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下《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改革

来源 :进出口经理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电子商务》是电子商务专业的核心课程,但是目前在我院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如课程的知识体系不够健全、实践环节薄弱等,基于工学结合的理念可从重构理论体系、实训教材的编写、师资队伍的建设以及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等几方面着手,对高职《电子商务》课程进行改革。
  关键词:高职;电子商务;工学结合;课程改革
  苏州托普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是昆山三大民办高职院校之一,其电子商务专业自2003年开办以来就一直开设至今,学生的数量也从刚创办初期的一个班飞速发展到三个班的规模,教师的队伍、教学资源等都在不断的完善,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学质量也在不断的提高,但是学院自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以来,该课程开始暴露出一定的问题,为此学院深深地的意识到要想适应这种模式,电子商务课程必须要尽心一定的改进,因此本文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对电子商务这门课程进行了一些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
  一、《电子商务》的课程性质和目标
  高职院校《电子商务》课程是职业院校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等相关专业必开的一门课程,当然也成为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的一门核心的专业课程。本门课程是电子商务专业学生进入大学以后主修的第一门专业课,所以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认知情况,将直接影响到他对这个专业的兴趣和认识,从而也将会大大影响他对以后专业课程如网络营销、电子商务物流、电子商务案例分析、网络贸易实务等相关课程的学习,甚至会影响其以后的职业发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全面的初步认识、了解和掌握电子商务的相关概念、电子商务的流程和功能以及电子商务的相关技术等内容。他的理论教学主要解决“什么是电子商务和电子商务干什么”的问题,而实践环节主要解决“电子商务要使用哪些工具和如何来做电子商务”的问题,围绕着现实的企业和个人具体开展电子商务活动的内容,通过一系列的技能训练,使学生能够做到“教、学、做”一体化,能够学以致用,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并深刻理解电子商务在一个企业运作的具体模式和流程,从而掌握电子商务应用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更好的从事电子商务的相关工作。
  二、苏州托普学院《电子商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的知识体系不够健全
  1、课程内容完整但不结合实际应用
  电子商务课程目前选用的万守付教授编写的教材,本教材涵盖了电子商务概述、电子商务技术基础、电子商务模式、电子商务安全、电子支付、电子商务物流、电子商务政务、网络营销等几章节的内容,从理论体系上来讲,内容非常完善,也非常完整,但是讲下来会发现章与章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实践性不强,虽然每一章后面配有了实训,但是实训的力度不够,包括现在很多高职的这门课程的教材普遍都存在着这个问题,现在学院在稳步推进工学结合的模式,故当前的教材在这个模式下已经不能很好的适应学院的发展了。
  2、知识更新不及时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知识的的更新,虽然我们选的教材是第三版,但是教材中还是有很多的内容并未跟上电商知识的潮流,做到与时俱进及时的转换,例如很多的数据还是2009年以前的数据,而且里面有一章讲的是网络加密技术,而实际上这项技术真正对于我们未来毕业的大学生就业来讲意义并不大,而不如转换成为网络的防诈骗、密码设置与保护等相关内容,反而更贴近现实的生活,也能给我们带来很大的意义。
  (二)实践环节薄弱
  1、实践的师资实在匮乏
  自电子商务专业创办以来,一直处于生源没有或者只有一个班级的状况,只是在最近2年的招生中,电子商务的学生数量才大增,而学院真正教授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师也只有2名,而且目前的电子商务专业教师并没有真正的计算机相关课程的讲授经验,故目前很多电子商务的涉及计算机的课程还是聘请的外来资源或本院计算机学院的教师代替,而我院真正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师又普遍是从大学毕业直接进的学校执教,所以并没有去企业的经验,故在讲授的时候难免过偏于理论,缺乏实战经验。
  2、缺乏优秀的符合我院工学结合特色的实训教材
  当前选用的教材理论性过强,知识的更新速度也跟不上,导致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内容空洞,学生往往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去”,这样的讲授方式自然是学生不感兴趣的,而且我院是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模式,学生进入企业实习以后发现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的企业并无用处,于是更加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编写一本适合我院学生学情的,集理论与实践,学校与企业融合的校本实训教材迫在眉睫。
  3、校内的实训建设落后
  从课程本身来讲,电子商务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故对实训环节要求比较高,而我院资源匮乏,第一在多媒体投影仪以及机房方面并不能很好的满足教学的要求,而本门课程的很多内容是要有动画、声音、图像等进行展示的,而且相关的内容是要在机房操作的,而绝大部分时间学院还满足不了这个教学要求,所以大大的影响了教师课程的上课效果。第二电子商务涉及很多的流程相关的内容,要求学生要进行实践演练的,很多院校是安装了电子商务的模拟软件展开教学的,虽然有很大的局限性,但是在某种程度上还是能够充分的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拓展他们的知识面的,而我院目前资源有限,没有相关软件的支持。很多的实训也仅仅是教师在网上或者利用教材本身去寻找一些题目,在每一章的课后训练一下,内容相对非常局限,能够让学生发挥的空间也相对有限,大大的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这样的模式教育出来的学生已经很难满足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要求了。
