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高中语文微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ni1233212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教学形式、方式、方法与模式都在改变。微课程正是在当前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得以出现的新的教学形式,是基于在线学习、移动学习与自主学习的新型教学媒介。高中语言微课程开发与应用,在当下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对于提升学生学习质量与效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高中语文微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展开探讨,提出以PPT为载体创设微课程、以情景剧为形体创设微课程、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创设微课程等三种形式的高中微课程开发策略与建议。
  【关键词】高中语文;微课程;课堂教学;策略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微课程(Microlecture)是当下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快速发展和广泛普及应用的产物,引入了建构主义教学原理与方法,特别适用于基于互联网的在线教学和基于移动通信下的移动学习,由于其形式的电子化、内容的数字化、介质的电子化,赋予其形式丰富、样式鲜活、效果良好等诸多优点,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微课程教学既可以以“一对多”的形式展开,也可以以“一对一”的形式展开,既可以满足学生协同学习的需求,又可以满足他们独立探究的需求,从而充分满足学生学习自主权的需要,有助于突显学生在学习活动的个人存在感,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品质的提升,有助于促进他们自主学习习惯的培育与养成,有助于提升他们的学科素养,促使他们终身学习习惯的养成,从而促使他们综合素养的提升。下面,笔者结合自身对微课程的研究和实践经历,就有关高中语文微课程开发和实践这一问题进行反思,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二、以PPT为载体创设微课程
  PPT是当下多媒体教学的主要形式,由于PPT能够将文字、视频、声音、图形、表格、图像、动画、等多种教学元素融合为一体,让课堂教学信息以非常简洁、非常形象、非常直观、非常鲜活的模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因此可以将PPT作为微课程,通过录制教师上课的音频作为PPT的背景声音,PPT页面作为频频画面。笔者开发PPT形式的微课程实践感到,要注意把握好两点:一是制作的PPT页面要相对简洁,要突出重点、突出关键、突出主要,切莫眉毛胡子一把抓地将所有内容杂乱地堆积在一起;二是录制的音频要精练、简短、内敛,要注意凸显关键词语、关键语句,特别是对于高中语文这一学科的微课程开发,要注意通过独具简短内敛的语音、语调、语气来突显教学内容所蕴含的中心思想和情感。
  例如,将《沁园春·长沙》开发成微课程时,将北国风光、黄河奔流、万山红遍、成吉思汗等图片展现在PPT上,让仰望、近看、远眺、俯瞰等视角图呈现出来,将万山、漫江、层林、雄鹰、百舸、游鱼等关键核心词汇突显出来,创设出一片壮阔绚丽、生机勃勃的图景意境,促使观看者产生积极、向上、热烈、乐观、奋发的思想情感。
  三、以情景剧为形体创设微课程
  情景是促使学生思维得以有效集中并跟随的重要载体,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引领情境教学有助于增强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有助于更好地激发学生跟随教师教学思维进行学习的主动性,有助于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知识、探究知识、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质量与效果。而将情景剧引入到微课程中,通过一系列情景将教学内容以故事的形式串联起来,尤如电影电视片似的,可以大大增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投入。特别是对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将课文的故事情节缩编成情景剧,比如,可以将其开发成情景剧式动画片,让课文中的人物以非常有特色的卡通人物形象展现出来,从而让课文作者刻画的人物形象得以非常鲜活地突显在学生面前,以至于促使他们在自己的脑海里留下非常深刻、非常形象、非常生活的印记,由此促进学生对所教学知识的深度理解和良好把握,促进他们的学习品质,不断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例如,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和《长亭送别》等课文就非常适合通过情景剧的形式开发成微课程。
  四、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创设微课程
