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路上谱新曲

来源 :源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xwindow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年是“十三五”脱贫攻坚开局之年。一年多以来,象州县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3+2”脱贫目标,深入实施精准脱贫“12345”工程,主攻优势特色产业,党建领航聚力,金融资金撬动,不断增强贫困户的“造血”功能,全力推进脱贫攻坚“五个重点”和“十五大助农脱贫工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铿锵前行,富民产业不断壮大,农民收入不断提高。
  自我加压 一个目标“两步走”
  “全县上下众志成城,坚定信心,把思想认识统一到脱贫攻坚目标上,把工作重心倾斜到脱贫攻坚上,把干部精力集中到脱贫攻坚上,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实在的行动,集中力量,铆足干劲,以必胜的决心全力完成脱贫摘帽任务,决不能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县委书记邓应文说。
  今年,自治区、来宾市下达象州县2016年贫困村脱贫摘帽任务4个,分别为石龙镇花山村、象州镇沙兰村、运江镇山坳村、百丈乡大满村。在贫困面广、致贫原因复杂,脱贫攻坚、脱贫摘帽工作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等情况下,象州县还自我加压,增加脱贫摘帽贫困村1个,即寺村镇中团村,全县预脱贫人口7800人。
  该县围绕今年5个贫困村整村脱贫摘帽、减贫7800人的目标,制定计划、分解任务、挂图作战,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及时研究解决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县委关于坚决打赢“十三五”脱贫攻坚战的决定要求,通过“两步走”—三年集中攻坚、两年巩固提升,力争到2018年,完成33个贫困村、33434名贫困人口精准脱贫任务,再用两年巩固提升,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
  砥砺前行 三大平台四保障
  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充分调动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摒弃“等靠要”心态。2016年以来,该县夯实精准脱贫大数据、扶贫开发融资和精准脱贫工作落实三个平台,成立县精准扶贫信息中心,与市、县有关行业部门实现扶贫数据共享,加强动态监测和管理,完善脱贫退出机制;加强与各金融部门沟通对接,引导和吸收更多的金融资本和社会资金投入扶贫开发;把各项扶贫工作目标任务具体分解到各专责小组和全县11个乡(镇)、县直各有关单位,挂图作战、倒排工期、销号管理,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此外,该县还加强组织、财力、人力和机制四方面保障工作。成立由县党政主要领导担任指挥长的精准脱贫攻坚工作指挥部,下设综合协调等九个专责小组。县党政主要领导主动谋划、部署、推动、检查脱贫攻坚工作,县四套班子领导分片包干,各专责小组各负其责、协同配合,各乡镇、各单位广泛参与,形成推动脱贫攻坚工作的强大合力。截至目前,县财政已投入8000多万元用于贫困村道路、用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安排2000万元作为担保金,撬动商业银行2亿元贷款,扩大产业扶贫贷款的规模,确保项目到户、资金到户、技术到户。同时,通过产业扶持、以奖代补等方式,帮助贫困农户解决生产过程中资金短缺的问题,促进贫困户增产增收。同时,抽调精干力量共有20多人集中到县精准脱贫指挥部办公。每个乡镇配备1名挂职扶贫副书记、1名扶贫助理和3到5名扶贫协理员,33个贫困村全部配备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长和扶贫信息员,为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人力保障。
  精准脱贫 “五个一批”成效显
  “今年,象州县围绕5个贫困村整村脱贫摘帽、减贫7800人目标,安排县直128个单位与121个村委(社区)、3000多名干部职工与全县33434名贫困人口结对帮扶,深入实施‘五个一批’脱贫工程,做到精准施策,精准帮扶,精准脱贫。”县长罗君钰说。
