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内驱力发展刍议

来源 :成功•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驱力”是一个在现阶段教育研究领域中比较热门的名词,但是对于内驱力理论的研究似乎还处于比较初级的水平。本文拟基于本身的教育实践和所知悉之可考教育实例,略行探讨。
  驱力理论,或曰驱力还原论、需要满足论,指的是当有机体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便会在有机体的内部产生所谓的“内驱力刺激”,这种内驱力的刺激引起反应,而反应的最终结果则使需要得到满足。这一理论是美国第一代新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赫尔基于其学生克雷斯皮的经典实验而提出的,其理论体系本身颇为繁复,兹略引用对于本文有指导作用的两点结论:
  1.有机体的活动在于降低或者清除内驱力。
  2.内驱力降低的同时,活动受到强化,因而是促使提高学习概率的基本条件。
  由这两个结论可知,教师专业化发展之内驱力的多少,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的基本条件之一。反之,专业化发展过程是内驱力逐渐减少的过程,当教师内驱力因专业化发展活动不断降低并清除了他的内驱力之后,专业化发展将无可避免地停顿。所以,不断地促使教师形成新的内驱力,是保持教师专业化发展不断前进的合理推论。
  另一方面,赫尔的理论体系决定了他在心理学上的学派特征。众所周知,赫尔是反对华生的S-R公式(刺激和反应之间联结公式,赫尔谓之“一级学习系统”)和托尔曼的行为的目的性与认知性的相关理论的。我们在研究教师内驱力问题时,应该在某种程度上参考这种学派分歧。具体来说,内驱力的形成不能直接来自于某种外来刺激(比如增加教师报酬),而是考虑基于赫尔所同意的托尔曼的中介变量和整体行为进行研究,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视作是一种二级学习系统,即建立在二级强化物和诱因动机基础上的学习(公式为SER =K﹬D﹬SHR,与华生的公式相比,增加了一个中介变量,诱因K)。如果说这一系统中的二级强化物比较容易定位的话(比如领导的肯定),那么其诱因动机则比较难以确定,这可能就是教师专业化发展内驱力的重要突破口所在。
  第三,驱力理论也有它的局限。它仅仅强调个体的活动来自内在的动力,忽略了外在环境在引发行为上的作用,因而不能解释所有的人类行为。心理学界虽然早已有了对这一缺陷的修正,即所谓的诱因理论,然而如何使外部的诱因转化为内部的驱力,仍然是个待解决的问题。从这一点来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驱力研究也呈现出一点操作上的难度和艺术。
  下面我想简单地对这三个问题发表一点意见。
  我所提出的实践策略就是在一些学校逐步推广的“读书时间”方法,做法非常简单,规定教师的某一段工作时间为“读书时间”,在这一时间内,教师必须阅读本专业的相关书籍。
  从一些简单而普遍的学校行为来观察,专业化发展的内驱力的主要来源应该在于专业本身,我所说的专业并不是教育学专业而是各个老师所从事的学科专业。偶尔,我们可以观察到这样的现象:语文老师如果获得一点空闲时间,他可能去读一些感兴趣的杂志,数学老师则可能无目的地去做一些习题;我们也经常可以观察到老师在争论了某一个学问之后,产生要查阅一些资料的冲动。这些行为其实就是学科本身对主体的吸引力,并且在某种条件下,形成了诱因动机。
  但是,我们观察到的更多的行为,则是年轻教师们谈论时尚问题,年长教师们谈论家庭琐事。于是,教师的内驱力也很难形成。“读书时间”策略就是针对这一简单事实提出的。由教研组共同商议书目,唤醒教师对专业的兴趣,借助学科本身无穷的魅力,不断形成新的内驱力,加强专业化发展的行为时间,抵消发展行为对内驱力的降低效果。
  “读书时间”策略的最诱人之处在于,它可以无条件地引发中介变量K,本人尚不知道如何提出一个明确的心理学名词来定义这种诱因,其产生的过程可能来自于争论或者思索,或者来自于办公室的浓厚学习环境。总之,在某种自然而然的过程中这种诱因得以产生,并最终导致了专业化发展的行为。
  我本人比较倾向于这种强制产生的学习环境,若学校可以成功地创建理想的学习环境,那么正好弥补了驱力理论当中的致命缺陷,若学校能够成功地控制老师在工作时间的谈话内容,使之尽量向专业化发展方向靠拢,那将是非常令人兴奋的一个变化。为此,我以为这个时间不应少于一个小时。
  科学地安排工作时间可能是必要的途径,目前教师的巨大工作压力导致工作时间被完全占据,似乎无法寻找到一个比较统一的读书时间,这也正是目前教育界面临的很根本的问题之一。
其他文献
一、体育课篮球课程项目化教学概述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它是“行为导向”教学法的一种。篮球课程项目教学法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在篮球课程教学中采用类似科学研究及实践的方法,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新型学习方法。具体方法是将篮球运动的基本技术、基本战术、全队战术进行项目分化教学。
期刊
