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形”揭结构,以“数”辅思考

来源 :数学教学通讯·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nz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函数动点最值问题的求解思路:利用几何性质揭示问题结构,参数化几何元素,结合函数方程深入分析. 本文结合近年中考真题具体阐释该方法.
  [关键词] 函数几何;动点;最值;参数化;方程思想
  函数几何问题常作为中考压轴题出现,对学生具有区分选拔的作用,因此题型一般综合性强、问题形式多样,解法较为抽象,给学生的理解作答造成极大困难,其中涉及的动点最值问题尤为特殊,更为强调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
  真题解析,试题点评
  1. 真题呈现
  (2017年江苏盐城卷第27题)如图1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x 2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C,抛物线y=-■x2 bx c经过A,C两点,与x轴的另一交点为点B.
  (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
  (2)点D为直线AC上方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连接BC,CD,设直线BD交线段AC于点E,△CDE的面积为S■,△BCE的面积为S■,求■的最大值.
  2. 试题解析
  分析 (1)略;(2)结合图像,令y=0,可得点A,B的坐标,求■的最大值,根据三角形相似的性质可转化为边长的比值问题,结合坐标参数可求边长,最后利用函数方程分析即可求解.
  ■
  简答 (1)y=-■x2-■x 2;(2)如图2,过点D作x轴的垂线,交AN于点M,过点B作BN⊥x轴,交AC于N,可知DM∥BN,因为∠DEM=∠BEN,∠EDM=∠EBN, 所以△DME∽△BNE. 令y=0,0=-■x2-■x 2,解得x■=-4,x■=1,所以点B(1,0),■=■=■. 设Da,-■a2-■a 2,可推知Ma,■a 2,由点B(1,0),可知N1,■,则DM=-■a2-2a,BN=■,整理后可得■=-■(a 2)2 ■,所以当a=-2时,■可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
  3. 试题点评
  本题目为典型的函数求最值问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函数图像的理解以及几何性质运用能力. 求解面积的比值,利用三角形相似的边长特性,将问题转化为线段比值问题,然后通过假设坐标参数使线段长度参数化,最后借助函数方程分析最值问题. 整体思路可概括为线段长度参数化,方程函数辅助分析,其中渗透的参数化思想和方程思想对于求解结合了几何性质的函数问题有着指导作用,可对其进行推广.
  考题衔接,解法透析
  参数化思想和函数方程思想的结合使用对于函数最值问题有着良好的解题效果,其基本思路是:从几何角度出发,充分利用几何性质思考问题结构;从代数角度深入,使几何元素参数具体化,利用函数方程分析问题的便利性来求最值.
  试题1 (2015年江苏连云港卷第27题)如图3所示,已知一条直线过点(0,4),且与抛物线y=14x2相交于A,B两点,其中点A的横坐标为-2.
  (1)求该直线的函数关系式以及点B的坐标;
  (2)略;
  (3)过线段AB上一点P,作PM∥x轴,与抛物线相交于点M,且点M位于第一象限内,点N的坐标为(0,1),当点M的横坐标为何值时,MN 3MP的长度取得最大值?并求最大值.
  分析 (1)只需确定两点坐标即可,已知点(0,4),利用抛物线的解析式确定点A的坐标,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解. (3)动点P在线段AB上,则点P的横坐标有范围限制,求MN 3MP的最大值,可以尝试用坐标参数分别表示线段MN和MP的长,最后转化为函数方程式来分析求解.
  简答 (1)y=■x 4,点B(8,16);(3)作MP延长后与y轴的交点,令其为点Q,如图4,则△MQN为直角三角形. 设Ma,■a2,在Rt△MQN内,MQ=a2,PN=■a2-1,利用勾股定理可得MN=■a2 1,MP=a-■,所以整理后可得MN 3MP=-■(a-6)2 18(2≤a≤8),所以当a=6时,MN 3MP的长度取得最大值18.
  试题2 (2017年重庆市B卷第26题)如图5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抛物线y=■x2-■x-■,并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C,其对称轴与x轴交于点D,已知点E(4,n)在抛物线上.
