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区域工业文化

来源 :课外语文·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ilei2474721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职语文的教学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促进社会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由于中职语文教学培养的是高素质的劳动人才,所以教学应该更加具有社会化,即要求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根据学生的专业和发展的方向,适当地渗透地区的工业文化。本文主要从校园文化和区域工业文化的融合、在语文课堂上介绍相应区域的工业文化,并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联系工业文化,将教学资源进行延伸,从这三方面具体论述如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区域工业文化。
  【关键词】中职语文;工业文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中职语文教学受到市场经济和网络快速发展的影响,学校更加注重设备的购置和技能的培训,而中职语文的课程正在逐步被压缩,使得中职语文处于比较尴尬的状态。中职教育为社会输送大量具有专业、实践能力的人才,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无法对学生进行技能性的培养,但是可以将区域工业文化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渗透,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只有当学生了解企业文化,并且对自己能够进行正确定位的时候,学生才能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收获成功。
  一、校园文化和区域工业文化的融合
  尽管语文教学伴随着学生的一步步成长,但是中职语文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究其原因,可能是学生觉得语文没有技术含量,其人文性的培养与学生将来的工作和发展都没有直接性的联系,只是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和影响。而如果将区域工业文化的与校园文化进行有效融合,那么中职语文肯定会呈现出一番新的面貌。当工业文化融入教学,学生一方面会感觉教学的现代化,另一方面也会扩宽学生的眼界和知识面,帮助他们尽早地树立起正确的职业观。
  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设计一定的教学活动,或者带着学生进行课外的教学实践。语文教学多数情况是教师教,学生听,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有计划地组织仿真的人才推荐会、竞聘会、产品的介绍会,学生结合自己或自己的专业、产品写篇产品说明书,这些都是“应用文”。[1]当然这只是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承办班级报纸,自己搜集相关的区域工业文化的信息。另外,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校外的活动,如组织学生去采访家乡的企业家、工业基地的负责人。在将采访记录写成文章的时候,也是在不断地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既能够提高自主能力和增加人生历练,又能够在实践的过程中学做人、学做事,得到精神上的收获。
  二、制订相应的工业文化教学安排——以江苏省为例
  作为近现代工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的江苏,在其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丰富的工业文化,并在其区域内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于当今的工业发展、文化建设、人才培养有着重要的文化启迪作用。将区域工业文化融入中职语文的教学,一定能够给中职语文教学注入一股新的源泉。传统的语文教学是一种封闭性的教学模式。在内容上,它局限于课本;在空间上,它局限于教室;在方式上,它局限于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3]这样的教学方式违背了现代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同时也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要改变这样的局面,那么就必须实行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教学的实践性。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带着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工业文化,比如江苏早期的办厂主流思想主要是“抵制外货、自保权力”,其中就有张謇建立了南通大生纱厂、李光瑜创办了金陵自来水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迎来了黄金时代。改革开放之后,苏、锡、常利用自己靠近上海这样的区位优势,开创并走上了以工兴农的乡镇企业发展模式。根据工业文化的一般规律,工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必须有其渊源和传承,并且与代表性人物的总结与实践不可分割。[2]纵观江苏工业化历程,从中不难发现一般的工业文化规律,但同时也饱含着自己的特色。当教师将这些历史娓娓道来的时候,一种自豪感就会在学生心中油然而生,只有理解了这样的历史,才能够读懂现在的工业文化。将工业文化在职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渗透,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必然需求。另外,当学生理解了江苏的工业文化的历史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无锡茂新面粉厂旧址,即现在的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进行参观,建立学生的工业文化意识,满足学生精神文化的需求。
  三、联系工业文化,进行教学资源的延伸
  中职语文教学和工业文化所包含的精神的共同点就是提升人的价值,重视并促进人的不断发展。中职语文教学设计要有兼容性,要有“职企化”的导向,打破原来语文教学与专业教育割裂开来的现象,更好地形成一种与专业交叉、向专业辐射的教学模式。[4]在中职语文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教师需要学会延伸,将教学内容联系区域工业文化的理念,联系企业的文化,让学生感觉到语文学习是有助于自己未来成长的,是有助于自己将来就业的,这样学生就会有学习的动力和兴趣。
  在主要教育环节中融入工业文化,实现工业文化进校园、进课堂,社会实践进企业,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相互连接、彼此融合和无缝对接。[5]当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内在的精神,当学生进入企业的时候,就能够拥有一个更加积极健康的精神面貌,同时在教学内容的补充中,也给学生补充了相应的、实用的与专业知识密切相关的学习资料,也丰满课堂教学的内容。
  四、总结
  中职语文教学的区域文化渗透不仅可以在职业生涯上助学生一臂之力,也可以突出中职语文教学的主要地位不可撼动。另外,中职语文教学的区域文化渗透的教学任重而道远,这不仅需要中职语文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更需要学校和社会工业、企业部门的支持,雖然笔者在上文提出了诸多的意见,但是具体的实施方案还需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改进,才能真正发挥区域文化渗透教学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程俭微.中职语文教学要促进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共融[J].现代阅读,2012(01):24.
  [2]陈霞.文化强省建设的“硬”资源——江苏近现代工业文化资源扫描[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13(01).
  [3]江爱国.关于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J].长江职工大学学报,2003(06):17-19.
  [4]凌蔚.中职语文教学应引进职业文化和企业文化[J].教学新思维,2010(06):164.
  [5]李小苓.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与工业文化对接的探索——以电子信息工程师范专业为例[J]. 学前教育研究,2012(08):90-91.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本文概述了从豆油油脚及皂脚中提取混合脂肪酸的主要工艺参数,生产设备选择及注意事项等技术.并对其开发利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摘要】叶圣陶先生说过,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因此,高明的提问必定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创设良好的情境,使课堂成为学生体验人生的地方。而不断提高课堂提问的技巧,点燃学生学习激情,关注学生学习情绪,催生出高效的语文课堂,必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课堂提问;学习情绪;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近日,我听了一名实习老师的课——《蝉》。在这堂
生命教育是现代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的核心和本源,点化和润泽生命是教育最重要的任务。语文课堂是生命教育的主阵地,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应该责无旁贷地担负起生
1病例介绍患者男,38岁。因“腹胀5月余,加重伴发热4 d”于2013年7月15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5月始出现腹胀,未予诊治。入院前4 d患者感腹胀加重,伴发热,下腹隐痛,腹泻,每日2-3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方法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另抽取2010年1月以前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6
目的探讨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应用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5例。结果本组患者恢复良好29例,中残8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3例。结论
【摘要】每年九月,我们都会迎来一群稚嫩、可爱的宝宝们,他们在我们的摇篮里渐渐长大,而我们这个组建不久的小家庭里也逐步留下了许多孩子们成长的足迹,看着一张张稚嫩的小脸、一个个神气活现的身影,由衷地为他们的成长而感到高兴。  【关键词】班级管理;培养动手能力;多元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在老师、阿姨以及宝贝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班的各项工作开展得谨然有序,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