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宁斋主捡漏记

来源 :民间故事选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kz_wkz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盛宁斋主盛茂柏是我多年的朋友。20世纪70年代初,我们开始交往,那时候,他还是一个英俊潇洒的小伙子。他命运多舛,坐了5年牢,后来平了反,回到原单位。不久,他来到武汉,开了一家不大的书画店,取名盛宁斋。开画店就是收画卖画,其高明处在于你会收会卖。我是盛宁斋的常客,有一次酒足饭饱之后,盛茂柏给我讲了他收画时捡漏的故事。

木质画轴


  90年代初,盛茂柏从黄石大冶的工作单位提前退休,到武汉来谋生活。一天早上,他步行去附近的银通旧货市场。突然,身后响起“让一下”的声音,待避到巷边,一个挑着破烂担子的拾荒者随声而到。擦身而过的瞬间,盛茂柏被一件硬物杵了一下。他定睛一看,破烂担子中歪躺着一卷木质画轴。
  他忙喊住拾荒者,让那人把担子停下,他要看看这卷画。
  拾荒者把担子停在路边,说:“这是要送废品收购站的,你看看,有什么是你想要的,抓紧时间。”
  盛茂柏打开那卷画,画轴一展开,七十四叟赵合俦的签名便跃入眼帘。这是一幅六尺整纸紫藤八哥大中堂,上画一株虬枝腾跃的老藤,着万朵浓淡深浅紫花,而纯以浓淡墨点染的十余只八哥,或翩飞,或扑跳,或栖立,营造出一片勃勃的生机。
  赵合俦是湖北黄冈人,早年肄业于北平艺专的徐悲鸿门下,后获定额指标赴日本留学。归国后,是民国要员名流的座上客,雅负时誉于汉上画坛,尤其是他笔下姿态各异又互相顾盼的八哥,更是生机蕴蓄,巧夺天工。
  如今他的紫藤八哥图,竟落入拾荒者之手,这画一定要买到手。盛茂柏问:“这幅画你要卖多少钱?”
  拾荒者答:“我是五元钱收的,养家糊口辛苦一场,总得卖个二三十元吧。”
  盛茂柏说:“好,那就给你三十元吧。”
  他翻了几个口袋都没零钱,只有一张五十元的票子,就说:“都给你,不用找了。”
  拾荒者接过钱,感激不尽。盛茂柏给他一张名片,说:“你今后收到书画先卖给我,好不好?”
  拾荒者说:“一定。”
  这是盛茂柏到武汉投身书画收藏业后,淘到的第一件珍品。过了不久,拾荒者按名片上的地址找到他,说是收到几幅书画。
  盛茂柏看了拾荒者送来的书画后,大失所望,说:“这些都没得什么用,你是不是让人把好的挑走了?”
  拾荒者听了这话,生气地说:“你不要把人看扁了。我虽然穷,可还是讲仁义的。我答应了你,就不会先卖给别人。”
  盛茂柏给了他三百元,买下那堆东西。
  有天傍晚,盛茂柏正和家人围桌吃晚饭,拾荒者打来电话,说他在老城区拆迁的地方,收到十多幅旧书画,有人追着他要买,他不肯,一定要先给盛茂柏看了再说。
  盛茂柏不敢怠慢,放下饭碗,急急忙忙地赶到拾荒者住的地方。看完那十多幅书画后,他兴奋地对拾荒者说:“谢谢你的守信和对我的关照。这幅郭沫若的字、吕凤子的画,还有这四幅小名家的画、五副进士的对联,都是真迹。我估算了一下,这批书画要是经过我的手运作,能够卖到十万块钱左右。”
  盛茂柏给拾荒者交了底,拾荒者听了,喃喃自语:“难怪那个追着我要买这批书画的人愿出五万块钱。”
  盛茂柏问:“我把这批书画买下,你出个价吧。”
  拾荒者说:“别人出五万我不卖,你给五万就拿去吧。”
  盛茂柏说:“我给你六万块钱。”
  这笔交易成功了。