  产业扶持一批。一是通过建立精准扶贫示范点,采取“土地入股+资金入股+合作入股”“贫困户+基地+企业(合作社)+能人”等经营模式,带动贫困户广泛参与基地(示范点)创建,并优先在基地(示范点)、流转的土地上务工,使贫困户通过土地入股等方式让资源变股金,持续增加收入。二是以“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社会运营”方式,成立象州县电子商务中心,在全县11个乡镇建立服务站、500多个村屯设立代购点,开发“欢村购”网站和手机客户端,依托成熟的农村合作社开展种植培训和农技服务,合力为全县包括贫困户、贫困村在内的农民群众提供产品代销代购等服务。目前,电子商务中心农产品销售额已突破100万元,培训职业农民100多名,种植大户用工难题得到有效解决。三是对有发展产业条件和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通过安排扶贫贴息贷款等方式,引导贫困户实施特色种养、林下经济等“短平快”产业项目。去年上半年,该县已投入产业扶持资金1500多万元,完成8989户贫困户的信用信息采集,对符合条件的8558户贫困户100%建档评级授信。通过产业扶持,该县已形成以“双高”糖料蔗、有机稻、桑蚕、砂糖橘、三红蜜柚、百香果、肉牛、肉猪、鸡、鸭等特色种养产业为主的稳定助农脱贫产业体系,为贫困户稳定增收提供坚强保障,实现精准脱贫5000人左右。
  就业扶持一批。根据建档立卡贫困户意愿和需求,该县优先安排贫困户劳动力参加各类技能培训,提高其就业竞争力。目前,已举办各类农民贫困户实用技术培训班24期,受益群众8000多人次,实现精准脱贫1400人左右。
  易地搬迁一批。今年,该县坚持“统一规划、分期实施、群众自愿、积极稳妥”的原则,采取依托县城、重点镇、中心村和自然村集中安置等方式,扎实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目前,全县有2016年度搬迁任务的乡镇均已全部完成建设,县城安置房均通过购买存量商品房的方式解决,实现精准脱贫300人左右。
  教育扶贫一批。对因子女上学负担重而致贫的贫困户进行教育扶持,目前,全县发放助学资金628.4万元,获资助学生10129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042人;投入“雨露计划”扶贫资金120多万元,487名贫困学生获得补助。通过教育扶贫实现精准脱贫600人左右。
  社会救助一批。对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就业帮助、易地搬迁脱贫的家庭进行社会救助。一是实行医疗求助,完成包括33个贫困村在内的113所行政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任务,按贫困人口72元/人的标准给予新农合参保财政补助。二是实行民政兜底,利用好低保、社保、社会救助、慈善救助等社会保障机制,将丧失劳动能力、无法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帮扶实现脱贫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全县农村低保对象18517人,已纳入低保范围的贫困户为6201人,低保对象与贫困人口的重合率为33.49%,低保对脱贫的贡献率为18.36%。通过政策保障兜底,实现精准脱贫1000人左右。
  不忘初心谋福祉,小康路上谱新曲
  据统计,截至去年12月上旬,全县11个乡(镇)121个行政村8989户33434人的贫困人口“双认定”工作全部完成,其中119个行政村1994户7800人达到“八有一超”的脱贫标准。2016年5个整村脱贫摘帽贫困村,目前已全部達到“十一有一低于”的脱贫摘帽标准,即有特色产业、有住房保障、有基本医疗保障、有义务教育保障、有路通村屯、有饮用水、有电用、有公共服务设施、有电视看、有村集体经济收入、有好的“两委”班子,贫困发生率低于3%,并通过乡级初验和县级审定公示。
其他文献
日前,由广州珠江实业集团与兴宁市金鸽养殖合作社共建的产业帮扶项目—金鸽养殖项目举行授牌仪式,标志着该产业帮扶项目正式落成,兴宁市龙田镇一大批贫困户将藉此逐渐摆脱贫困。  金鸽养殖项目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通过企业对农户供应种鸽、提供场地和技术指导、保价回收、最低收益率保障、技能培训、就业帮扶等措施,达到贫困户增收、脱贫的目的。目前,龙田镇碧园村和羊岭村共有83户贫困户267人
期刊
健全农业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村创业创新体制。完善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健全农业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体系,鼓励多渠道就业,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着力解決新生代、身患职业病等农民工群体面临的突出问题。支持进城农民工返乡创业,带动现代农业和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鼓励高校毕业生、企业主、农业科技人员、留学归国人员等各类人才回乡下乡创业创新,将现代科技、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引入农村。整合落实支持农村创业创新的