  微课程的创设从根本上来说,是促进学生学习质量与效果的一种教学手段。从这一视角来看,将教师课堂教学的过程拍摄下来,并借助视频编辑软件对教师课堂教学的录像进行筛选、剪辑、特技处理、重新编排、压缩精减,并插入一些可以凸显课文主题的图片或动画,促使微课程的结构框架显得更加简洁而清晰,让微课程的逻辑流程更加顺畅。笔者在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创设微课程的实践中感到,拍摄教师上课的录像以创设微课程过程中,教师的表情尽可能显现得丰富些、夸张些,特别注意教学的手势展现,板书出来的关键词句。教学提问时注意抓住课文最为关键与核心的问题展开探讨,剪辑学生回答问题时,注意选择那些独具特色而且富有典型性的回答,比如,将那些充满智慧与灵感的回答、富有幽默性的回答、有争议的错误回答等等,选入微课程当中来,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在那些夸张的肢体动作、独具特色的面目表情、爆炸性言语中,促进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融入,增强对课文情境的理解和体验,从而促使微课程的质量与效果更佳。例如,笔者曾经就《荷塘月色》一文,通过课堂教学为载体将其创设成微课程,起到很好的效果。
  五、结语
  微课程是新时代教育教学发展的新兴产物,具有精细、简洁、鲜活等诸多优点,有助于促进学生更好地把握教学重点和更好地突破教学难点,有助于激发学科教师引入最新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教学的激情。笔者认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特点为其创设微课程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特别是课文故事中人物形象特点和事故情节剧情,对其加以充分利用,可以开发出非常富有特色的微课程,促使学生的学习品质得以大大增强。
  参考文献
  [1]杜少敏,杨青云,苏玉琢.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微课程的运用[J].宁夏教育,2015(1).
  [2]余长军,孟想真.论高中语文微课程的开发与实践[J].语文教学通讯,2014(11).
  [2] 翁淮南,刘菲菲.浅析微课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 语数外学习(高中语文教学),2014(5).
  附注:本文为课题《师范生微课程设计开发能力培养研究》的研究成果。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要】“介质”可以是教师着力创设的跟教材相匹配的情境,可以是一项具有驱动作用的学习任务,也可以是一个精心设计有统领或启发作用的问题,等等。运用“介质”的目的是为了调动情绪、勾连思维、引导交流、强化认知,促进学生的理解与感悟,有效达成“三维”教学目标。  【关键词】阅读教学;“介质”;任务;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本文所讲的“介质”,是指在语文课堂上能够介入阅读实践活动
目的观察眼针配合语言功能训练治疗中风失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失语症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20例。A组采用眼针配合语言功能训练治疗,B组采用单纯眼针治
为了对企业经济业务更好的核算,需要为会计信息提供依据,使国家的宏观调控更加更加坚实。因此分离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已经成为一种局势。笔者根据相关工作经验,主要探究企业
文章介绍李筠教授中医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经验。李筠教授认为本病的核心病因病机是"肝、脾、肾"本虚,"湿、热、毒、瘀、痰"为标实;注重疾病分期辨证;治疗中主要采用凉血解毒,
本文针对教师行业中的“职业倦怠”现象,特别是课堂教学中的如何保持“激情”的问题从五个方面提出了作者的观点,并适度论述了如何保持教学激情的具体做法,从人性的角度阐释了教
利用纤维素酶(EC3.2.1.4)和蛋白酶(EC3.4.14.9)从黑木耳当中提取出了2种多糖,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17×10^5和1.83×10^5。以正常小鼠和糖尿病小鼠为对象,对黑木耳多糖的降血糖功能
学生的语文能力应该从小进行培养。对于小学生来说,加强他们的写作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为了更好地提高写作水平,需要阅读与写作结合,进行“随文练笔”,即结合课堂内或者课堂外
摘要:传统剪纸艺术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民间艺术,其独特的表现形式、主题内涵、艺术风格都蕴含人类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从传统剪纸艺术自由的形式特征、夸张变形的造型手段以及独特的平面化构图方式三个方面对动画艺术创作的应用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对丰富动画艺术的文化内涵,对民俗文化的传承、民族精神的凝聚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关键词:传统剪纸艺术;造型;动画艺术  传统剪纸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
要想打造有魅力的课堂,除了创新课堂形式,富有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外,教师课堂上还要有丰富的表情、飞扬的激情,更要真正地走下讲台,和学生民主互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民主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