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服装表演行业在引领时尚潮流,反映服装文化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服装表演是服装行业的重要部分,现如今服装表演行业发展迅速,呈现着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以满足不同层次的人们的需求,对于服装表演的未来发展趋势是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服装行业在进步,服装表演也在随之改变。虽然服装表演在我国还算是一个新兴的行业,但其发展迅速,并逐渐渗透到各个层次的人群之中,是人们社会生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内容。虽然近年来呈现出极力发展的态势,但是,纵观服装表演行业,其中存在的问题仍然比比皆是,本文立足当今服装表演行业谈谈其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服装表演;现状;问题
一、服装表演多元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模特年龄逐渐趋于年轻化
通览各大模特比赛,参赛选手的年龄大多分布在20岁左右,高三学生龙蕾,甚至在2001年取得了全国模特大赛的冠军,虽然模特行业的职业特点限定了模特未来发展的局限性,但是过于年轻化的模特遴选还是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
不可否认,秀场上或妖娆或健硕的模特的确足够光鲜而令人心生羡慕,于是很多青少年学生认为成为模特就踏入了时尚圈,从此光鲜亮丽受人崇拜,便转而投身到模特行业中来。由于之前对于行业的误解,很可能在他们在职业道路上形成阻力,当然也不利于模特行业的发展[1]。
众所周知,我们对于事物的理解和表现能力是通过学习的培养和阅历的增加而形成的,丰富的阅历必须要有一定的年龄做基础,太过年轻的服装模特由于缺少时间来系统全面学习的服装知识,在表达服装设计师的设计理念时难免会有偏差,这样一来也就无法将设计师的初衷很好的展现在大众面前,从而影响了服装展示的效果。
(二)服装模特的综合素质普遍欠缺
服装模特对于服装表演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但是服装模特的综合素质亟待提高,笔者将就我国服装模特的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职业素质等方面的认识谈谈其中存在的问题。
一个人的文化素质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他的人格魅力,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的人在进行服装表演的时候就更能准确的把握所展示服装的丰富的精神内涵,优秀的服装模特应该具备起码的文化素养,藉以提升自我修养和对服装的表现力[2]。目前,我国模特年龄普遍偏低,很少接受过系统完整的高等教育,尚未形成健全的整体全面的审美观和服装表演行为体系,缺乏形体形态、行为姿态等方面的专业训练,舞台意识尚不明确,身体和自我意识仍有欠缺,即使走上T台也可能无法准确的传达服装及配饰想要表现的品味与内涵。
然而与之相对应的是正在或业已毕业的高等院校服装表演专业的学生,他们的确具备了合格的文化素养,但是在我国目前的文化教育体制的限定下,走出校门,他们已经成了模特界的“老人”,所以发展前途也不容乐观[3]。由此可见,服装模特极待提升的文化素养与我国模特行业的年龄现状这一对矛盾值得引起我们的注意。
对服装模特进行评价,归根到底还是要针对他的职业素质来探究,一名模特的职业素质能够最直接的影响服装表演的效果[4]。同其他行业一样,服装模特的职业素养也体现在其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等方面。
专业的模特培训机构能够教授新晋模特系统的模特理论并对其实践进行指导,但是往往会忽略掉每个不同个体的“特色”。模特应当根据特定的服装和自身条件设计自己的表演形态,在职业技能培训过程中把握表情与服装的契合,运用自己的与众不同的风格演绎服装设计师的风格意图,更好的表现服装的特点,展现服装的魅力,实现艺术的升华[5]。
因为服装模特每次的表演都会涉及到很多人工和环节,所以严格排练、准时参加活动是很必要的,是服装模特职业道德的基本体现。但是目前服装表演活动中不乏出现临时拼凑演员、随意调整排练时间甚至不按时出场的情况,这些都是欠缺职业道德的表现。
(三)服装表演行业没有统一的行业规范
任何一个行业想要健康有序的发展,必然离不了一个统一的管理部门和一系列完善的规章制度,模特行业之所以会超出国民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肆意发展扩张,和在这个行业中缺乏一套协调制约的体系有着密切的关系。虽然国家对于模特从业人员设定了职业标准并对模特职业资格认定有着明确的要求,但是目前我国的模特行业稍显混乱,职业标准对于模特来说是过高的准入条件,因而很少有人通过资格能力认证来进入该行业,模特公司似乎也不是那么看重这项条件,模特从业资格认证形同虚设,却也得不到有效的管制。如此一来,缺少统一的行业规范,模特行业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驰骋于阻碍重重的市场之上,终将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
(四)缺乏市场细分
服装表演行业一直以来面向的对象都是试图引领潮流的新新人类,但是随着如今服装市场的划分逐渐细微。无论男女老少还是正装休闲,包括特体服装在内,满满的充斥着整个市场,单纯的年轻模特已经不能满足服装市场上日益强大的市场需求。于是,针对不同类别的服装市场,模特的养成也应该实现层次化,跟随时代的潮流做出改变,与时俱进才能经久不衰。