期刊
提升農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全面落实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继续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水平,加快推进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推进基本医保全国联网和异地就医结算。加强农村基层卫生人才培养。完善农村低保对象认定办法,科学合理确定农村低保标准。扎实推进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做好农村低保兜底工作。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筹资和保障机制。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
期刊
1月19日至20日,仁化县召开虎门仁化对口帮扶工作第六次联席会议,通报虎门仁化第一轮对口帮扶工作情况,共同谋划新一轮对口帮扶工作,并开展了精准扶贫共建慰问活动。  三年来,东莞市虎门镇和仁化县积极搭建两地合作平台,以项目建设为重点,以招商引资为推手,派出招商小分队常驻虎门开展招商推介,重点引进一批农产品深加工企业以及旅游度假项目,全力推进仁化产业聚集发展,促进两地实现互利共赢发展。目前,虎仁指揮部
期刊
关爱孤儿 建造幸福港口  珠海市社会福利中心是属于珠海市民政局的事业单位,是以收养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弃童的福利机构。中心总用地面积9852.28平方米,建筑面积13354.38平方米,总投资(市福彩金投入)约3836.5万元,居住规模300床位、医疗44床位。中心内部设有功能分区:生活区、服务管理区、学习教育区、文娱活动区、后勤保障区、医疗康复区。根据不同的功能分区,设有不同的功能活动室,如医务
期刊
近日,韶关市大塘镇历山村委会开展對精准扶贫对象农户爱心慰问活动。团市委书记刘海旺、曲江区副区长蓝振球、大塘镇党委书记王伟强、东莞扶贫工作组长蔡春平等参加了活动。  此次活动,由团市委驻历山村委会精准扶贫工作第一书记雷婷牵线,联系了韶关市商会20多名企业家和12名香港爱心人士,对该村47户精准扶贫户进行春节前慰问及结对帮扶脱贫。活动中,韶关商会企业家及香港爱心人士分别与结对帮扶的精准扶贫户见面,为结
期刊
1月11日,由罗定市杰出乡贤、广州市长合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杜彬许先生出资帮扶的扶贫项目,在革命老区镇罗定市连州镇五和村舉行启动仪式。  罗定市委书记万木林、云浮市扶贫办主任王华、杜彬许先生等出席启动仪式,并为受帮扶贫困户代表发放“扶贫牛”等。  杜彬许先生是连州镇本土人。20多年来,他已回乡投资约5亿元,累计捐资公益事业超3000多万元。当天,杜彬许先生再次给家乡父老送来了120万多元的扶贫物资,
期刊
2月14日,新春佳节刚过,省老区建设促进会与云浮市人民政府、广东本草药业集团公司在云浮市举行了《云浮市中药材物流基地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此次签约,标志着广东本草药业集团承建和运营、由国家商务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导的、具有全国中药材战略布局之一的“广东中药材物流基地”国家级项目,在云浮市驻点落脚。这对促进云浮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推动老区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省老促
期刊
春节前夕,老区大埔县大麻镇中兰村主村口一公里村道扩宽工程在挂钩单位广州大学的帮扶下竣工通車。春节期间,返乡过年的车辆畅通无阻,该村逢年过节堵车严重现象彻底成为历史,村民们对此交口称赞。  据悉,自挂钩帮扶中兰村以来,广州大学从解决群众最关切的问题入手,共投入自筹资金202万元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帮助该村解决了“三难”问题。一是该校在筹资63万元完成主村道扩宽的同时,还投入50多万元建设环村路,目前路
期刊
近日,笔者在革命老区信宜市茶山镇采访时发现,该镇的百香果去年不仅获得了大丰收,同时还以新兴销售模式,插上互联网的“翅膀”,飘香万里。  百香果不仅营养丰富,而且耐贮运。去年,茶山的百香果收购价每公斤8元左右,果农不仅在本地零售、批发,同时还在网上进行销售,销售量很不错。茶山镇作为信宜市首个电子商务试点镇,许多果农接受了一系列的电商培训后,已经能熟练地在互联网上开店销售农产品。他们通过淘宝店、微信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