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对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后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q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对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后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方法

选取威海市立医院2016年1~12月行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的患者90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A组(瑞芬太尼0.2 μg·kg-1·min-1)、B组(瑞芬太尼0.3 μg·kg-1·min-1)、C组(瑞芬太尼0.5 μg·kg-1·min-1)各30例,对比各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拔管时间、镇痛时间)、各组不同时期(T0:手术前;T1:术后即刻;T2:术后1 d;T3:术后3 d)的心率(HR)及平均动脉压(MAP),并记录和对比各组不良反应。

结果

各组手术相关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278、1.346、0.987、2.232,均P>0.05)。A组、B组、C组T1时HR及MAP分别为(94.68±8.51)次/min和(105.84±11.37)mmHg、(81.82±9.17)次/min和(97.14±9.02)mmHg、(75.24±8.29)次/min和(82.39±10.87)mmHg,A组HR及MAP水平均高于B组、C组(t=5.630、3.283、8.962、8.165,均P<0.05),B组HR及MAP水平均高于C组(t=2.915、5.720,均P<0.05)。A组T1时的HR及MAP明显高于T0、T2及T3时的水平(t=7.118、6.249、6.977,均P<0.05;t=3.632、3.728、3.717,均P<0.05),C组T1时的HR及MAP明显低于T0、T2及T3时的水平(t=2.060、2.043、2.068,均P<0.05;t=5.429、5.549、5.341,均P<0.05),B组T0~T3时的HR及MA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408、0.529、1.106,均P>0.05;t=0.480、0.430、0.437,均P>0.05)。各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69,P>0.05)。

结论

不同剂量的瑞芬太尼对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患者术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大,而0.3 μg·kg-1·min-1的剂量较为稳定,值得重视。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经喉罩通气吸入七氟烷用于小儿疝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11月武警浙江省总队嘉兴医院收治的小儿疝患儿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6例;全部入选患儿均依据其具体情况给予手术治疗,研究组在手术中应用喉罩通气七氟烷吸入麻醉;对照组给予气管插管麻醉,分析两组患儿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麻醉效果及治疗满意度等。结果患儿均通过手术治疗。两组各时间点心率(HR)
目的探讨术后阿片类药物剂量差异对行择期骨科手术患者镇静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舟山医院骨科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行择期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舒芬太尼低剂量组(40例)、中剂量组(40例)及高剂量组(40例),分别在术后给予舒芬太尼0.1 μg/kg、0.15 μg/kg及0.2 μg/kg辅助静脉镇痛,比较三组患者术后VAS评分、Rams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在高龄患者半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浙江省台州骨伤医院行半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患者,采取硬膜外麻醉,观察组42例患者,采取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观察两组血流动力学变化、麻醉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T2、T3、T4、T5时刻收缩压(SBP)、舒张压(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在无痛胃镜检查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6月丽水市中心医院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68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其分为观察组(丙泊酚+舒芬太尼)和对照组(丙泊酚+芬太尼),每组34例,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术中生命体征、定向恢复和意识恢复时间,记录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麻醉有效率100.00%,优于对照组的82.35%(χ2=8.856,P<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