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礼仪活动:我是文明的小乘客

来源 :快乐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ying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活动目标:
  1.了解乘车的基本礼仪,知道要做一个文明的小乘客。
  2.通过情景表演,巩固礼仪常识。
  3.在游戏中,体验遵守文明礼仪的乐趣。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今天的天气真好!我们乘车去宝应春游好吗?
  (评析:活动开始以春游的话题去感应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同时为下环节作铺垫。俗话说的好,活动的开头是成功的一般。)
  二、乘车情境游戏,了解乘车的基本礼仪。
  (一)情景表演一:排队上车
  师:看!汽车来了。
  售票员:去县城的幼儿请上车。(幼儿乱上车)
  师:咦!车子怎么开走了,为什么不带我们呢?我们来问问旁边的警察叔叔吧。
  警察(家长):让我来打电话问一问司机怎么回事?(司机您好!您为什么不带刚才的小朋友去县城呢),哦!因为他们太挤了,没有在站台边排队,不安全,司机不想带你们了,所以走了。
  师:原来是这样,那怎么办呢?可是车子走了。
  幼:我们排队吧
  警察:别急、别急,下一班车就要到了。
  师:引导幼儿讨论坐车前应该怎做?
  幼:排队,不争不抢
  师:那我们为什么要排队
  幼:安全
  师:怎样不争也不抢呢?
  幼:先上车的就坐后面,后上车的就坐前面。
  师:那你们想坐前面还是坐后面。为什么?
  幼1:前面,可以看到外面的景色。
  幼2:后面,坐后面安全
  师:那这么多小朋友想坐前面、后面怎么办呢?
  幼:幼儿自由讨论。
  师:那我们坐在车上还要注意什么呢?
  幼1:不能把头伸出来
  幼2:不能跑
  师小结:当车子来后,要想坐后面的就站在前面排队,想坐在前面的就站在好后面排队。另外先上车的就向后走,后上车的就坐前面,这样就不拥挤了。还要注意一些安全。
  师:瞧!下一班车真的来了。现在我们上车该怎么办?
  幼:整齐的队伍排排好。
  (评价:幼儿获得知识、技能、经验的方法有多种多样,而情境体验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手段,他们对自身行为的评价、约束、规范,在游戏情境体验中直接获得。)
  (二)情境表演二:上车买票
  售票员:小朋友,你们好!欢迎你们乘坐我们的车子,请先上车的小朋友坐到后面,后上车的坐在前面,不争也不抢。
  幼:幼儿自由上车
  售票员:“看,我是谁?”小乘客们上车了请买票。并提醒幼儿应该怎么做?
  幼:排队付款
  驾驶员:小朋友们上车后请注意安全。
  师:小朋友我们坐在车上要注意那些安全?为什么不能呢?
  幼1:不把头伸到窗外
  幼2:在车上要做好
  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小结。
  驾驶员:小朋友准备好了吗?我们出发了。(播放汽车音乐)
  (三)情境表演三:让座。
  师:“(播放音乐停)大汽车停下,上来一位老爷爷(家长),老爷爷呀年纪大,没有座位了,怎么办呢?”
  幼:我们让给他坐吧
  爷爷(家长):小朋友,谢谢你们。不过你们还小,也要坐好保护好自己。这时,作为售票员的教师站起来让座。
  师:“还有哪些人也需要我们给他让座呢?”
  幼:孕妇、残疾人
  (四)情境游戏五:下车。
  售票员:(音乐停)宝应到了,提醒小朋友排队下车。并说欢迎你们乘坐我们的公交车。
  幼:排队下车
  幼:扶住老爷爷下车
  (评析:游戏来源于生活、游戏高于生活,不同情境游戏角色的体验让幼儿在习得乘车礼仪、养成文明乘车习惯的同时,还培养幼儿关爱他人的品德。)
  三、经验回顾:《三字经》
  师:今天来宝应的幼儿表现的非常好,知道排队上车、排队买票、让座。刚才老师把你们说的乘客礼仪,编成了《三字经》:
  (评析:本环节是利用《三字经》的形式帮助幼儿回顾乘车时的礼仪,同时让幼儿进一步懂礼仪、学礼仪。)
  (作者单位:江苏省宝应县氾水镇中心幼儿园)
  编辑/张俊英
其他文献
一、兴趣:打开阅读之门  1.教师做好榜样引导作用。支玉恒老师有一句话:“用智慧启迪智慧,用勤勉培育勤勉,用爱心波动爱心。”它让我深刻地感受到要让学生喜爱阅读,善于阅读,教师自身首先必须进行大量阅读,除了读自己喜欢的书,还要读学生喜爱的书。一位爱读书、会读书的语文老师,当学生提出想了解的知识,感兴趣的话题,想解开的疑问时,总能用启发诱导、循循善诱的方式,将学生提出的质疑、心存的疑虑用自己所掌握的知
【摘要】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成功地创设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语文课堂充满活力。我们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实现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完美整合,使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出更大的效益。  【关键词】新课改 现代教育技术 语文教学 整合运用  运用现代教学技术进行多媒体教学是新课改语文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也成为教育工作者探索
设计意图:  在我们这个相对比较稳定的地区,所面对的教育对象——幼儿,他们没有经历过较大的事情,加上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得到家庭、社会的关爱多,照顾多,而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意识比较淡漠。为了让幼儿感受社会的温暖和爱,也让他们学会如何去关爱别人,热爱祖国和同胞,设计生成了主题活动《爱心长城》,设想通过自己身边的事和一些悲惨而真实的故事,对幼儿幼小心灵起到强烈的震撼作用,进一步激发幼儿关爱他人的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情节,能根据所提供的线索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  2.懂得要善待别人,帮助别人才能得到别人帮助的道理。  3.愿意用多种形式抒发对同伴的感恩之情。  活动过程:  一、以鸭妈妈的身份导入活动,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师:今天天气真好,妈妈带你们出去玩好吗?师幼随音乐进入活动室。  二、引导幼儿猜测故事情节,体验朋友之间相处的乐趣。  1.课件导入,出示场景一:  师:这是哪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内容在立体几何的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作用。我在讲解该内容时以空间点、线、面位置的关系为出发点,结合实物模型,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合情推理,不要求证明)归纳出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线线平行、面面平行的判定,其空间感与逻辑推理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在于判定定理的引入与理解,难点在于判定定理的应用及立几空间感、空间观念的形成与逻辑
【摘要】通过广大语文教师的探索和研究,在初中语文阅读的教学方法上,开创出了问题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和多媒体教学法等等许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这些种类繁多的教学方法中,问题教学法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上以其独到之处,更是被许多的教师在实际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所采用。如何合理有效的运用问题教学法,更好发挥问题教学法在初中语文阅读中的优势,本文就结合笔者在实际语文阅读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