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叶尖损伤修复自适应加工技术研究与应用

来源 :制造技术与机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flj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损伤的涡轮叶片修复对航空发动机的检修及延寿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某镍基铸造高温合金涡轮工作叶片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叶尖部位自适应机械加工的修复方法,深入阐述了试验加工过程与验证结果,并对涡轮叶片修复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其他文献
针对目前航空发动机叶片铣削后产生变形导致数控阵列抛光前一致性差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变形特征的叶片分组方法,拟提高同组叶片的加工一致性。首先对批次铣削叶片的弯扭变形范围与趋势进行分析,然后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分组所依据的指标,再结合后续抛光工艺要求确定分组的界限。最后,依据每组组内叶片的变形情况调整叶片的阵列加工刀轨完成多个叶片的同步数控阵列抛光。将该方法应用于批量叶片的分组,并对分组后的叶片进行阵列抛光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分组后,组内叶片在主要弯曲方向的变形差异可控制在0.02 mm以内,满足
为了提高钢丝圈成型精度以满足高速纺纱要求,首先分析了成型精度不高的原因,然后从自动化控制、简化机械结构、调节标准化、磨损补偿及设备柔性等方面入手,采用三维建模的方法对钢丝圈成型机进行了控制、传动及机械结构设计。采用PLC控制系统提高机床自动化程度,设计的模具座提高了设备柔性;采用主动放料方式防止扁丝拉长;通过测微头将调节量化、标准化,避免了“凭经验”造成的产品质量不统一问题;内螺纹连杆解决了成型刀具磨损无法补偿的问题;凸轮带动退料杆的退料方式可以提高模具稳定性。这些都有利于提高钢丝圈成型精度。
通过从质量、进度和成本等多方面对大型部件弧形密封面制作工艺方案进行分析比较,结合项目实际,采用焊前加工密封面方式,保证了项目进度和质量,降低了施工成本,解决了大型焊
为了实现对窄流道整体叶盘的数控抛光,在采用复杂母线超硬磨料柔性抛光轮的基础上,开展了针对叶盘型面、流道及叶根的抛光轮形状与尺寸设计研究,确定了用于整体叶盘高效率抛光的鼓型抛光轮和球头抛光轮尺寸设计原则,实现了大尺寸鼓形半径的优选。随后,针对型面、流道、叶根圆弧不同区域的抛光需求,利用选定工具对某型号整体叶盘全型面进行定轨迹抛光试验,抛光后表面粗糙度R a≤0.4μm,完全去除精铣刀纹,达到了替代人工抛光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