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传统的植物照明设计只针对单一参考面均匀度进行评价,难以满足植物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对均匀光照环境的需求.针对这一问题,首先提出了空间照明均匀度评价体系,并基于该体系设计
【机 构】
: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640;华南理工大学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0;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与装备学院,广东深圳51817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植物照明设计只针对单一参考面均匀度进行评价,难以满足植物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对均匀光照环境的需求.针对这一问题,首先提出了空间照明均匀度评价体系,并基于该体系设计了一种复合光源模块的立体化照明系统,以期构建照明均匀的植物生长空间.进一步利用Taguchi方法优化实验过程,在结合ANOVA分析的基础上,获得了最优结构参数.最后对所得最优解进行灯珠形状分析和植物生长过程中的照明效果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最优结构可提供一个水平参考面照度均匀度为87.22%,混色均匀度为90.11%;竖直参考面照度均匀度93.02%,混色均匀度91.43%的均匀照明空间.该植物光源系统可满足植物生长过程中对均匀空间照明环境的需求.
其他文献
具有不同波长的高亮度激光在国防、工业、生命科学等诸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受限于现有工作物质固有的光谱特性和热物性,传统粒子数反转激光器的波长和输出功率难以兼顾
近年来,过渡金属碲化物(TMTs)以其独特的晶体结构和优异的物化特性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和研究.本文采用超声法制备CoTe2量子点(QDs),通过TEM、AFM、EDS、XPS、XRD、FTIR等
横模不稳定效应已经逐渐成为引起高功率光纤激光光束质量急剧恶化并限制其输出功率进一步提升的首要瓶颈问题.基于全光纤化正向泵浦的窄线宽高功率放大平台,对大模场光纤激光
针对目前相位差法收敛速度慢以及需要CCD在焦面以及离焦面多次测量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离焦光栅的单帧深度学习相位反演算法。该算法用离焦光栅对入射波前进行调制,可同时在透镜焦平面上获得正负离焦以及焦面远场光强分布;此外算法引入卷积神经网络替代原有的多次扰动寻优过程,波前复原算法耗时大大降低。仿真结果表明:算法可根据单帧透镜焦面远场光强分布实现高精度快速波前复原,残差波前的均方根为入射波前均方根的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