  三、苏州托普《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一)基于“工学结合”的理念重构课程体系
  基于“工学结合”的理念,课程教学要与职业工作过程相融合,因此了解当前企业对电子商务的岗位需求很重要,为此我们首先要去分析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平台和物流企业对相关人才的基本能力和应用能力的需求,然后去逐一分析具备改能力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尤其是一些实训环节,最后以围绕各项能力的培养为中心,对支持能力培养的各种知识进行优化和整合,来确定该课程的理论及实训比例,优化课程体系。
  (二)进行实践教材的编写
  目前电子商务的教材是选用万守付主编的,还是以理论知识为主,真正的实践性的内容也很少,而且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较为严重,教材的内容与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需求相脱节,缺乏实用性。因此尽快编写一套适应电子商务职业需求的实训教材迫在眉睫。在编制教材时,要明确课程的职业能力目标,明晰企业的需求,企业对电子商务职业的标准,同时在编写教材时,要充分利用我院校企合作的优势,充分征求本行业有经验人士的意见,尽量争取吸引企业人士参与到教材编写的工作中去。
  (三)建立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教师在学生的学习之中占有很强的主导地位,因此教师电子商务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当前学院的教师队伍薄弱,实践环节欠缺,为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阻力。学院应该为电子商务的主讲教师多创造一些企业实践的机会,使之在增强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好的掌握相关的实践技能。
  (四)增加投入,强化学院的校内实训基地
  电子商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对于此门课程的建设,不能仅仅停留在低水平的教学环节,应该将眼光放远,尤其现在电子商务专业的行情越来越好,招生的人数也在逐年增加,学院应该看到此专业的大好前景,加大校内实训的力度。首先在基本的教学硬件设施上,学校要舍得投资,购置必备的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相关资源,为此课程的教学搭建坚实的物质基础。其次,学校应该购置相关的教学软件来辅助教学,集理论与实践于一体,建立专门的电子商务实训室,让学生在课上及课下的空余时间加强训练,提升他们校内的实践技能。教师编写教学计划,实验指导书等使教学资源完善。
  参考文献:
  [1]刘二涛.高职《电子商务基础》课程改革探讨——基于“工学结合”理念[J].《电子商务》.2011.4.
  [2]唐蓉.高职院校电子商务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现代营销》2014.6.
其他文献
面对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坐等形势好转是没有出路的,唯有主动出击,方能求生存谋发展。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就来到了2010年,回首过去的2009年,对雅泰集团来说是颇具挑战的一年
湿地是水陆在时间和空间坐标上交替的界面区域,记载着地球生物进化自水域到陆地的自然过程,其所展现的特殊魅力与迷人景色是其丰富多样的生物种类和生命活动。湿地以其强大
风险从来就伴随着机会,更何况中国作为全球经济复苏的发动机,其城市化、工业化进程正在不断加快。上海和平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作为本市最早涉足汽车销售服务领域的民营企业,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共管理体制,需要创新政府管理模式.实现政府管理模式创新的前提是树立全新的管理理念,重点是大力推动政府职能转变.
摘 要:全球电子化的移动通讯时代随之而来,人们似乎在平日的生活中无法脱离对互联网的依赖,而互联网金融最近几年以来在国内的发展进程较为迅速,其是一种较为新型的金融模式,主要的方式是将传统金融行业和网络高科技技术相互融合,再次运用网络进行流通资金的流程,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的条件。随着互联网金融长期以来的进程,其主要的商业功效通过不断的发展和延伸,并且免于金融行业中所产生的杂糅的管理模式,对互联网金
善于融入和创造新文化,才能真正地立足于自己的土地上,并吸引世界的眼光。一场金融危机使中国清醒地认识到,必须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在领导实践中,下属常常因对领导干部用权偏颇、处事不当及其不正之风、腐败现象不满诱发种种“坏话”,能否耐心听取、正确鉴别,并真诚采纳“坏话”中有益的东西,对提高领导者
摘 要: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全面实施,跨境电商已经成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新渠道,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经济转型的重要支撑和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但是跨境电商人才的严重稀缺已成为限制我国跨境电商行业发展的最关键因素,本文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跨境电子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跨境;电子商务;高职;人才;培养  跨境电子商务目前而言属于新兴行业,其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有大
1 案例资料及检验rn1.1 简要案情rn案例 1 李某,女.2017 年 11 月 28 日晚上 9时左右,在其家中喝下开水后,感到头晕,意识模糊,四肢无力、并很快入睡,第二天发现手机和钱包被
“必须创造明天韩国人吃饭生存的科学技术!”这是韩国人常常挂在嘴上的一句口头禅。此话道出了韩国人追求科学技术的朴实心理,也折射出经济和社会发展依靠科学技术创新的真理。韩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就是循着求生存的意识一步步走过来的,直至走到了较为辉煌的阶段。  韩国原来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科学技术几乎是一片空白。上世纪60年代初开展大规模经济开发时,韩国对科学技术实行“拿来主义”,就是引进外国的科学技术,进行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