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哌卡因、芬太尼连续硬膜外分娩镇痛80例临床分析

来源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yang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0.1%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2ug/ml)连续硬膜外阻滞用于分娩镇痛效果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2006年10月至2007年10月在本院产科住院的单胎、头位、足月临产的初产妇行罗哌卡因、芬太尼连续硬膜外镇痛80例,与相同条件下未使用镇痛方法的产妇80例比较,观察镇痛效果、产程进展、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 镇痛组镇痛有效率为98.8%.镇痛组活跃期(148.20±43.52)m,与观察组(189±32.19)m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二、三产程时间,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P>0.05).结论 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镇痛效果好,患者满意度高,可以使活跃期相应缩短,但不影响第二、三产程,不增加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母儿耐受良好,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 比较单节段与双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植骨术治疗胸腰椎单椎体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46例胸腰椎单椎体骨折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单节段固定组与双节段固定组,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周、术后9个月椎体前缘、中线、后缘高度变化及手术时间、出血量及神经功能恢复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两组椎体高度的恢复,术后1周与术前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周与术后9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