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闭合伤致儿童胰腺外伤的诊治探讨

来源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aya09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儿童腹部闭合性损伤导致胰腺外伤的病因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1月至2008年5月间收治14例闭合性腹部损伤导致胰腺外伤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男11例,女3例,男∶女=3.7∶1.致伤原因依次为自行车把致伤5例、交通事故4例、踢伤或殴伤3例、跌伤2例.临床表现有腹痛、腹部压痛、白细胞及血清淀粉酶升高和发热.实验室检查14例均有不同程度白细胞升高.10例(71.5%)血清淀粉酶升高,二者升高水平与胰腺损伤程度无关;重复血清淀粉酶值测定对胰腺外伤具有诊断意义.11例(78.6%)CT检查发现胰腺损伤6例(54.5%),5例CT检查正常但剖腹探查胰腺外伤2例;12例B超检查发现胰腺损伤8例;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1例.保守治疗成功9例,包括轻微损伤6例,远端胰管损伤1例,入院时有胰管损伤但未发现2例.剖腹探查及胰腺外引流术5例.胰腺假性囊肿形成后手术4例.结论 胰腺外伤在儿童腹部闭合性损伤中并不常见.诊断以血清淀粉酶升高、CT及B超检查为主,少数需剖腹探查.白细胞及血清淀粉酶升高水平与胰腺损伤程度无关.重复血清淀粉酶测定及CT检查对胰腺外伤具有诊断意义.大多数胰腺创伤包括胰管近端损伤儿童可以先保守治疗而不是冒风险手术干预,如果形成假性囊肿再后期引流.胰管远端损伤(Ⅲ级)最好选择保脾胰尾切除术.剖腹探查术中发现轻微胰腺损伤而采用腹部闭式引流措施意义不大。

其他文献
尿道内切开术是治疗尿道狭窄的常用方法,传统逆行冷刀内切开术在伴有假道形成、尿道闭锁、尿道走径改变时,往往正道辨别不清,狭窄环切开不完全,导致治疗失败.我们利用顺行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结合冷刀内切开治疗小儿复杂性尿道狭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背景:研究发现,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具有抑制炎症、促进皮肤细胞增殖和血管再生、减少肌成纤维细胞积累的作用,表明间充质干细胞主要通过旁分泌方式修复损伤,给皮肤损伤
尿道下裂是泌尿外科常见的一种先天性畸形,大约125~250个男婴中就有1例,其治疗是手术矫正下弯畸形,使尿道口恢复正常位置,到目前为止,尿道下裂手术方法有200多种,方式繁多复杂,往往依医生经验不同而方法各异,但成功率低,并发症多,治疗较为棘手,有报道术后并发症4%~50%[1].为了降低术后尿瘘的发生率,术者均会采用周围组织加盖成形尿道。
目的 探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儿手术后应用腹水引流,是否可以减轻术后全身炎症反应以及是否有助于受损心肌的早期恢复.方法 20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直视手术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n=10)和对照组(n=10).实验组术后于左下腹放置腹腔引流管持续引流48 h,对照组术后不放置引流管.检测二组患儿手术前、手术后0、12、24、48 h五个时间点血浆白细胞介素6、10(IL-6、IL-10)、肌钙蛋白
目的 介绍小儿先天性腰疝的特点及治疗体会.方法 报告3例小儿先天性腰疝,男2例,女1例,发病年龄皆小于2岁.3例患儿均行手术治疗,2例为腰下三角疝,1例为弥漫性腰疝.结果 3例患儿术后恢复良好.2例腰部肿物无复现,1例于腹压增大时腰部略突出.结论 小儿先天性腰疝临床上较少见,一旦诊断明确,应早期施行手术.手术方式应根据腰疝的具体情况而定。
目的 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儿童骨关节结核临床特征,减少误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2年12月至2005年4月我院骨关节结核病息儿病历资料,并对患儿进行随访.结果 共有77例骨关节结核.大多因疼痛和/或行走姿态异常就诊.其中脊柱结核28例.受累椎体大多数在2个或2个以上.最多的达9个椎体;伴结核中毒症状19例(19/28,67.9%);6例伴有不全性截瘫.脊柱外骨关节结核49例,其中髋关节结核最多占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