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肝胆外科护理风险管理进行探讨。方法:针对我院肝胆外科16年5月份-12月份收治的54例肝胆疾病患者进行护理,并对肝胆外科护理的风险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方法。结果 通过对肝胆外科护理风险的排查和分析,进行针对性的控制,能有效降低肝胆外科护理风险。护理过程中出现风险的原因主要有肝胆类疾病本身的风险性、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和心理因素和管理因素,肝胆外科护理风险的防范措施主要有完善管理机制、提高护士的风险意识和心理素质和加强护理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结论:肝胆外科护理存在一定的风险,通过对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找出风险因素,并进行有针叶性的防范,能够使肝胆外科护理过程中患者发生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的概率降低,在临床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肝胆外科;护理;风险管理;对策
肝胆类疾病是比较常见的疾病,特别是在人们的生活习惯发生改变之后,肝胆类疾病的发病率更高,许多肝胆类疾病患者都需要通过外科手术来进行治疗,因此肝胆类疾病的临床治疗以及护理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肝胆类疾病发病的原因较为复杂,而且病情的发展较为迅速,多数肝胆类疾病都是属于急性发作,在肝胆类疾病的护理过程中也非常容易出现风险事件,所以对肝胆外科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十分重要。常见的肝胆类疾病有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癌、肝癌、胆囊息肉以及胆管结石胆管炎等,肝胆类疾病给患者带来了非常大的痛苦,生活也因此受到影响。本文通过对我院肝胆外科收治的54例肝胆疾病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观察,并对肝胆外科护理的风险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方法,以此来降低肝胆外科护理风险。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取16年5月-12月我院肝胆外科收治了54例肝胆类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肝胆类疾病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患者34,女性患者20例,年龄18岁-75岁,患有胆囊炎的患者20例,患有胆囊结石的患者15例,患有胆管结石胆管炎的患者6例,患有肝癌的患者4例,患有胆管癌的患者5例,患有胆囊癌的患者4例。护理人员设有15人,其中,主管护师4人,护师4人,护士6人,本科学历护理人员3人,大专学历护理人员6人,中专学历护理人员5人。本组研究所选取的所有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均无明显差异,所有护理人员在年龄、学历等一般资料方面均无明显差异。所有患者家属之情同意,患者均自愿参与。
1. 2方法:通过对肝胆类疾病患者特有的高风险性进行分析,对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心理因素以及法律意识进行分析,对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的沟通进行分析以及对管理因素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对策。
1. 3观察指标:观察在54例肝胆类疾病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患者出现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的概率,并分析造成患者出现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的原因。
1. 4统计学处理:在医学的研究和调查过程中,每一项数据都是经过临床验证的并且真实有效的。在进行临床试验之后,将所有数据结果进行收集,并采用SPSS18. 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将计量资料统一应用平均值士标准差 ± 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则采用t检验,将计数资料则以百分率(%)表示。
2、结果
2. 1护理过程中患者护理安全不良事件降低情况统计:在54例肝胆类疾病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出现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的概率降低,如表1显示:
3、肝胆外科护理风险存在的因素分析
3.1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和心理因素:由于护理人员中,有许多都是资历较低并且经验不足的护理人员,导致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技术水平不到位,对患者的病情了解不够透彻、观察不够仔细,并且对抢救的流程不够熟悉,这样就容易造成延误患者抢救时间的可能,耽误患者的病情,有些护理人员甚至会出现配错药物的现象,这样对患者的病情造成严重的影响。护理人员的心理因素也是十分重要的,部分护理人员思想落后,不会使用新技术,不虚心学习,对待工作不热情,对患者的服务态度较差,在护理工作上有一定的影响。
3.3管理因素
规章制度不健全,工作人员职责界限不清;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执行力不足,护士对制度不熟悉,无法遵循,如新毕业护士未经岗前培训,护士调入新科室对专科护理不了解;护士责任心不强,不严格执行各项核心制度,护士长管理不力、要求不严、督促检查不位,对护理工作的各个不安全环节缺乏预见性,未及时采取措施或措施不力;实习护生安排与管理不善,使护生在无指导状态下工作;护士长对新护士业务培训及新业务、新技术开展等方面的训练未能及时跟上;没制定严格完善规范的技术操作流程、工作指引。
4、肝胆外科护理的风险管理的防范对策
4.1完善管理机制:进行肝胆外科护理风险的防范时,先要完善管理机制,成立督导小组,对护理过程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排除,并对風险进行评估,然后再改进,对护理人员要进行风险管理,对护理工作制定相应的制度,以此来作为护理工作的引导,并将制度细致化。在护理方面,安排有经验的护理人员与新人员互相搭配,并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安排护理人员,避免在护理过程中发生意外情况。
4.2提高护士的风险意识和心理素质:对护理人员进行风险意识的培训,使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得到提高,并根据有关管理条例,使风险管理的能力提高。另外要对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进行了解,并通过沟通和培训使其心理素质得到提高,在护理工作进行时能够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并有非常好的服务态度,与患者建立和谐的关系。
5、结论
综合上述,肝胆外科护理存在一定的风险,通过对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找出风险因素,并进行有针对性的防范,能够使肝胆外科患者出现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的概率降低,在临床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于本组对肝胆外科护理风险管理的研究时间和对象均有限,所以关于肝胆外科护理风险管理还需要再进一步进行研究和讨论。
参考文献:
[1]卢向莉 . 外科病房中的护理风险管理[J]. 现代医院,2009. 9(4):126 - 127.
