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钱不是万能的,钱是万达的”,这是最近网络上风传的一句话。
“我不在乎朋友的家世,还是要看人本身,是不是好玩、人品好,有钱没钱太不重要了,反正都不如我有钱。”这是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之子王思聪的原话。
两句话都同样指向一个字:钱。没错,有钱的万达,终于要开始打“钱生钱”的主意了。在成立文化产业集团之后,王健林将新设金融帝国。
雏形初成
按照万达的一贯作风,要么不出手,一出手就是大手笔,万达涉足金融业务自然不会是小打小闹。
根据近期王健林公布的2014年半年工作报告,万达计划今年三季度注册成立万达金融集团,未来万达所有的控股、参股以及财务投资都由该公司负责。目前,万达已经注册成立了一家百亿级别的投资公司,正在申报成立一家注册资本300亿元的财务公司。
这将是万达文化产业集团成立之后,万达新的巨无霸。目前,万达集团的核心板块,除了商业地产是绝对主力外,还有文化集团和百货。
实际上,自去年开始,万达就有计划地进行了资金准备。今年3月,王健林就首次对外表示将成立金融业务板块的专门公司,但详细地介绍金融板块的具体规划和发展进度,这还是首次。
据了解,正在组建的万达集团金融板块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分别是投资管理公司、财务公司、资本管理中心。在此之前,万达集团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金融板块,更没有完整的金融架构。
投资管理公司的职能有二,对于与万达集团主业不同的业务投资,主要侧重投前和投后管理;对于与万达集团主业相关的投资,则仅限于投资前介入管理,并购结束后项目将交由资本管理中心管理处置。
资本管理中心是万达集团金融板块构成中最大的一部分,下设资本运营部、投后管理部、国际地产部等五个部门。其中,投后管理部的主要业务是和万达集团主业相关的公司或项目收并购后的接管、整合、处置,保证利益最大化。
王健林表示,“今年下半年万达将逐步展开金融业务,在多个金融行业进行投资。万达还正在和一些国外金融机构接触,一到两年内在海外金融产业方面就会有大动作。”
如无意外,金融总部将落地广州。早在今年的3月31日,王健林就曾表示,万达在广州已经投入了6个项目,资金接近500亿元人民币,将把万达的金融总部注册在广州,今年就签意向书。
转型是必然
构建金融平台,是万达势在必行的事。王健林称,成立金融集团是万达实现新的转型的要求,也是万达打造的新的支柱产业和新的利润增长点。
在万达庞大的商业帝国中,万达商业地产依然是顶梁柱,今年上半年920.7亿元营收中有668.5亿元为商业地产所贡献。2012年成立的万达文化集团已经收入140.9亿元,占整个集团收入的15%。
其它板块相比之下并不理想。万达酒店管理公司和万达连锁百货分别于2005年、2007年先后成立。虽然成立较早,今年上半年,这两大板块分别收入19.9亿元和111.3亿元,占整个集团收入的2%和12%,并未复制商业地产和文化集团的辉煌。
万达百货业绩不佳,高层持续震荡,电商试水至今,也一直没有找到模式,高管更是频繁流失。对于多元化发展的万达来说,亟需新兴板块来拉动。
上市失利也是促成王健林要搞好金融的原因。万达运筹帷幄近十年的上市计划在7月失败,万达集团目前拥有两家上市公司,美国AMC和香港上市公司恒力地产,但这些“都不是万达的主要公司”。万达真正图谋上市已久的两块核心资产分别是万达商业地产和万达电影院线。
尽管王健林一直声称万达在银行信贷层面不存在问题,但中国商业地产联盟秘书长王永平告诉记者,从长期的发展来看,日益扩张的万达需要构建一个强大的资金平台支持。
“更核心的原因是,商业地产的本质是金融产品,是一个资产包,转型金融是必然。”王永平告诉记者,面对全国各地已经开业的万达广场,如何做好持有部分的后期运营,以及未来在国内及海外的资产并购,都需要一个金融平台进行运作,这也是香港及国外成熟地产商由销售型转向持有型发展的必经之路。
万达的金融集团不过是一个侧影,随着海外地产业务加速,电商公司等新兴板块崛起,一个新的万达帝国开始出现。按王健林的设想,到2020年,万达要形成不动产、文化旅游、金融、零售、电商五大业务板块,在官方描述中,金融被排到了第三位。

