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内部控制制度不仅能够保证企业各项资产和资源的安全和完整,同时也能确保企业运营中各项经济信息和会计信息的正确可靠。然而目前一些企业在这方面仍存在受传统观念制约、体制失灵、会计监督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企业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建立健全内部控制评价机制,设置合理有效的监督机构,并兼顾宏观总体控制和微观具体控制。
关键词:企业 内部控制制度
1 内部控制制度的内涵
关于内部控制制度的定义,不同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提法,但是最普遍公认的一种定义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指企业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以及纠正错误和舞弊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过程,是一个单位的管理层为了企业的正常高效运行和各部门问相互协调有效的运行而设立的一项公司规章制度。这项制度本身不仅能够保证企业各项资产和资源的安全和完整,同时也能确保企业运营中各项经济信息和会计信息的正确可靠,协调各部门的经济活动,同时有力地监督各部门的经济行为,以达到各部门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目的。
2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运行大多存在问题,具体为:(1)有的领导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认识不足,使得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弱化。由于他们对内部控制没有认识,觉得那一堆堆的手册、文件、制度,实属繁琐多余之物,导致了一些企业根本 没有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2)内部控制制度本身设计不完善存在漏洞。有的单位在内部控制设计时,对某些关键控制点没有掌握好,致使内部控制出现了问题。(3)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完善,但执行不力。内部控制的设计固然重要,但如果得不到有效执行,内部控制设计得再完善也是一纸空文。制度执行与不执行、执行的好与不好是制度发挥其功效的根本保证。(4)内部控制机制缺乏监督,内部审计的职能未能发挥。
3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改进措施
3.1 改变错误认识,解放思想。目前我国一些企业特别是民营的家族式企业中对内部控制 建设在思想上不重视是较普遍的现象。当企业在刚刚起步的创业阶段规模较小,所有者往往亲自管理以至于将自己的亲戚安排在重要的岗位。但在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后,正由于这种思想,已经制约企业的发展。所以要学习先进管理方法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宣传和培训工作,提高企业管理层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只有企业负责人在思想上有了正确的认识,在工作中才可能带头执行,从组织领导层面解决内部控制执行不力的根本症结,企业才会在良性循环的轨道上发展壮大。
3.2 加强教育,提高思想素质,使内部控制制度得到有效执行。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的再完善而执行不到位,也是一个空架子,所以执行是内部控制的制度失灵或有效的关键所在。目前有一些公司甚至是大型国企的内部控制设计本身很健全,但是就是没有得到有效地执行,结果发生了一些舞弊案件。解决这一点,主要从思想上入手。这与第一点有所不同,第一点是想执行而不信赖内部控制制度,一些民营企业自己或用亲戚管理企业,其实这也是控制方法之一。而这一点是有健全的控制制度而没有完全去执行。例如我国建国初期,内部控制制度很不健全,但是发生舞弊的事情的企业也不多,这说明大家只有全心全意去做事情都能做好。因此,只有加强思想教育,提高领导和全体员工的思想素质,才是内部控制有效执行的保障。
3.3 建立适当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内部控制应当是与其他一些重要的管理理念结合在一起的一套全面的管理模式,它按照组织流程结构展开,利用信息化手段管理企业各种风险,保证运营效率效果。通过规章制度的形式规范与限制企业各级管理者及员工的行为,以保证管理活动不违背或不利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使管理者与员工明确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健全和完善适合本企业特点的内控制度,以达到控制的目的。对于一些中小型的企业主参与管理的企业本着成本效益原则可以对一些程序进行适当简化。而对一些大中型企业来说,就要按照前面所说的建立较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例如在会计控制制度体系中要建立货币资金控制制度、采购与付款控制 制度、销售与收款控制制度、成本费用控制制度、资金筹措控制制度、担保业务控制制度等。
3.4 完善人事制度和奖惩制度,加大监管处罚力度。为什么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利,主要是舞弊人员出于个人或某种利益的考虑。如果要他们抛掉舞弊的想法,除了加强思想教育以外, 还要加大奖惩处罚力度,使舞弊者从内心就打 消舞弊想法。美国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的404条款规定,公司的CEO、CFO如果不实财务报告将被处以10年或20年监禁的重刑。而我國目前还没有相应的法律规定,所以我国应该着手考虑相关的立法工作。
3.5 加强内部监督,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应能有效预防错误和 舞弊的发生,即使发生了,也容易及时发现纠正。因此,在设计时必须明确控制目标,充分考虑各项内部控制程序是否符合内部控制基本原则,所有的控制目标是否已达到。要想达到监督作用,企业就要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或设置专职的内部审计人员,选拔和培训具有相关知识的专业人员从事此项工作。内部审计机构应向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报告工作,这样才能加强其独立性。内部审计在履行职责时,还应加强对内部控制的评估,围绕运营效率和效果、可靠性、合规性提出管理意见和建议。
参考文献:
[1]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2]彭涛.企业内部控制功效发挥的局限性及改进建议[J].财务与会计,2007(8).