(五)存在不正当竞争现象
虽说有市场就有竞争,有竞争就会有不正当竞争现象的产生,但是前面提到,由于模特行业缺乏合理有效的管控机制,不正当竞争现在在本行业就更加普遍。目前我国的模特经纪人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在市场运作、公司管理以及国际合作等方面都缺乏专业的指导。模特公司的眼中只有自己的利益,有时还会拖欠模特的薪酬。
(六)服装模特转业遭遇到的问题
服装模特转业的原因大致有二:无法正式进入模特行业而转业和由于年龄原因不适合继续从事模特职业而转业,无论是哪种情况,模特们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由于对模特行业的盲目崇拜,不少青少年男女试图通过T台改变自己的命运,并且认为这是一条“南山捷径”。于是越来越多的模特学校趁着这股潮流建立起来,没有收入的孩子们支付了高昂的学习费用并且接受着艰苦的职业培训洗礼,可是很少有人能在毕业之后正式进入模特行业成为一名职业模特。几经周折之后仍未见起色,这些学生就要被迫转业。可是由于年纪轻轻便投身到模特学习中来,他们很少具备其他的专业知识,直接削弱了他们的社会生存能力,所以转业对他们来说就很困难。
然而职业模特转业同样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模特将自己最美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之前的事业,随着年龄增大,学习能力也不如从前,面对五花八门的大千世界,如何选择一份新的、适合自己的工作也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二、结语
在之前提到的各项服装表演活动中,各大时装周绝对是每位模特梦寐以求的秀场,伴随着最光鲜亮丽的T台带来的荣誉感而来的是对服装模特的更高、更严苛的要求,几近苛刻的容貌、身高、身材比例及舞台表现力等方面的要求导致了模特行业从业人员更替的频率极高,而模特的年龄也逐渐年轻化。于是一些问题也就应运而生。探究服装表演行业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于模特行业之中。模特作为服装表演活动中最亮眼的部分,总是最能吸引人们的目光,因而模特的综合素质决定了一场服装表演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可以说,模特的质量对服装表演成功与否起到的作用是决定性的。
【参考文献】
[1]戴岗.时装模特表演意识初探[J].苏州大学学报,2002(6):19-21.
[2]张丽丽.模特艺术与时尚文化[J].科教文汇,2006(15):34-35.
[3]候珊珊,吴玉文.根深枝叶茂——论文化素养对服装表演模特儿的重要性[J].美术大观,2011(15):174.
[4]王宝环,柳文博.浅谈服饰模特的综合修养[J].辽宁丝绸,2002(1):32-33.
[5]吴卫刚.时装模特培训教程[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李艳(1982—)女,河南洛阳人,硕士,河南工程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服装设计与表演专业、形象设计专业教学工作(所指导服装表演专业学生屡获国际、国内各项大奖)。研究方向:设计艺术学。
关键词:服装表演;现状;问题
一、服装表演多元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模特年龄逐渐趋于年轻化
通览各大模特比赛,参赛选手的年龄大多分布在20岁左右,高三学生龙蕾,甚至在2001年取得了全国模特大赛的冠军,虽然模特行业的职业特点限定了模特未来发展的局限性,但是过于年轻化的模特遴选还是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
不可否认,秀场上或妖娆或健硕的模特的确足够光鲜而令人心生羡慕,于是很多青少年学生认为成为模特就踏入了时尚圈,从此光鲜亮丽受人崇拜,便转而投身到模特行业中来。由于之前对于行业的误解,很可能在他们在职业道路上形成阻力,当然也不利于模特行业的发展[1]。
众所周知,我们对于事物的理解和表现能力是通过学习的培养和阅历的增加而形成的,丰富的阅历必须要有一定的年龄做基础,太过年轻的服装模特由于缺少时间来系统全面学习的服装知识,在表达服装设计师的设计理念时难免会有偏差,这样一来也就无法将设计师的初衷很好的展现在大众面前,从而影响了服装展示的效果。
(二)服装模特的综合素质普遍欠缺
服装模特对于服装表演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但是服装模特的综合素质亟待提高,笔者将就我国服装模特的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职业素质等方面的认识谈谈其中存在的问题。
一个人的文化素质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他的人格魅力,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的人在进行服装表演的时候就更能准确的把握所展示服装的丰富的精神内涵,优秀的服装模特应该具备起码的文化素养,藉以提升自我修养和对服装的表现力[2]。目前,我国模特年龄普遍偏低,很少接受过系统完整的高等教育,尚未形成健全的整体全面的审美观和服装表演行为体系,缺乏形体形态、行为姿态等方面的专业训练,舞台意识尚不明确,身体和自我意识仍有欠缺,即使走上T台也可能无法准确的传达服装及配饰想要表现的品味与内涵。
然而与之相对应的是正在或业已毕业的高等院校服装表演专业的学生,他们的确具备了合格的文化素养,但是在我国目前的文化教育体制的限定下,走出校门,他们已经成了模特界的“老人”,所以发展前途也不容乐观[3]。由此可见,服装模特极待提升的文化素养与我国模特行业的年龄现状这一对矛盾值得引起我们的注意。