王永平说,未来对于万达最难的是,从开发转向运营,再从运营转向投资人的角色转换。未来万达有可能作为一个投资人出现,由于国内商业地产水平不一,未来不排除万达会收购一些商业,这时候并购操作及后期运营水平就显得很重要。
“空降兵”王贵亚
轻资产运营时代,人才越来越关键。王健林就毫不隐晦地表示,万达从事金融产业,最重要的还是找人,不光找到人,还要找到合适的人,“这就是我老讲的一句话,人就是一切,人就是事业。能否搞好金融产业,关键不是审批,不是资金,而是人才。”
尽管万达暂未披露由谁来操盘万达金融,但业内猜测很可能是由“空降兵”王贵亚。他是原中国建设银行投资理财总监兼投资银行部总经理,现任万达集团高级副总裁,年初刚被王健林从建行挖角而来。
今年1月11日,万达集团在北京召开了2013年度工作总结暨表彰大会,尚在建行任职的王贵亚以万达商业地产董事的身份列席会议。
此后,外界传言王贵亚将从建行离职。一个半月后,2月28日,王贵亚以集团高级副总裁的身份出席了万达集团第二届供方大会,并在大会开幕式致辞。
近期,王健林为了实现今年力争推动一两家主要公司上市的目标,特地组建“推动上市公司小组”,而在该小组成员名单中,副组长就是王贵亚。 王健林选择王贵亚作为万达金融的负责人,绝非偶然。万达与四大行关系密切,万达商业地产公司与建行更是最佳拍档。在过去的几年中,王贵亚曾主导了一批重大项目资产、债务重组上市和重大项目投资,投资万达,也被建银国际视为经典案例。
王贵亚曾担任投资理财业务总监。在建行的组织架构中,批发业务总监、零售业务总监、投资理财业务总监是建行总行三大业务总监,级别仅略低于副行长的职位。
建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是中国建设银行旗下的投行机构。2007年1月至2010年8月,王贵亚曾兼任建银国际董事长。在此期间,王贵亚主导了建行资金对万达商业地产的两次战略投资,自己也曾代表建银国际出任万达董事。
2008年末,万达集团将其持有的万达商业地产的9000万股转让给建银国际资本管理(天津)有限公司,股权占比达到了5%。为推进上市,2009年7月,万达集团又启动了40亿元的第二轮募资,建银国际、华控产业投资基金等机构参与认购。
除了王贵亚之外,万达金融板块各部门负责人或许将复制万达在商业、文化领域“挖角+空降”的方式选择。从今年1月开始,有关万达集团招聘高管的消息便在业内外不胫而走,包括银行、基金在内的许多金融机构人士都曾接到过类似的邀约。
银行的力量
任何一个企业打造金融帝国,都不能离开银行这一强力发动机。
在万达集团长期的合作银行中,包括四大行、进出口银行和招商银行、渤海银行等股份制银行。广为人知的是,每次万达举办盛典之际,各大银行都会出面为其站台,每每人满为患。
当万科和恒大等品牌房企接连入股银行之际,万达自然不能落后。有消息称,近年来王健林不惜砸重金,寻求一家已经在国内多地开展业务的跨省经营的二级银行。
据一名接近万达集团的人士表示,目前万达正和大连银行磋商进一步的合作事项。而坊间流传的小道消息称,一旦合作达成,大连银行也将会在第一时间随着万达广场进驻的城市,迅速铺开。
由于同出一地,万达早已是大连银行的间接股东,但万达野心并不止于此。今年4月,就有知情人士称万达集团正在暗谋投资大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或将收购其20%的股权。
资料显示,大连银行的前身大连市商业银行成立于1998年,是一家由大连市国有股份、中资法人股份及个人股份共同组成的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城市商业银行2013年资产排名中,大连银行排名12位,资产总额2840亿元,净利润23亿元。目前大连银行拥有4家中心支行,8家分行,共130多个营业网点。
是否进一步入股大连银行,或许只有王健林本人才知道。市场颇为关注的是,在国家鼓励民间资本兴办中小金融机构的背景下,财大气粗的王健林是否有直接成立民营银行的打算。
实际上,王健林对于民营银行的态度颇为谨慎。2013年底,王健林曾明确告诉记者:“万达集团没有做民营银行的打算。”在其看来,现在银行赚钱主要是垄断造成的,如果打破垄断,银行也将成为高风险行业 ,一旦民营银行许可权放开,真不一定能比其他行业赚钱。
目前民营银行管制较多、存款保险制度未出台、细则还有待明确,万达显然更倾向于收购城市商业银行,或者与各大行曲线合作。万达300亿元财务公司的申请,或许正是王健林另一种驾驭银行的方式。