  (1)略;
  (2)已知點P为直线CE下方抛物线上的一点,连接PC,PE. 当△PCE的面积最大时,连接CD,CB,点K是线段CB的中点,点M是CP上的一点,点N是CD上的一点,求KM MN NK的最小值.
  分析 (2)设出直线CE的解析式,过点P作PF∥y轴,交CE于点F,可用参数表示点P和点F的坐标,进而知FP的长,△PCE的面积为S■=■FP·x■,根据面积最大可得点P的具体坐标,进而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原理可求KM MN NK的最小值.
  解答 (2)设直线CE:y=mx-■,代入点E,可求CE:y=■x-■. 过点P作PF∥y轴,交CE于点F,如图6,设Px,■x2-■x-■,则点Fx,■x-■,可求FP= -■x2 ■x,S■=■FP·x■=-■x2 ■x,当x=2时,面积最大,得P(2,-■). 过点K作关于CD和CP的对称点G,H,连接GH交CD和CP于N,M,如图7. 则KM MN NK=MH MN GN,当点O,N,M,H在同一直线上时有最小值,最小值为GH,GH=3,所以KM MN NK的最小值为3.
  上述两道题的解题过程都充分体现了参数化思想和方程思想,试题1利用几何性质参数化线段长度,利用方程分析最值;试题2则是参数化几何面积,利用方程定位点,最后结合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求解. 其解题思路都是基于“形”思考几何结构,借助“数”分析几何问题,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使得问题更为直观具体,分析过程思路清晰.
  解后反思,教学思考
  1. 夯实基础,完善体系
  中考试题的出题依据为考试大纲,其试题均是对教材习题的引申、变式和重组. 虽然中考题的考查形式千变万化,压轴题知识面广、综合性强,但其中的知识点均来自课本教材,解题方法也为教材讲授的基本通法.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强化巩固,合理编排教学内容,对知识点进行有效融合,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对于知识的交叉融合点要开展综合训练. 例如几何与函数问题,要充分结合习题进行系统讲解,提炼、归类、总结知识点,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 关注考题,形成思路
  中考的考题设计可还原到教材习题,一道好的考题必然是核心知识突出、渗透思想方法的变式习题. 数学的核心知识是基础知识、方法技能、思想方法融合的内容,它们形成了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 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透析考题,找准题目引申的知识点,分析其中的解题方法,总结概括解题思路. 另外,还要围绕核心知识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经历问题发现提出、探究论证、总结概括的过程,从而强化问题意识,形成自身独特的解题思路,提升解题能力.
  3. 变式问题,拓展思维
  从问题中提炼的解题思路,还需要经过问题的变式教学来拓展学生的思维. 开展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的专项训练具有良好的学习效果,在变式训练中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及时发现学生思维的局限点和受困处,然后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针对性思考辨析,从而消除思维壁垒. 通过试题变式、探寻不同思路方法的方式,可以有效扩展学生思维的宽度和维度,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进而强化学生思维品质.
  写在最后
  自然严谨的解题思路对于问题的精准作答有着重要的意义,初中的函数图像和几何知识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对于函数的几何问题也应该充分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将参数化思想和方程思想有效结合,利用“形”对问题的直观揭示,辅以“数”的深度分析,两者的完美融合方可实现问题的高效解答. 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透析考题,还原知识点;夯实基础,掌握通性通法;探究问题,形成解题思路;变式问题,拓展数学思维.
