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习科学视角探究翻转课堂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anfang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我们现在教育面临的瓶颈,社会对学校教育的此起彼伏的批评,以及我们不断地反思使得翻转课堂成为教育界的焦点,并以“星火燎原”之势席卷国内外。在数字化时代,助推翻转课堂的技术已经成熟,但是技术所带来的效应却还没显现。“翻转课堂”自被提出以来就广受争议,不难看出,人们对这一新兴教学模式的怀疑。基于此,笔者从学习科学视角对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以期为未来翻转课堂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帮助。
   一、从学习科学角度看翻转课堂
   长期以来,教育研究关注的对象往往是教学,而学习科学涉及的更多是学习,它是在深刻反思学校教育中学习的缺失以及传统认知科学研究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组织高效的学习,如何深化技术的应用。深度学习是学习科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它是发展可迁移知识的基本途径,任何的教与学的中心必然是以促进深度学习为核心的。如今的教学模式可谓形形色色,但真正能够涉及深度学习的不多,因为缺少了复杂多变及技术支持的环境。余胜泉等人将深度学习的研究框架聚焦在深度学习环境、学习过程、学习结果及情感体验四个层面。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角度来看,课前的信息输入,到学习者个人的信息处理再到课堂的信息输出构成了深度学习的分析路径。
   翻转课堂深度学习环境:深度学习的学习环境中,因为新技术的使用,使得知识不再以结构良好的方式呈现,抽象知识可以用具体的形式进行表征,并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出现,不再是单一不变的老生常谈。翻转课堂的课前的学习阶段,例如教学视频、各类学习资源等,无一不充分体现技术在学习环境中的角色,尤其在内容的设计等方面。同时,网络状及模块化展现的知识分布,摆脱了传统教学线性知识分布的特点,促使学习者联系已有知识概念,建构自己的知识网络。翻转课堂中技术的使用为深度学习的发生提供了保障。
   翻转课堂深度学习过程:人们已经普遍认同学习是在原有知识背景下发生的,学生进入课堂时,已经带着对世间万物的各类半成型观点和迷思概念。所以,在学习的过程需要将新知识同化或顺应到彼此关联的概念系统中。此时,认知的高度投入是必不可少的。网络环境下以视觉或听觉呈现的知识,有助于激发学习者的内在学习动机。在学习过程中有了兴趣,学习者就可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由此增加个人认知投入。直至最终影响到深度学习的结果——概念转变的形成。
   翻转课堂深度学习结果:汉普顿将概念定位于将当下的经验分类并划归到某种范畴并对它进行阐述。学习科学认为学习要使得一系列的概念之间形成概念网络,并能够进行概念间的转变。由于概念的转变是有意义学习的内在机制,而有意义学习是深度学习的关键。当学习者对他们所理解的概念或对他们的概念框架理解发生变化时就是概念的转变。
   二、有关翻转课堂的思考
   当下推进翻转课堂是基于对教育所处的大境脉的研究,也是对课堂长期以来不可弥补的缺陷提出来的。在这样一个信息化环境下,应该主张通过学习环境的创设,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认知工具等编织知识网络去支撑学习对知识的建构。所有的构想若是只针对课堂那么实现理想学习环境的创设可能仍遥遥无期,基于学习科学的研究,将课堂外的学习纳入学习环境创设的建构并实现新课堂模式的建立是顺应时代的要求,也是实现教育变革的途径之一。但是课堂外的学习,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知识的传授阶段,是翻转课堂重要的前奏,却是最难保证的。这需要对“学习”有充分的理解,并从各个方面促进学习。与此同时可以促使教学者更多地思考如何充分利用这个机会使得学生成为一个积极主动的学习者。
   在大多数人将“翻转课堂”当做契机、挑战的时候,很多人也警惕翻转课堂唯技术化倾向,这并不无道理,翻转课堂的推广的确得益于技术的发展。翻转课堂是在符合深度学习机制的框架之下优化技术融入课堂教学的模式。技术的使用是相对于特定文化背景才有意义,技术在翻转课堂中的存在是为了促进学习的发生,增加深度学习发生的更多可能。它的存在是价值中立的,所以受技术控制还是控制技术的问题,也就成了没有意义的问题。
   翻转课堂可以说是被发现而不是被创造的。随着学习科学的深入研究,翻转课堂被证明其存在的价值,但我们还需要更多的定量或定性的研究来确认翻转学习模式的潜能。时代在变,处于大环境下的人也在变。原有的教育系统很难教好新一代的数字化原著居民。因此,数字化环境下,如何建立新型模式必然成为弥合学生生活状态和学习状态的关键课题。
   陈彩丽,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
其他文献
看下面的例子:但没有过几分钟,小男孩却不知怎么,一下子兴趣索然了,站在那里四处寻望,朝一个他认为挺有兴趣的热闹地方走去。(《书摘》2002年7月号91页)“兴趣”,《现代汉语
期刊
口语交际课《推选奥运吉祥物》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我坐在教室的后面为自己的课堂设计沾沾自喜,我课前要求学生组成合作小组,据自己搜集的资料确定奥运吉祥物,并做好交流发
师:同学们,今天我先讲一个典故,“深山藏古寺”是宋徽宗考察画家出的一道考题。当时画家中有的画青山丛中露出一个寺顶;有的在半山腰画一半古寺;有的则干脆在山中画一个寺庙。只有
当机翼越来越接近台北桃园机场的地平面时,我心灵里最急于亲近的台湾宝岛名胜乃是日月潭——那个我曾在语文教科书里了解到的优雅的湖泊,那个我曾在散文作品中拜谒过的中华胜
平躺rn美国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乔布斯曾说过:“成为卓越的代名词,很多人并不能适应需要杰出素质的环境。”确实,看似很简单的一个平躺,却包含了很多,因为将平躺运用于人生,你会发现,想
因为名字里有个蝶字,所以对蝶有一种难以释怀的情感,万千生命中我独爱那让我怦然心动的生灵——蝶。
青年语文教师王刚所著《白字百说》一书已由崇文书局出版。国家一级作家、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主编晓苏先生为该书作《序》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晓苏先生认为《白字百说》是一本非常实用的、有一定思想的书,也是一本可以怡情的书;它不仅体现了知识性、实用性和资料性的特色,也体现了作者的语文素养和科研能力,其认识价值与实践价值勿庸置疑。笔者读完全书,只觉清新之气扑面而来,亦感《白字百说》的
雨,无疑是最古老的音乐。聆听雨落,只为找寻久逝的古朴、详和与美好。
学术期刊作为一种媒体,能传播学术信息,发表学术研究成果,在学术研究过程的上游与下游之间对研究主体起联接的中介作用。它是学者展现、交流与传播学术成果,支持学术创新的平台,学
雪不知何时开始下的,轻盈而又厚重的雪积压着土地,也积压在人们的心中。只有那些小伙伴还在不知疲倦的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