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手”切忌“小圈子”

来源 :检察风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pijiayo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辑:曹参
  编者按:10月15日,针对最近一些地方发生的党员领导干部腐败案中,个别领导干部拉帮结派搞“小圈子”的严重危害,新华社发表时评,旗帜鲜明地提出《领导干部不要搞“小圈子”》。该文指出:党内“小圈子”最大的祸害,在于破坏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破坏党的团结统一,给形形式式的腐败创造条件。本期大讲堂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对党内“小圈子”的形成与危害从文化因袭、制度缺失等方面作了深刻的剖析。
  
  贪墨结圈,和谐之大碍
  
  千百年来.追求社会和谐一直是中国和世界人民的普遍社会理想,也是多元文化碰撞和交织而凝聚成的一种恒久的普适价值观。刚刚结束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回应了中国人民几千年来渴望的内在需求,已经在国内外激起了普遍的心灵呼应和关注。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关键在党,需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只有党风正则干群关系才会和,只有二者和,整个社会才会稳,人民才能安心享受和谐社会带来的丰硕成果。
  
  从文化层面上看,传统文化中“重视私利、漠视公益”的价值观对于中国人的性格和行为方式影响颇深。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视天下万物为其私产,奉行“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思维。所谓奉行王道、仁政,也只不过是为了维护天下这个私产的统治和占有。因此,“家天下”的思维惯性潜移默化的支配着传统社会中人们的行为模式,兼之权力的获取机制缺乏有效的社会参与和监督,这样就产生了围绕权力衍生的小圈子。圈内与圈外相比,其利益相关度、相互信任度更强,实质上就成为一种结党营私的利益共同体。
  就制度层面而言,一把手周围的小圈子现象在当代中国特别是基层组织中时有发生,也折射出我国加强、完善权力监督制度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现代政治理论一般认为,权力的来源为人民,权力的行使必须服务于人民。这就表明了权力的公共性特征。而欠缺完善的权力监督机制的话,却极容易使权力沦为徇私或谋私的工具。我国的民主政治制度秉承人民主权的基本原则,建构起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从宏观上说,这种制度是没有围绕权力的小圈子存在的土壤。但是,具体的权力监督体制不尽完善,或者监督制度的有效实施不够理想,使地方一把手周围的小圈子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仍有发生。
  因此,加强权力监督的制度建设,落实监督制度的实效,才能够彻底杜绝小圈子现象的出现。因为,权力本身就具有扩张和滥用的天性,需要有效的约束和监督才能使权力发挥其公共性的功能,为社会谋利,而非为个人谋利。与形式上的监督和道德上的教育相比,制度建设本身能够更有效地约制权力。只要权力本身能够被有效地监督,围绕权力衍生的小圈子现象不会出现,因为受到严格监督的权力失去了牟取私利的可能性,小圈子存在的目的和基础则自然不存在了。具体而言,干部任用机制中“唯上而不唯下”的不良风气必须通过更完备的选举制度、选拔制度建设来纠正。在权力行使过程中强化人民的监督参与,完善民主集中制,使权力的产生、运行在透明的环境下有法可依,依赖于健全的权力监督制度,滋生领导周围小圈子现象的土壤才会得以扬弃。
  (云南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
  