对服装模特进行评价,归根到底还是要针对他的职业素质来探究,一名模特的职业素质能够最直接的影响服装表演的效果[4]。同其他行业一样,服装模特的职业素养也体现在其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等方面。
专业的模特培训机构能够教授新晋模特系统的模特理论并对其实践进行指导,但是往往会忽略掉每个不同个体的“特色”。模特应当根据特定的服装和自身条件设计自己的表演形态,在职业技能培训过程中把握表情与服装的契合,运用自己的与众不同的风格演绎服装设计师的风格意图,更好的表现服装的特点,展现服装的魅力,实现艺术的升华[5]。
因为服装模特每次的表演都会涉及到很多人工和环节,所以严格排练、准时参加活动是很必要的,是服装模特职业道德的基本体现。但是目前服装表演活动中不乏出现临时拼凑演员、随意调整排练时间甚至不按时出场的情况,这些都是欠缺职业道德的表现。
(三)服装表演行业没有统一的行业规范
任何一个行业想要健康有序的发展,必然离不了一个统一的管理部门和一系列完善的规章制度,模特行业之所以会超出国民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肆意发展扩张,和在这个行业中缺乏一套协调制约的体系有着密切的关系。虽然国家对于模特从业人员设定了职业标准并对模特职业资格认定有着明确的要求,但是目前我国的模特行业稍显混乱,职业标准对于模特来说是过高的准入条件,因而很少有人通过资格能力认证来进入该行业,模特公司似乎也不是那么看重这项条件,模特从业资格认证形同虚设,却也得不到有效的管制。如此一来,缺少统一的行业规范,模特行业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驰骋于阻碍重重的市场之上,终将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
(四)缺乏市场细分
服装表演行业一直以来面向的对象都是试图引领潮流的新新人类,但是随着如今服装市场的划分逐渐细微。无论男女老少还是正装休闲,包括特体服装在内,满满的充斥着整个市场,单纯的年轻模特已经不能满足服装市场上日益强大的市场需求。于是,针对不同类别的服装市场,模特的养成也应该实现层次化,跟随时代的潮流做出改变,与时俱进才能经久不衰。
(五)存在不正当竞争现象
虽说有市场就有竞争,有竞争就会有不正当竞争现象的产生,但是前面提到,由于模特行业缺乏合理有效的管控机制,不正当竞争现在在本行业就更加普遍。目前我国的模特经纪人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在市场运作、公司管理以及国际合作等方面都缺乏专业的指导。模特公司的眼中只有自己的利益,有时还会拖欠模特的薪酬。
(六)服装模特转业遭遇到的问题
服装模特转业的原因大致有二:无法正式进入模特行业而转业和由于年龄原因不适合继续从事模特职业而转业,无论是哪种情况,模特们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由于对模特行业的盲目崇拜,不少青少年男女试图通过T台改变自己的命运,并且认为这是一条“南山捷径”。于是越来越多的模特学校趁着这股潮流建立起来,没有收入的孩子们支付了高昂的学习费用并且接受着艰苦的职业培训洗礼,可是很少有人能在毕业之后正式进入模特行业成为一名职业模特。几经周折之后仍未见起色,这些学生就要被迫转业。可是由于年纪轻轻便投身到模特学习中来,他们很少具备其他的专业知识,直接削弱了他们的社会生存能力,所以转业对他们来说就很困难。
然而职业模特转业同样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模特将自己最美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之前的事业,随着年龄增大,学习能力也不如从前,面对五花八门的大千世界,如何选择一份新的、适合自己的工作也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二、结语
在之前提到的各项服装表演活动中,各大时装周绝对是每位模特梦寐以求的秀场,伴随着最光鲜亮丽的T台带来的荣誉感而来的是对服装模特的更高、更严苛的要求,几近苛刻的容貌、身高、身材比例及舞台表现力等方面的要求导致了模特行业从业人员更替的频率极高,而模特的年龄也逐渐年轻化。于是一些问题也就应运而生。探究服装表演行业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于模特行业之中。模特作为服装表演活动中最亮眼的部分,总是最能吸引人们的目光,因而模特的综合素质决定了一场服装表演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可以说,模特的质量对服装表演成功与否起到的作用是决定性的。
【参考文献】
[1]戴岗.时装模特表演意识初探[J].苏州大学学报,2002(6):19-21.
[2]张丽丽.模特艺术与时尚文化[J].科教文汇,2006(15):34-35.
[3]候珊珊,吴玉文.根深枝叶茂——论文化素养对服装表演模特儿的重要性[J].美术大观,2011(15):174.
[4]王宝环,柳文博.浅谈服饰模特的综合修养[J].辽宁丝绸,2002(1):32-33.
[5]吴卫刚.时装模特培训教程[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李艳(1982—)女,河南洛阳人,硕士,河南工程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服装设计与表演专业、形象设计专业教学工作(所指导服装表演专业学生屡获国际、国内各项大奖)。研究方向:设计艺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