业信用评级有利于出口企业利用外部资金发展自己,加大对社会资金、国际金融资本的吸纳能力,消除投资者及银行对中国企业“失信”的恐惧;其次,从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来看,行业信用评级有利于提高其出口企业和产品品牌的社会知名度,有利于中国纺织品出口创汇向出口创牌发展第三,从提升企业国际形象来看,行业信用评级有利于出口企业进行资本运作,积累无形资产;第四,从社会影响的角度出发,行业信用评级有利于企业增强社会信用意识。
  信用无国界。国家主席胡锦涛提出了“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倡“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因此,要适应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要求,在中国纺织服装进出口企业中积极推动对市场主体的信用评级,建立具有国际水准的纺织服装进出口信用评价管理体系,是中国纺企信用制度建设进程中不可或缺、同时也是刻不容缓的关键一环。
其他文献
为了掌握职业中专学生心理特点,以更好地在学生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我于2000年5月对我校学生进行了一次心理状况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副秘书长郑军健日前表示,目前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已与中国对外工程承包商会、中国企业电力联合会、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中国食品和包装机械工业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