[摘要]想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除了灵活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以外,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初步探讨了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关键词]教学效果激发英语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们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可以说,一个教师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学能否培养起学生学习兴趣,并能使之能长久地保持下去。
期刊
[摘要]诺贝尔奖是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函数,也是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函数。从获奖情况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科技发展的高度,也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创新水平。诺贝尔科学奖创新品质对于人们可以有多种启示,而获奖的内在和外在因素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关键词]诺贝尔奖创新环境创新方式创新成果
期刊
[摘要]克洛德·德彪西(Claude Debussy)(1862—1918),是19、20世纪之交法国杰出的作曲家、印象派音乐的创始者。而被称为印象主义的德彪西,则既是一位开创者,又是一位集中了印象主义风格、手法的代表人物。尤其他在钢琴方面的创作,在描写对象和艺术意境上可说是一幅幅用音乐来表现的印象主义画面。其中,《阿拉伯风格曲二首》的第一首是在1888年创作的,其结构形式与和声语言两个方面大多未
期刊
[摘要]《玉楼梦》是韩国文学史上优秀的汉文长篇小说。故事场面恢弘,叙事层次清晰。书中塑造了大量人物形象,在这些人物身上,反映了李朝后期社会现实、人们生活的全貌以及作者的内心感受。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书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探寻本书的中心思想及作者想要表达的真实情感。  [关键词]《玉楼梦》杨昌曲
期刊
“在活动中学知识,在活动中求发展”是新教材的最大特色,这意味着我们再也不能唱“独角戏”、搞“一言堂”了,而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现在的课堂大多是教师滔滔不绝的讲,学生聚精会神的听。我不禁思考:究竟谁是课堂的主体?谁是学习的主人? 长期以来,老师过多地注重接受式学习,注重如何把现成的结论和知识讲清楚,讲透;要求学生仔细听、认真记、用心背,这是一种典型的被动式学习,
期刊
[摘要]早期阅读是幼儿语言学习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对促进幼儿的思维、想象、语言、个性、习惯等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学前阶段通过大量的图文并茂的读物帮助幼儿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对幼儿的思维语言想象个性习惯等方面进行综合培养,其优势在于通过早期阅读教育促进幼儿心智的发展,语言能力的增强和良好习惯的形成。  [关键词]早期阅读兴趣环境
期刊
在以“个性化观察和个性化的表述”为主题的联片教研活动中,个性化观察是个性化表述的前提,而个性化表述则是个性化观察的目的。学生的观察实践,教师对学生观察的引导,观察后学生语言表述的机会,以及对学生口头表述的指导……这些是不是该成为课堂的主导?在观察作文的教学中,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做法值得实践。
期刊
一、背景介绍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对所教内容预先做出设计是教学的基本要求。但是,课堂上总有许多不确定因素,课堂中的“节外生枝”现象也在所难免。因此,我们教师应直面“意外”,捕捉学生的“亮点”资源,让课堂生成更多的精彩。  “珍视集体团结”是苏人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九课内容,依据课程标准,我把珍视集体团结,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作为一个重要目标,主要是通过活动体会团结的意义和
期刊
[摘要]音乐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前儿童生活、学习和成长中不可缺少的领域。由于音乐具有潜移默化、美化心灵的作用,所以儿童音乐教育尤其受到关注与重视。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儿童音乐教育只是对儿童教育的手段,不是目的,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音乐教育,使儿童获得身体、智力、情感、个性、社会性的全面和谐发展。  [关键词]音乐教育儿童目的特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