[2]余凌 . 护理风险管理在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4):638 - 639.
关键词:肝胆外科;护理;风险管理;对策
肝胆类疾病是比较常见的疾病,特别是在人们的生活习惯发生改变之后,肝胆类疾病的发病率更高,许多肝胆类疾病患者都需要通过外科手术来进行治疗,因此肝胆类疾病的临床治疗以及护理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肝胆类疾病发病的原因较为复杂,而且病情的发展较为迅速,多数肝胆类疾病都是属于急性发作,在肝胆类疾病的护理过程中也非常容易出现风险事件,所以对肝胆外科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十分重要。常见的肝胆类疾病有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癌、肝癌、胆囊息肉以及胆管结石胆管炎等,肝胆类疾病给患者带来了非常大的痛苦,生活也因此受到影响。本文通过对我院肝胆外科收治的54例肝胆疾病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观察,并对肝胆外科护理的风险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方法,以此来降低肝胆外科护理风险。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取16年5月-12月我院肝胆外科收治了54例肝胆类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肝胆类疾病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患者34,女性患者20例,年龄18岁-75岁,患有胆囊炎的患者20例,患有胆囊结石的患者15例,患有胆管结石胆管炎的患者6例,患有肝癌的患者4例,患有胆管癌的患者5例,患有胆囊癌的患者4例。护理人员设有15人,其中,主管护师4人,护师4人,护士6人,本科学历护理人员3人,大专学历护理人员6人,中专学历护理人员5人。本组研究所选取的所有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均无明显差异,所有护理人员在年龄、学历等一般资料方面均无明显差异。所有患者家属之情同意,患者均自愿参与。
1. 2方法:通过对肝胆类疾病患者特有的高风险性进行分析,对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心理因素以及法律意识进行分析,对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的沟通进行分析以及对管理因素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对策。
1. 3观察指标:观察在54例肝胆类疾病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患者出现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的概率,并分析造成患者出现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的原因。
1. 4统计学处理:在医学的研究和调查过程中,每一项数据都是经过临床验证的并且真实有效的。在进行临床试验之后,将所有数据结果进行收集,并采用SPSS18. 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将计量资料统一应用平均值士标准差 ± 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则采用t检验,将计数资料则以百分率(%)表示。
2、结果
2. 1护理过程中患者护理安全不良事件降低情况统计:在54例肝胆类疾病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出现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的概率降低,如表1显示:
3、肝胆外科护理风险存在的因素分析
3.1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和心理因素:由于护理人员中,有许多都是资历较低并且经验不足的护理人员,导致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技术水平不到位,对患者的病情了解不够透彻、观察不够仔细,并且对抢救的流程不够熟悉,这样就容易造成延误患者抢救时间的可能,耽误患者的病情,有些护理人员甚至会出现配错药物的现象,这样对患者的病情造成严重的影响。护理人员的心理因素也是十分重要的,部分护理人员思想落后,不会使用新技术,不虚心学习,对待工作不热情,对患者的服务态度较差,在护理工作上有一定的影响。
3.3管理因素
规章制度不健全,工作人员职责界限不清;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执行力不足,护士对制度不熟悉,无法遵循,如新毕业护士未经岗前培训,护士调入新科室对专科护理不了解;护士责任心不强,不严格执行各项核心制度,护士长管理不力、要求不严、督促检查不位,对护理工作的各个不安全环节缺乏预见性,未及时采取措施或措施不力;实习护生安排与管理不善,使护生在无指导状态下工作;护士长对新护士业务培训及新业务、新技术开展等方面的训练未能及时跟上;没制定严格完善规范的技术操作流程、工作指引。
4、肝胆外科护理的风险管理的防范对策
4.1完善管理机制:进行肝胆外科护理风险的防范时,先要完善管理机制,成立督导小组,对护理过程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排除,并对風险进行评估,然后再改进,对护理人员要进行风险管理,对护理工作制定相应的制度,以此来作为护理工作的引导,并将制度细致化。在护理方面,安排有经验的护理人员与新人员互相搭配,并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安排护理人员,避免在护理过程中发生意外情况。
4.2提高护士的风险意识和心理素质:对护理人员进行风险意识的培训,使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得到提高,并根据有关管理条例,使风险管理的能力提高。另外要对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进行了解,并通过沟通和培训使其心理素质得到提高,在护理工作进行时能够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并有非常好的服务态度,与患者建立和谐的关系。
5、结论
综合上述,肝胆外科护理存在一定的风险,通过对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找出风险因素,并进行有针对性的防范,能够使肝胆外科患者出现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的概率降低,在临床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于本组对肝胆外科护理风险管理的研究时间和对象均有限,所以关于肝胆外科护理风险管理还需要再进一步进行研究和讨论。
参考文献:
[1]卢向莉 . 外科病房中的护理风险管理[J]. 现代医院,2009. 9(4):126 - 127.
[2]余凌 . 护理风险管理在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4):638 - 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