  圈子群体的危害用其治理 王新环   
  “小圈子”是中国由来已久的社会现象,尤其在官僚机构中表现最甚,“一把手”往往成为圈子中心。
  喜好搞圈子的一把手的政治思维和决策惯性往往是这样的,首先,做一件事情对我有什么好处,其次,这件事对我这个势力范围的圈中人有什么好处,最后,在满足了前两种条件的情况下,对我们的社会有什么好处。这种顺序鲜有颠倒。在这种内心思维下圈中人群体言语与实际行动往往表里不一。圈子所形成的势力范围是分肥式的,彼此遵循潜规则私下活动频繁,非常注重短期利益,很难为广大民众的长远利益绘制出未雨绸缪的远景。圈中人以一把手为核心形成固定群体,圈外人难以涉入其中,圈中人集体对一把手示好,而威示其他人。圈中人在势力范围内往往也最容易形成共同攫取权力、打击异己欺压圈外人的利益群体。圈中人彼此创造机会进行法外寻私与权力寻租,不但导致权力异化,而且最终会使主观主义横行、大众思维懒惰和群体道德瓦解。官场中圈子现象的消极效应增加了社会成本,也减少了潜规则的风险,其本质上排斥制度设计和法律规则。
  社会转型过程中,集中权力是高效率的保证,我们需要强力的一把手来通领聚合各种力量往前走。权力可适当集中但却区别于圈中人一把手式的权力垄断。这似乎存在着一些悖论。同时也引出一个问题,我们在要求一把手具有独立决断能力与权威的时候究竟拿什么去说服那些疑虑重重的人们去相信他能够秉公行事而不流于懈怠和专横?
  一把手应该独立自我,这是问题的首要。独立于自我是指独立于自己的私利、私欲,不屈服于权势,不以不正当的手段去追逐自己的私利,这是一把手自己应该能努力做到的事情。一把手周围的其他官员,无论是民选还是任命的官员都应该有一种独立的品格,这与所有的公职人员的要求是平等的,公职官员需要有一种道德勇气,当然这在中国实行起来要付出一定代价,因为社会传统文化主张相容和谐,如果坚持原则的话,可能意味着牺牲,但是,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需要作出一定的牺牲。所有公职官员在独立自我这方面应该有所作为。
  