“我不在乎朋友的家世,还是要看人本身,是不是好玩、人品好,有钱没钱太不重要了,反正都不如我有钱。”这是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之子王思聪的原话。
两句话都同样指向一个字:钱。没错,有钱的万达,终于要开始打“钱生钱”的主意了。在成立文化产业集团之后,王健林将新设金融帝国。
雏形初成
按照万达的一贯作风,要么不出手,一出手就是大手笔,万达涉足金融业务自然不会是小打小闹。
根据近期王健林公布的2014年半年工作报告,万达计划今年三季度注册成立万达金融集团,未来万达所有的控股、参股以及财务投资都由该公司负责。目前,万达已经注册成立了一家百亿级别的投资公司,正在申报成立一家注册资本300亿元的财务公司。
这将是万达文化产业集团成立之后,万达新的巨无霸。目前,万达集团的核心板块,除了商业地产是绝对主力外,还有文化集团和百货。
实际上,自去年开始,万达就有计划地进行了资金准备。今年3月,王健林就首次对外表示将成立金融业务板块的专门公司,但详细地介绍金融板块的具体规划和发展进度,这还是首次。
据了解,正在组建的万达集团金融板块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分别是投资管理公司、财务公司、资本管理中心。在此之前,万达集团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金融板块,更没有完整的金融架构。
投资管理公司的职能有二,对于与万达集团主业不同的业务投资,主要侧重投前和投后管理;对于与万达集团主业相关的投资,则仅限于投资前介入管理,并购结束后项目将交由资本管理中心管理处置。
资本管理中心是万达集团金融板块构成中最大的一部分,下设资本运营部、投后管理部、国际地产部等五个部门。其中,投后管理部的主要业务是和万达集团主业相关的公司或项目收并购后的接管、整合、处置,保证利益最大化。
王健林表示,“今年下半年万达将逐步展开金融业务,在多个金融行业进行投资。万达还正在和一些国外金融机构接触,一到两年内在海外金融产业方面就会有大动作。”
如无意外,金融总部将落地广州。早在今年的3月31日,王健林就曾表示,万达在广州已经投入了6个项目,资金接近500亿元人民币,将把万达的金融总部注册在广州,今年就签意向书。
转型是必然
构建金融平台,是万达势在必行的事。王健林称,成立金融集团是万达实现新的转型的要求,也是万达打造的新的支柱产业和新的利润增长点。
在万达庞大的商业帝国中,万达商业地产依然是顶梁柱,今年上半年920.7亿元营收中有668.5亿元为商业地产所贡献。2012年成立的万达文化集团已经收入140.9亿元,占整个集团收入的15%。
其它板块相比之下并不理想。万达酒店管理公司和万达连锁百货分别于2005年、2007年先后成立。虽然成立较早,今年上半年,这两大板块分别收入19.9亿元和111.3亿元,占整个集团收入的2%和12%,并未复制商业地产和文化集团的辉煌。
万达百货业绩不佳,高层持续震荡,电商试水至今,也一直没有找到模式,高管更是频繁流失。对于多元化发展的万达来说,亟需新兴板块来拉动。
上市失利也是促成王健林要搞好金融的原因。万达运筹帷幄近十年的上市计划在7月失败,万达集团目前拥有两家上市公司,美国AMC和香港上市公司恒力地产,但这些“都不是万达的主要公司”。万达真正图谋上市已久的两块核心资产分别是万达商业地产和万达电影院线。
尽管王健林一直声称万达在银行信贷层面不存在问题,但中国商业地产联盟秘书长王永平告诉记者,从长期的发展来看,日益扩张的万达需要构建一个强大的资金平台支持。
“更核心的原因是,商业地产的本质是金融产品,是一个资产包,转型金融是必然。”王永平告诉记者,面对全国各地已经开业的万达广场,如何做好持有部分的后期运营,以及未来在国内及海外的资产并购,都需要一个金融平台进行运作,这也是香港及国外成熟地产商由销售型转向持有型发展的必经之路。
万达的金融集团不过是一个侧影,随着海外地产业务加速,电商公司等新兴板块崛起,一个新的万达帝国开始出现。按王健林的设想,到2020年,万达要形成不动产、文化旅游、金融、零售、电商五大业务板块,在官方描述中,金融被排到了第三位。

王永平说,未来对于万达最难的是,从开发转向运营,再从运营转向投资人的角色转换。未来万达有可能作为一个投资人出现,由于国内商业地产水平不一,未来不排除万达会收购一些商业,这时候并购操作及后期运营水平就显得很重要。
