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政权机关的就职宣誓及其价值意蕴

来源 :党史研究与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gminghua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局部执政的历史条件下,在其领导的抗日民主政权和人民民主政权机关——立法机关(参议会或临时参议会、人民代表大会)、行政机关(政府)和审判机关(法院)中,新当选领导人员实行就职宣誓.延安时期政权机关的就职宣誓是建党以后党员入党宣誓在政权机关中的延伸,是苏维埃时期政权机关就职宣誓的延续和发展.就职宣誓典礼通常在参议会闭幕当日或翌日进行,其程式大致为:鸣礼炮奏乐曲——宣誓人在监誓人的监誓下举右手随领誓人朗诵誓词并签名——领导致辞——民众献旗献花——宣誓人答词——礼成、全场鼓掌欢呼.整个活动行礼如仪、井然有序.就职宣誓标志着新一届政府的正式成立并就职视事,象征着人民政府权力来源的合法性,意味着政府要为人民服务和受人民监督,蕴含着民主文化并发挥着政治社会化的功能.延安时期政权机关的就职宣誓奠定了新中国初期政权机关就职宣誓的基石,是中共十八大以来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就职时向宪法宣誓制度的重要历史渊源.
其他文献
<正> 为了适应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对交通安全设施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的要求,为了吸取先进国家的成功经验,搞好GB5768《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国家标准的宣贯工作,交通部组团
推进中共革命精神谱系研究,需要借力多学科的理论.人文地理学的“人地关系”视阈可在一定程度上拓深其内涵认知与科学命名等相关研究.在“人”与“地”这对革命精神发生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