  同时,要施行法制上的监督与制约。很早以前,先哲亚里士多德从正面考察了一些像梭伦那样的执政者的政绩,指出他们的突出的贡献,就在于积极制定各项法律制度,并严格依据法律进行统治。据此他得出结论“法律是最优良的统治者”,“是衡量事物是否合乎正义的尺度”。“法律的统治优于个人的统治”。反之,“让某一个人来统治,就会使政治带上兽性的成分,因为他的欲望有时会支配他,他的情感会影响他,即便是最贤达的人也在所难免。而法律恰恰能免除一切情欲的影响。”法治意味着用制度来规管一切,法治拒斥至高无上凌驾法律之上特权的存在。无数案例无不证明,缺乏有效监督与制约的权力必然走向异化。
  最后,勿忘公务公开与新闻监督并行。现代社会中被公认的政治理论是,权力是人民的,公职官员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其行使理所当然是应该为人民服务的。那么,要让权力主体相信权力不至于走偏的有效途径是公务公开,让权力始终在人民的监督下运行。在新闻的监督下,能够改变单位内部一把手的高度统御状态,所有决策都以公开和民主的方式进行,让公权谋私利没有生存空间。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专家)
其他文献
过犹不及多半源于急功近利  洗手甩手,手指甩到水龙头上;一边走路一边看手机,一脚踢到马路牙子上;吃饭,忽然“嘎嘣”一声,牙齿咬到一粒小石子;进门,一头撞到太干净的玻璃门上;坐在阳台上晒太阳,站起来一抻腰,撞到开着的窗户上……  甩手、走路、吃饭、跨进门、站起身,这些日常行为,我们并没有感觉到自己用了多大力气。但是,在出事故之后,你会发现,你甩手的力气有多大,指肚上的乌紫就是证据;你走路时迈步的速度
做人不成功,成功是暂时的;做人成功,不成功也是暂时的  记得一句谚语:“你需要在口袋里经常放两张字条,一张写的是我只是一颗尘埃,另一张写的是世界为我而造。”这句话道出了人生的真谛,为人处世需要有自信,更需要懂得谦卑和敬畏。反之,一个常怀谦卑与懂得敬畏的人,又常常能够获得更多的自信。  老子说:“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下之,故能为百谷王。”大意是河流与大海所以能够接受千百条溪水的奔流融会,是因
圆润而不圆滑内心藏着棱角  我很爱喝粥。木心在《少年朝食》里写道:“没有比粥更温柔的了,东坡、剑南皆嗜粥,念予畢生流离红尘,就找不到一个似粥温柔的人。”为什么说粥温柔?大概是因为它不可思议的包容性,任何食材都能与粥相融,那是一种不带任何攻击性的美味。正是这份包容,让越来越多的人喜爱粥,粥文化才得以发扬。  我很讨厌吃苦瓜,但当这样令我厌弃的食材出现在粥里时,却陡然变得有了别样的味道,清香诱人,温和
为人父母者,不患不慈,患于知爱而不知教也  看过一则新闻:一位妈妈跪在孩子面前,跪了一个多小时,原因是劝孩子去上学.但孩子看到妈妈下跪却毫不在意,坐在椅子上,翘着腿悠闲地玩手机,并把妈妈跪地的图片发在朋友圈里,配文:“开心每一天!”此事成为网络事件后,老师特意赶到家里来,尝试着教育孩子要感恩父母,但是他的妈妈却一再地打断老师说:“我是自愿跪的,又不是他逼的,你不要说他……”  古语有言:“为人母者
梁晓声的母亲是一位缝纫女工,虽然工作又苦又累,但见识不一般。一次,梁晓声到母亲的工作地要钱买书。母亲问:“要钱干什么?”梁晓声回答:“买书。”“多少钱?”“一元五角。”母亲二话没说,就去掏衣兜。旁边一个女工停下缝纫机,劝阻她:“大姐,别给!没你这么当妈的,供他们吃,供他們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啊!”梁母却没有听那个女工的劝阻,而是微笑着把钱塞进了梁晓声的手里。她大声地对那个女工说:“谁叫我
随着吸电子烟时间的增长,美国伊利诺伊州的殷格斯出现系列症状,心痛胸闷、呼吸急促、剧烈咳嗽。在极其难受的情况下,殷格斯去医院检查,医生发现他肺部感染,建议他及时住院治疗。医生竭尽全力治疗殷格斯,可他的病情并没有好转,反而每况愈下,医院只得给家属下病危通知书。殷格斯的病情迅速恶化,医生不得不将他送到重症监护室。但医生仍无法帮助殷格斯赶走死神。  殷格斯成为美国首例电子烟致死案例,立刻引起政府高度关注。
老兵不死,军魂永不凋零  88岁的何友毅是抗美援朝老兵,在老人的家门正上方,挂着“人民功臣”的牌匾,這是1952年四川省三台县人民政府所赠,纪念老人在抗美援朝时荣立三等功。在这块牌匾背后隐藏着一个令人震撼的故事。  那是1951年,18岁的何友毅积极响应祖国号召,毅然投身于抗美援朝。在前线,何友毅是通信兵。那一天,炮火连天,指挥部里的通信信号已经第4次中断了,指挥部失去了和外界的信息联络。政委先后
没有等出来的美好,  只有拼出来的幸福  柏林大学作了一项调查,向受调查的5000名社会各界人士提出了一个问题:你现在过得是否幸福?统计结果显示,49%的人说自己幸福。非常有意思是,这49%的人当中,既有生活遭遇不幸的人,也有债务过千万元的人,更有家庭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这就让人纳闷了,为什么这些人在别人看来明明不幸福,还要选择说自己幸福呢?  项目负责人采访了一位参与这项活动的破产公司老总,当
君子之风,山高水长  2019年11月19日,第28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在厦门举行。演员陈道明在参加活动后,刚走出电梯,与老艺术家牛犇老师偶遇。陈道明隔着人群看到牛犇老师,立刻点头弯腰问候。然后又穿过人群,主动伸手和牛犇老师热情握手。简单寒暄了几句后,两人就各忙各的去了。这组照片被发到网上后,陈道明下意识的行为被众人点赞。  越是不经意的举止越能体现一个人真正的修养。按理說,在人群嘈杂的现场,又隔
余光中凭借一首现代诗《乡愁》而闻名于世,余秋雨则凭借一本散文集《文化苦旅》而广为人知,两位余先生被合称为“海峡二余”。余光中和余秋雨相交多年,相互仰慕、相互欣赏、相互感知,成就了一段惺惺相惜的友情。  余光中写《乡愁》时已经43岁。好友、诗人流沙河是第一个把余光中的诗作介绍到大陆来的人,他在自己创办的《星星》诗刊上刊载《乡愁》后,很快风靡开来。当时,余秋雨赞叹说:“余光中先生是20世纪把中华文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