其他文献
本考点主要有两类问题:一是回归分析的问题;二是独立性检验的问题. 理科一般会在选择题、填空题中出现,文科也会在解答题中出现,难度中等.  (1)了解独立检验(只要求2?鄢2列联表)的基本思想、方法及其简单应用.  (2)了解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方法及其简单应用.  ①会作两个有关联变量的数据的散点图,利用散点图认识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②了解最小二乘法的思想,能根据给出的线性回归方程系数公式建立线
之所以说是“再思考”,因为以前有过这方面的思考。2004、2005年,我先后在《教育时报》《江苏教育研究》发表《关于“课改课”的六大“勘误”》《小学语文教学:怎样的“综合”才有价值》两篇文章。前文我所指的第一个“误”即“弱化‘科别’,无限综合”:“学科界限不应是实线和直线,而应是虚线和曲线;学科学习应对超越学科框架的综合性学习予以支持和保护。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任意弱化‘科别’即学科间的差异,无限模
维护他的尊严    初次见到韬,还真有些意外。  刚接任这个班,就被告之有个全校赫赫有名的人物。成绩不好不说,且“行为之恶劣”、“性情之乖张”不可言喻。  我以为这是一个极为愚笨、委琐的孩子,而没想到眼前的韬却是如此的挺拔、精神,尤其是他的双眼,明亮而聪慧。真与我的想象大相径庭。  对于这样的一个学生,该怎样做才能让他喜欢英语并持之以恒呢?他有着太多的缺点,是个经常受批评的孩子。那么,少批评,多表
[摘 要] 在常态课教学中嵌入数学实验片段,并借助图形计算器展开实验探究. 以观察、猜想、验证、推理为活动主线,为学生创设合作、交流、展示、思辨等契机和平台,感受知识发生和生长的完整过程,促进学生形成探究的策略和能力.  [关键词] 数学实验;反比例函数;图形计算器;课堂简录  背景介绍  苏州工业园区星洲学校作为江苏省初中数学实验联盟学校,于 2016年12月12日承办了“江苏省第六届初中数学实
小组合作学习是小学品德学科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当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然而。目前的品德学科教学中仍存在不少问题:活动内容的安排上,教师缺少选择性,学生活动的主题偏离现实或缺乏研讨的价值:活动的角色上,往往优秀学生的意见和想法代替了其他学生的意见和想法,其他学生成了讨论中的“三陪”——陪听、陪说、陪制造气氛;师生角色处理上,教师往往缺少等待学生活动的耐心。留给学生讨
看,操场上正在举行拔河比赛,参赛队员们都铆足了劲要取得比赛的胜利,旁边的啦啦队也憋足了劲在给自己的队伍加油,战况真是既紧张又激烈。到底哪一方会获胜呢?咱们赶紧去比赛现场看看吧——  ★一号攻擂手:南宁市阳光新城学校1707班 韦宗颖  七班和九班的同学们正在进行拔河比赛。只见一根粗大的绳子中间绑着一根红布条,随着红布条渐渐往九班的方向移动,九班啦啦队的声音越来越大,情绪也越来越高涨,而九班的队员们
建湖县第二实验小学原是一所名不见经传的村办小学,多年来,该校以书法艺术教育为突破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走出了一条写字教育出优生、出良师、出名校的跨越发展之路。  “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说话。”该校以书法艺术为主体美化校园环境,以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陶冶师生的情操。走进二实小的校园,东西两侧的书法碑廊令人望而生叹——令人膜拜的古代书法家的碑帖墨迹跃然其上,那些字或飘逸潇洒或雄浑有力或清秀灵动……在校园文
2008年1月8日,一年一度的江苏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在南京召开,来自全省各市、县(市、区)的教育局长、高等院校领导以及教育厅各处室和直属事业单位负责人等参加了会议。200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和北京奥运会举办之年,也是新一届政府确定目标、履行职责的起步之年。在上述背景下召开的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就显得意义非同一般。  会上.江苏省人民政府副省长何权高度评价了过去一年江苏
[摘 要] 核心素养的培养要落实在每节课之中,但是,初中几何课堂教学注重试题的训练,容易忽视概念和定理的形成,这会导致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新课改理念,如何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形成核心素养,就成为当前广大初中数学教师面临的难题.  [关键词] 核心素养;初中几何;平行四边形;课堂教学  几何教学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学习的一大难点. 当前,几何部分知识教学由于
考试是学业评价的重要方式之一,课程改革不是取消考试,而是要把考试作为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展示的平台。那么如何充分发挥考试的导向作用,通过考试来启迪学生智慧的生长呢?本文试对小学语文试题内容的编制作探讨。    一、关注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在命题时,要注重语文知识的生活化运用,实现书本知识与生活世界的沟通,与学生经验世界和成长的需要沟通,引导学生走出书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