“空降兵”王贵亚
轻资产运营时代,人才越来越关键。王健林就毫不隐晦地表示,万达从事金融产业,最重要的还是找人,不光找到人,还要找到合适的人,“这就是我老讲的一句话,人就是一切,人就是事业。能否搞好金融产业,关键不是审批,不是资金,而是人才。”
尽管万达暂未披露由谁来操盘万达金融,但业内猜测很可能是由“空降兵”王贵亚。他是原中国建设银行投资理财总监兼投资银行部总经理,现任万达集团高级副总裁,年初刚被王健林从建行挖角而来。
今年1月11日,万达集团在北京召开了2013年度工作总结暨表彰大会,尚在建行任职的王贵亚以万达商业地产董事的身份列席会议。
此后,外界传言王贵亚将从建行离职。一个半月后,2月28日,王贵亚以集团高级副总裁的身份出席了万达集团第二届供方大会,并在大会开幕式致辞。
近期,王健林为了实现今年力争推动一两家主要公司上市的目标,特地组建“推动上市公司小组”,而在该小组成员名单中,副组长就是王贵亚。 王健林选择王贵亚作为万达金融的负责人,绝非偶然。万达与四大行关系密切,万达商业地产公司与建行更是最佳拍档。在过去的几年中,王贵亚曾主导了一批重大项目资产、债务重组上市和重大项目投资,投资万达,也被建银国际视为经典案例。
王贵亚曾担任投资理财业务总监。在建行的组织架构中,批发业务总监、零售业务总监、投资理财业务总监是建行总行三大业务总监,级别仅略低于副行长的职位。
建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是中国建设银行旗下的投行机构。2007年1月至2010年8月,王贵亚曾兼任建银国际董事长。在此期间,王贵亚主导了建行资金对万达商业地产的两次战略投资,自己也曾代表建银国际出任万达董事。
2008年末,万达集团将其持有的万达商业地产的9000万股转让给建银国际资本管理(天津)有限公司,股权占比达到了5%。为推进上市,2009年7月,万达集团又启动了40亿元的第二轮募资,建银国际、华控产业投资基金等机构参与认购。
除了王贵亚之外,万达金融板块各部门负责人或许将复制万达在商业、文化领域“挖角+空降”的方式选择。从今年1月开始,有关万达集团招聘高管的消息便在业内外不胫而走,包括银行、基金在内的许多金融机构人士都曾接到过类似的邀约。
银行的力量
任何一个企业打造金融帝国,都不能离开银行这一强力发动机。
在万达集团长期的合作银行中,包括四大行、进出口银行和招商银行、渤海银行等股份制银行。广为人知的是,每次万达举办盛典之际,各大银行都会出面为其站台,每每人满为患。
当万科和恒大等品牌房企接连入股银行之际,万达自然不能落后。有消息称,近年来王健林不惜砸重金,寻求一家已经在国内多地开展业务的跨省经营的二级银行。
据一名接近万达集团的人士表示,目前万达正和大连银行磋商进一步的合作事项。而坊间流传的小道消息称,一旦合作达成,大连银行也将会在第一时间随着万达广场进驻的城市,迅速铺开。
由于同出一地,万达早已是大连银行的间接股东,但万达野心并不止于此。今年4月,就有知情人士称万达集团正在暗谋投资大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或将收购其20%的股权。
资料显示,大连银行的前身大连市商业银行成立于1998年,是一家由大连市国有股份、中资法人股份及个人股份共同组成的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城市商业银行2013年资产排名中,大连银行排名12位,资产总额2840亿元,净利润23亿元。目前大连银行拥有4家中心支行,8家分行,共130多个营业网点。
是否进一步入股大连银行,或许只有王健林本人才知道。市场颇为关注的是,在国家鼓励民间资本兴办中小金融机构的背景下,财大气粗的王健林是否有直接成立民营银行的打算。
实际上,王健林对于民营银行的态度颇为谨慎。2013年底,王健林曾明确告诉记者:“万达集团没有做民营银行的打算。”在其看来,现在银行赚钱主要是垄断造成的,如果打破垄断,银行也将成为高风险行业 ,一旦民营银行许可权放开,真不一定能比其他行业赚钱。
目前民营银行管制较多、存款保险制度未出台、细则还有待明确,万达显然更倾向于收购城市商业银行,或者与各大行曲线合作。万达300亿元财务公司的申请,或许正是王健林另一种驾驭银行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