关键词:企业 内部控制制度
1 内部控制制度的内涵
关于内部控制制度的定义,不同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提法,但是最普遍公认的一种定义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指企业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以及纠正错误和舞弊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过程,是一个单位的管理层为了企业的正常高效运行和各部门问相互协调有效的运行而设立的一项公司规章制度。这项制度本身不仅能够保证企业各项资产和资源的安全和完整,同时也能确保企业运营中各项经济信息和会计信息的正确可靠,协调各部门的经济活动,同时有力地监督各部门的经济行为,以达到各部门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目的。
2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运行大多存在问题,具体为:(1)有的领导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认识不足,使得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弱化。由于他们对内部控制没有认识,觉得那一堆堆的手册、文件、制度,实属繁琐多余之物,导致了一些企业根本 没有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2)内部控制制度本身设计不完善存在漏洞。有的单位在内部控制设计时,对某些关键控制点没有掌握好,致使内部控制出现了问题。(3)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完善,但执行不力。内部控制的设计固然重要,但如果得不到有效执行,内部控制设计得再完善也是一纸空文。制度执行与不执行、执行的好与不好是制度发挥其功效的根本保证。(4)内部控制机制缺乏监督,内部审计的职能未能发挥。
3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改进措施
3.1 改变错误认识,解放思想。目前我国一些企业特别是民营的家族式企业中对内部控制 建设在思想上不重视是较普遍的现象。当企业在刚刚起步的创业阶段规模较小,所有者往往亲自管理以至于将自己的亲戚安排在重要的岗位。但在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后,正由于这种思想,已经制约企业的发展。所以要学习先进管理方法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宣传和培训工作,提高企业管理层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只有企业负责人在思想上有了正确的认识,在工作中才可能带头执行,从组织领导层面解决内部控制执行不力的根本症结,企业才会在良性循环的轨道上发展壮大。
3.2 加强教育,提高思想素质,使内部控制制度得到有效执行。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的再完善而执行不到位,也是一个空架子,所以执行是内部控制的制度失灵或有效的关键所在。目前有一些公司甚至是大型国企的内部控制设计本身很健全,但是就是没有得到有效地执行,结果发生了一些舞弊案件。解决这一点,主要从思想上入手。这与第一点有所不同,第一点是想执行而不信赖内部控制制度,一些民营企业自己或用亲戚管理企业,其实这也是控制方法之一。而这一点是有健全的控制制度而没有完全去执行。例如我国建国初期,内部控制制度很不健全,但是发生舞弊的事情的企业也不多,这说明大家只有全心全意去做事情都能做好。因此,只有加强思想教育,提高领导和全体员工的思想素质,才是内部控制有效执行的保障。
3.3 建立适当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内部控制应当是与其他一些重要的管理理念结合在一起的一套全面的管理模式,它按照组织流程结构展开,利用信息化手段管理企业各种风险,保证运营效率效果。通过规章制度的形式规范与限制企业各级管理者及员工的行为,以保证管理活动不违背或不利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使管理者与员工明确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健全和完善适合本企业特点的内控制度,以达到控制的目的。对于一些中小型的企业主参与管理的企业本着成本效益原则可以对一些程序进行适当简化。而对一些大中型企业来说,就要按照前面所说的建立较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例如在会计控制制度体系中要建立货币资金控制制度、采购与付款控制 制度、销售与收款控制制度、成本费用控制制度、资金筹措控制制度、担保业务控制制度等。
3.4 完善人事制度和奖惩制度,加大监管处罚力度。为什么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利,主要是舞弊人员出于个人或某种利益的考虑。如果要他们抛掉舞弊的想法,除了加强思想教育以外, 还要加大奖惩处罚力度,使舞弊者从内心就打 消舞弊想法。美国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的404条款规定,公司的CEO、CFO如果不实财务报告将被处以10年或20年监禁的重刑。而我國目前还没有相应的法律规定,所以我国应该着手考虑相关的立法工作。
3.5 加强内部监督,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应能有效预防错误和 舞弊的发生,即使发生了,也容易及时发现纠正。因此,在设计时必须明确控制目标,充分考虑各项内部控制程序是否符合内部控制基本原则,所有的控制目标是否已达到。要想达到监督作用,企业就要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或设置专职的内部审计人员,选拔和培训具有相关知识的专业人员从事此项工作。内部审计机构应向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报告工作,这样才能加强其独立性。内部审计在履行职责时,还应加强对内部控制的评估,围绕运营效率和效果、可靠性、合规性提出管理意见和建议。
参考文献:
[1]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2]彭涛.企业内部控制功效发挥的局限性及改进建议[J].财务与会计,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