红酸木箱


  一个夏天的傍晚,吃过晚饭,天色尚早,从武昌租住的地方到武泰闸旧家具市场不远,盛茂柏想溜达到那里,顺便淘个木箱子装书画。
  他进出了几家堤边小店,看了看那些待售的旧木箱,不是太大就是太破,都未看中。
  他正欲回家时,在西头最末一家店子里发现一只四角包着镂花铜片、饕餮铺首上横着一把老式舊锁的大木箱。细看之后确定,这木箱是红酸木做的,实属保存得比较好的晚清家具。
  见他在打量木箱,店主踱了过来,热情地笑着说:“这箱子的用料全是红木。”
  盛茂柏一听,心想,店主倒是很懂行,看来不会便宜卖,便问:“你要多少钱呢?”
  店主回答:“少于一万块不卖。”
  盛茂柏没有搭话,再细看那木箱,按说也值。但这个价买下,如果出手,没有什么利润空间。继而一想,这么好的一只箱子一旦漏掉,今后再找也就难了。
  他决心买下这箱子。为了防止箱底有滥竽充数的杂木,他要店主把箱子打开看看。
  店主打开了锁,揭开箱盖,里面满是横七竖八的卷轴,残破不堪,霉气扑鼻。
  店主怕砸了生意,慌忙向他解释:“这些破烂我本想清理扔掉,原主人怕弄脏了他新装修的豪宅,让我原封不动地带走。”
  盛茂柏连忙阻止说:“不必了,我买了,再清理也简单。”说着,顺手捡了一卷展开,仅仅看了题款,他就认定是任伯年的真迹。他不敢再去打开其他卷轴了,顺手将任伯年的卷轴扔入箱中。他抑制住心跳,思索着购买方法──如何既让店主得些实惠,又不让他得到太多。
  店主见此情景,便问:“你是干哪行的?”
  盛茂柏漫不经心地回答:“我是个炸油条的,在得胜桥租了个小店,一家三口挤在里面,既经营又住家。老婆要我买只箱子,好将一家老小的衣服装起来。”
  店主开始半信半疑地探价:“那你给多少钱呢?”
  盛茂柏说:“你要一万块是不是太多了点?”
  “这是全红木的箱子,绝对值一万块。”店主说。
  盛茂柏说:“天下哪有一口价的道理,我总得还点价,你也总得让点价吧。”
  “一分一厘都不能让,你要就是一万块,不要就拉倒。”店主是个犟人,回答生硬。   就在盛茂柏准备接受店主的要价时,冷不丁传来个女人的声音:“算了算了,就给八千八吧。”
  原来是老板娘。老板娘的话无异于给盛茂柏送来一架梯子,他赶紧顺着梯子往下爬,木箱的买卖成交了。
  盛茂柏把木箱运回家中,迫不及待地打开箱子,把那些卷轴小心地抱出来,一件件展开。除任伯年的真迹外,还有高邕六尺对开书法四屏、吴华源六尺对开山水四屏、高其峰四尺整纸松鹰一幅、吴昌硕四尺石鼓文一幅、蒲作英六尺墨竹横披一幅,总共有二十多幅。而且,幅幅同一上款,幅幅都是真迹。
  因为这只木箱,盛茂柏在武汉购置了一套三室一厅的商品房,一家人结束了租客生活。

