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动物园的牌匾是由谁题写的

来源 :北京档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feng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动物园每天都接待着国内外的众多游客。喜欢书法的游客会发现,在北京动物园的正门、西南门、西北门和北京海洋馆的入口处,虽然都挂着“北京动物园”的牌匾,但字体却有两种,一种是毛体(毛泽东),一种是郭体(郭沫若)。
  这是怎么回事呢?这得从北京动物园的历史说起。1949年3月,新中国即将成立,中共中央华北局财经资产处理委员会将原北平农林实验所移交北平市人民政府建设局。4月,北平市建设局派专人办理接管事宜,并将北平农林实验所更名为北平农林实验场。9月,又更名为西郊公园管理处。经过半年多的整修,1950年3月1目,以西郊公园的名称对外开放,并由北京市公园管理委员会管理。但当时的西郊公园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西郊公园管理处,一部分是西郊农事试验场管理处。办公地点均设在与正门相对的北楼内,只是西郊公园管理处在楼下,西郊农事试验场管理处在楼上。
  1952年8月,根据市政府“精简节约,紧缩编制”的精神,市公园管理委员会决定“将西郊实验农场合并到西郊公园管理处”。同年,在百废待兴、资金拮据的情况下,为把首都的动物园办好,国务院指令拨款115亿元(旧币),用作国际动物交换费,充实园内动物种类。西郊公园也派出工作人员到四川、新疆、云南、青海等野生动物栖息地建搜集站,搜集国内的珍稀野生动物。并派出以公园主任为首的5人工作队,前往苏联、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民主德国进行历时3个月的学习、访问。随行中带去中国特有珍贵动物东北虎、豹、棕熊、猕猴、蟒等30余只,首次进行国际间的动物交换。随着国内动物搜集工作的展开,并通过国际动物园间的动物交换,西郊公园内的动物种类和数量迅速增加,展示珍稀野生动物的许多场馆,电很快建立起来。
  1953年8月,市公园管理委员会就西郊公园更名的问题请示北京市人民政府。1955年4月1目,西郊公园正式更名为北京动物园。名称确定后,大家一致认为应有一块牌匾。最初,“北京动物园”由园内一名擅长书法的职工题写,大家看后不太满意,也觉得分量不够。有人提出请毛主席题写。管理处的领导认为动物园是饲养、展出野生动物的场所,请毛主席题字,是对他的不尊重。考虑到北京动物园属于普及科学知识的场所,遂决定请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题写,并给郭沫若同志写了一封信。不久,郭沫若同志的秘书就电话告知已写好。北京动物园即派人去取,总计有四五款,从中选出一款放大并制匾,将其悬挂在入门处。
  “文革”初期,因郭沫若被认定为封资修分子、反动权威,其题写的牌匾自然被摘下毁掉了。但北京动物园又不能没有牌匾。当时举国上下正如火如荼地学习毛主席语录、毛主席诗词。园文普科的负责人急中生智,从毛泽东诗词中找出“北京动物园”5个字制匾。这既解决了挂匾问题,也不至于再被“闹革命”的人们砸烂。这5个字很快就从毛泽东的三首诗词中集出。从词《沁园春·雪》的“北国风光,千里冰霜,万里雪飘”和“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中取“北”和“物”字;从《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取“京”字;从《七律送瘟神》的“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中取“动”字。“毛体”的牌匾就这样制作完成,并一直悬挂在北京动物园的正门。
  文革结束后,不少游客提出北京动物园应恢复初时“郭体”的牌匾。园领导也责成相关部门按照当年放大的“郭体”题字完成制匾,但并未将“毛体”的牌匾从正门处更换,可能是觉得“毛体”更大气吧!
其他文献
文章介绍了一种车载式流量标准装置,本装置在某种情况下可替代车栽式标准体积管。检定、校准现场各类原油腰轮流量计、椭圆齿轮流量计、刮板流量计以及双转子流量计等。通过配
文章叙述了对邳州市供电分公司变电检修工作的一些看法,并就此提出了两方面的意见:一是挖掘检修工作的内在潜力;二是循序渐进地变革检修方式。
20世纪50年代,由于经济危机和大规模战争的影响,西方国家政府普遍从消极行政转向了对社会和经济生活的积极干预.
居民区绿化是矿区绿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最能贴近居民生活,也最能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理念,文章在指出存在的同时,提出了以人为本,营造最佳人居环境的多项措施,并指出需要处
中国土木工程建筑的设计规范,在建筑承栽能力的安全性、牢固性和耐久性等方面的安全标准,总体上均低于国外相关规范。在调整结构安全标准设置的问题上存在着不同的见解。混凝土
目前使用计算机来识别音乐的风格的实践活动是相对比较少的。利用音乐的旋律特征可以帮助计算机识别音乐的风格,数据挖掘技术是开展这项工作的一条途径。这方面的工作涉及了音乐旋律的表达、旋律特征的抽取以及分类技术等许多内容。介绍了一个音乐风格识别系统MSC,系统以MIDI乐曲为数据源提取出乐曲的旋律,对不同风格乐曲的旋律进行了频繁模式的挖掘和对测试乐曲的风格识别。
根据人们选择出行方式随出行距离而变化的内在规律及交通发展政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等外部环境条件的制约与诱导作用,提出分层次进行出行方式划分的思路与方法,在规划实践中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