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鱼群算法在PMSM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来源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ang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提高永磁同步电机(PMSM)的控制精度,避免计算量过大,采用混沌鱼群算法对传统PI控制进行了改进,并运用MATLAB/simulink建立了双闭环SVPWM控制系统仿真模型,对比分析了传统PI控制、人工鱼群算法和混沌鱼群算法的控制效果.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混沌鱼群算法控制,系统转速响应曲线不仅无超调,且快速性好,能够满足控制系统对稳定性、精确性和快速性的要求.
其他文献
枯水期咸潮入侵已经严重威胁到了感潮河流区域供水安全.本文通过构建避咸蓄淡供水模型,耦合了咸度预测、河库联合供水调度和供水安全分析模块,为依赖感潮河流为水源地的区域供水安全管理提供了一种整体思路和决策方法.以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珠海东部及澳门的珠江三角洲磨刀门水道取供水为例,基于潮汐、径流和风等因子及咸度实测数据,较好地拟合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咸度预测模型,及含氯度与超标时间的曲线函数,建立了上游来水和咸度超标时间之间的联系,得到了避咸蓄淡取水时机.咸度预测与当地河库联合供水调度相结合,得到了上游枯水期来水过程
栖息地退化和外来物种入侵都是淡水生态系统中的主要威胁因素,因此,量化不同人类活动干扰强度下外来入侵生物和本土生物的食性组成差异,对于明确种间竞争强度,制定适合的管理对策至关重要.本研究应用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比较了长江中下游西洞庭湖湿地受人类活动干扰程度不同的天然湿地和人工改造湿地中的入侵种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与本土种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的食性组成及差异.2017年8月8-18日在西洞庭湖区不同人类干扰强度的栖息地中采集了两种消费
东部平原湖泊区是我国淡水湖泊最集中的地区,分布着我国的五大淡水湖等诸多湖泊.然而,江湖阻隔对该区域湖泊的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威胁.本文选取东部平原的9个湖泊,对江湖阻隔前后鱼类功能性状(3组分类性状和6个连续性状)和功能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规律开展了研究.结果 表明,9个湖泊的鱼类总物种数由江湖阻隔前的140种减少为江湖阻隔后的100种,平均物种数由79.6种减少到52.1种(减少34.4%).江湖阻隔后鱼类群落的功能性状和功能多样性指数发生了显著变化,洄游性鱼类(包括河海洄游和江湖洄游)物种占比(由39.7%
以湖北理工学院医学院教学楼作为研究区域,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通过Context Cap-ture软件对影像数据进行三维建模处理,得到研究区域的实景三维数字模型.利用GP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技术,对原始坐标数据进行平差处理,以评定三维模型构建结果的精度.结果表明,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在三维模型构建过程中具有较明显的优势,模型结果X,Y,Z方向最大误差分别为0.0168,0.0151,0.0138 m,平面最大误差为0.0225 m,模型精度能够满足实际作业需求,验证了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构建高精度实景三维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