我也赚了


  这天早上,盛茂柏从家里出来,走进小巷不久,被堆垒的杂物堵住。一年轻女子连连向过往行人致歉:“对不起,一会儿就来车拖走。”
  盛茂柏正想从杂物间侧身挤过去时,却因一只破裂玻璃衣柜上挂着的一幅国画止住脚步,那熟悉的笔触,以及那使用花青的独到风格,无一不在自报家门:这是张肇铭先生的手泽。
  盛茂柏问那女子:“这是你们家的旧东西?”
  女子回答:“我只是这户人家的保姆。”
  盛茂柏说:“能不能麻烦你把主人请出来,我想把这个旧衣柜买下来。”
  女子一笑,說:“我家主人是个老板,他不会卖破烂的。这里的东西我可以做主,你要这柜子,就拖走吧。”
  “惠儿,哪个找我呀?”随着声音,从门洞里走出主人。
  盛茂柏说:“我想买你家旧衣柜上的这张画。”
  主人听了,爽快地答道:“你拿去吧,不要钱。”
  盛茂柏说:“这是一张名家的画呢,很值钱的。”
  主人笑了,说:“不谈钱的事,既然你慧眼识宝,这画就给你了。”
  盛茂柏忙拦住他说:“无功不受禄,那我得送点什么给你。”
  主人回过头来问:“你是干什么的?”
  盛茂柏说:“我也画画。”
  “我属虎,那你就给我画幅老虎吧。”主人给盛茂柏留了地址。
  一周后,盛茂柏将一幅八尺水墨虎画,按那主人留的地址送去。
  那是一处庄园,占地十几亩,园林蓊郁,绿荫掩映,显示出主人的实力。主人看了盛茂柏画的五只虎,赞不绝口地说:“五虎五福,好,好。我一张破画换了你这么大一幅新画,我赚了。”
  盛茂柏说:“我也赚了。”
  选自《黄河文学》2018.3
其他文献
沙俄驻奉天商会会长贝加尔,蓝眼睛,红胡子,六十多岁的年纪,要多狡猾有多狡猾。他对东北军副检阅使杨宇霆的买炮要求一口答应,而一说价钱,把杨宇霆吓了一跳,一门最新式的斯托克斯式迫击炮,竟要三千个鹰洋,这不是明抢吗?  杨宇霆闷着一肚子气,回到大帅府,张作霖脑袋一晃说:“我只给你一万个鹰洋,剩下的钱,你自己想办法吧。”  大帅有命,买炮这件事办不成,他这个东北军的副检阅使,可就白当了。  杨宇霆退出大帅
期刊
在广东省台山县(古称新宁县)西南部有一个美丽的小岛──上川岛。清朝著名的海盗张保仔曾扼守琼州海峡,专门袭击清廷官船和外国侵略者的商船,截获了大量的金银财宝。这批巨额宝藏都被张保仔埋藏在上川岛,藏宝地点则被他记在一个手抄本上……红色帮威震南海  在上川岛沙栏心村公路旁边的山上,有一块叫作“榄仔”的石头,处在一群乱石中,形似橄榄,表面光滑如镜。在山的对面,有一块灰白色的石头淹没于绿草中,石上有一道天然
期刊
二战时,为摧毁苏联人的意志,希特勒曾先后派出3600多架次的飞机轰炸克里姆林宫。奇怪的是,当德军飞行员到达莫斯科上空时,却发现偌大一个克里姆林宫突然凭空消失了,由于找不到轰炸目标,德军飞机只得随意狂轰滥炸一番,最终,克里姆林宫在二战中完好地保存了下来。2005年,有关那段历史的解密文件道出了隐情,原来,克里姆林宫是被前苏联特务头子贝利亚“藏”了起来……艰难的任务  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对
期刊
明朝万历年间的一个早晨,丰城名人阮一白突然死去。消息传到县衙,县令莫威正在临摹一张字帖,手一颤,毛笔落在纸上,晕染成一团黑墨。阮一白是丰城百年来最著名的书法家,一手字深得颜氏三味—字字朴实、浑厚,堪称丰城一绝。这样一个人突然死去,自然是个损失。  莫威默默地坐下,没了一点临帖的心情:这不只是因为丰城损失了一位文化巨匠,更因为自己失去了一位良师益友。长长叹息一声,莫威望望桌上的字帖,这还是阮一白赠送
期刊
明朝时期,安徽西部某县出了个非常勤勉的钱知县。钱知县爱民如子,恪尽职守,为了治下的百姓可谓殚精竭虑,废寝忘食。他不是一个守在府衙的老爷,常常深入到百姓中,探访老百姓的疾苦,为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足迹遍布治下各地。  不幸的是,钱知县一次去大山的时候,胯下的毛驴走一条山路时,腿脚一软,摔倒了,钱知县冷不丁被甩了出去,双腿给摔断了,从此再也不能走路。錢知县摔断了腿后,下乡次数一点儿没减少,自己不能走,
期刊
1.先例  1990年广州白云机场,发生了一起震惊中外的劫机案。这起案件导致3架客机几乎全毁,128名乘客和机组人员遇难,包括劫机歹徒蒋晓峰和30多名外籍乘客。  1990年10月2日6时15分,厦门高崎国际机场,8301航班客机开始登机。这个航班的乘客共有93人,机组人员有9人。  上世纪90年代,乘坐飞机还是一件奢侈的事情。一来是机票价格远远高于火车,普通工薪阶层是接受不了的;二来是乘坐飞机还
期刊
长安城里的文身店不止后素轩这一处,但后素轩最隐秘。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活上见功夫,也不在乎绕几个弯。  刺青,在乎一心,巧不巧,全在手上。  来后素轩的人,大多爱其清静。后素轩的灯笼不是通红的,是粉纸上绘着刺青图案,灯光朦朦胧胧,雨夜天更是幽微,青石板的水光一泛一泛,显得巷子越发幽深。来的人不多也不少,正好。  半夜时分,李玉娘正濯手停工,打算上楼去。门帘一掀,进来一男子,一身素白,颇是奇伟。
期刊
戏剧家陈白尘的“烟龄”超过了半个世纪,“烟量”每天达到两包半,“烟技”也相当高,一天只需三根火柴:除三顿饭外,是不需另外去点燃的。妻子金玲无数次劝他戒烟,并买来戒烟茶、戒烟糖,陈白尘表面上答应,背过妻子却继续吞云吐雾。  然而,陈白尘80岁那年,在没有任何人督促的情况下,毫无征兆地戒掉了半个世纪的烟瘾。家人和朋友甚是不解。女儿陈虹问父亲:“您的烟瘾那么大,也尝试过戒了无数次,都没有成功,究竟是什么
期刊
夕阳染红了整个大漠。  一只狼,一只披着细碎残阳的瘦狼,跌跌撞撞地闯入了陆归林眼前这雄奇瑰丽的画卷。  他轻轻地解下了外腰带,这个两端有铁环、铁扣的军用腰带,可攻可防。  狼伫立在远方,略仰着头,对着他示威。  这绝对是一只历经苦难和沧桑的老狼,它啼血的嗥叫声中包含着悲伤、绝望和忧郁。  我要杀了它。陆归林坚定地对自己说。  他抡起军用腰带,冲向那狼。狼奔逃而去,速度极快。  可是,没过多久,他发
期刊
明朝洪武末年,有个叫王天赐的人,从小拜师学艺,练就了一身武艺,长大后到处劫富济贫,成了有名的侠士。  有一次,王天赐遭人出卖,被官府拿住,投入州府大牢。  忽然有一天,大牢里关进来一位古稀老道。王天赐见老道身体虚弱,对其百般照顾。有一天夜里,老道突发疾病,王天赐将其抱入怀中,凭着习武时师父传授的医术将其救治,但还是没能挽救其性命。老道临终时说:“天赐,你我有缘。感谢你一直以来对我的照顾,如今我就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