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人生

来源 :百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cespr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单纯的爱好到以此为终生追求,从以前的谋生手段到一种文化自觉,陈宝贵对他这些年来的行为认识越来越深刻,也越来越有激情
  
  借助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国很多地方逐渐富裕起来了,往日的农村变成了新兴城市,昔日的农民很多都成了企业家、大老板。虽然已经过去三十年,农民企业家,作为一个新的群体,对很多人而言,还是比较陌生。中国富裕起来农民是什么样子的呢,他们现在在想些什么?对于这些问题,在“云南第一村” 大营街村,我们从一个叫做陈宝贵的人那里找到了一些答案。
  
  


  最大追求不是当企业家
  
  陈宝贵1955年出生于大营街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大营街当时人多地少,是一个典型的穷村子;大营街人当时有“五难”,“吃粮难、喝水难、住房难、行路难、娶媳妇难”。童年时代,与同龄的农家孩子一样,陈宝贵饱受时代赋予的种种困苦和磨难。为了生存,自幼懂事的他,常常帮大人做家务、砍柴、种地。凭着勤劳和智慧,小学毕业后的他,又曾以木工、泥工、油漆工等技术谋生,仍然无法脱贫。
  改革开放后,陈宝贵开始搞个体经营,因油漆工艺精湛在当地家喻户晓,迅速致富。作为大营街发展的亲身参与者,陈宝贵还曾任太阳能厂的厂长,是大营街第一批被任命的厂长。到现在,身为大营街红塔铝型材厂厂长的陈宝贵已经有了20年的厂长经历,是一位典型的农民企业家。
  然而,陈宝贵说他一生最大的追求不是当一个好的老板或者企业家,而是成为一个木雕艺术家。早在1986年,他开办木工作坊,制作手工艺品时就有了搞浮雕艺术创作的想法。当时,陈宝贵抱着这样的想法:趁年轻,要多做事,多学本领,多学技术,学一门钻一门,学一门爱一门。他认为手艺技术就像积德一样,不积是得不到的。为积累素材,他跑遍了大营街的大街小巷,而且还自学过摄影。
  
  用时11年的木雕佳作
  
  从1986年起一直到1997年,陈宝贵用11年时间完成了他的代表作《端午汇溪图》。这幅实木浮雕高2.9米,长18米,雕刻形态各异的人物345人,动物144只(头),畜力车5辆,全面地展现了汇溪古镇(大营街)和玉溪大河两岸的历史风貌。
  对于如此宏大的叙事,陈宝贵只选择了一个时间点——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却将大营街的历史风貌尽收画中,可谓是别出心裁。从《端午汇溪图》上,我们可以看出,这一天,正是小春收割、大春栽种之时,也是当地赶集、回娘家、耍龙灯、吃包子、吃粽子的节日。集市上各种买卖热闹非凡,有附近的彝族老乡背着草、驮着柴上街交易,有富贵人家请人来唱戏,有人在耍龙灯。年轻的媳妇忙着买礼品回娘家看老人,上年纪的人则买鱼买肉回家招待女儿女婿。早饭后,父母在孩子的手上或脖子上系上白索,在孩子的鼻、耳上搽上雄黄以驱邪避祸,然后带着孩子们游山玩水。有的近游玉泉寺、黑龙潭,有的远游九龙池。有的老年人手提鳝鱼笼和香纸,来到玉泉寺前焚烧香纸后把鱼放生,一求平安长寿,二求小孩快快长大,三求来年风调雨顺。此时,田野一片新绿,河边白鹭翩飞,有人在州大河的拦沙坝上游泳,有人到河边、沟边、田边拿鱼捉虾,有人在场子上晒麦子,有人则在田里栽秧……
  构图上,《端午汇溪图》也可谓独具匠心。 陈宝贵虽然没有专门学过艺术,但在木雕构图上显然具有艺术天赋、无师自通。那就是在《端午汇溪图》的黄金分割点上,他放上了那棵最具生命力的、枝叶繁茂的龙树,再以州大河贯穿浮雕的上半部,又以一条横斜的老街道与州大河相交,并与大龙树相汇。树、河、街撑起了整个浮雕的骨架,在其他空白处,他又让合适的人在合适的地方去做合适的事。这样,整个浮雕繁而不乱,疏密有序。从大处看,它显示了少有的大气和灵气;从近处看,它各个部分又自成一体,内容丰富。
  更让人惊讶的是,陈宝贵说,浮雕上的每个人物、每只动物以及每个场景都非凭空杜撰,而是人人有来历,事事有出处。“这儿是大营街的大榕树、玉泉寺,这里是观音阁,这儿是汇溪,现在都还在”,在陈氏浮雕艺术馆,陈宝贵在《端午汇溪图》翻拍照片上一一给我们介绍。很多人看了《端午汇溪图》之后马上联想到了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但陈宝贵说一个是浮雕,一个是画,两者是不同的概念,不能比较。他在创作《端午汇溪图》的时候并不知道《清明上河图》,要是知道的话可能就去模仿《清明上河图》了,结果可能就不像现在这么有意义了。
  
  中国第一个农民浮雕艺术馆
  
  继《端午汇溪图》之后,陈宝贵一发不可收拾,先后又创作了140多幅反映过去大营街面貌的木雕。虽然不懂写实主义的精神,但陈宝贵的作品无处不体现着这种精神。在创作前,他要画出草图,然后拿着草图去找七八十岁的老人,叫老人看一看画中的景物是不是当时的那个样子。老人们认可了,他才开始创作浮雕。出于自信,也因为这些作品别具一格,陈宝贵将这些作品统一取名为“陈氏木雕”。后来,陈宝贵创立了浮雕艺术馆,也命名为“陈氏浮雕艺术馆”。据悉,这是目前中国农民自己建成的第一个浮雕艺术馆。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所有感受均用浮雕作品表现出来。现在展出的作品还比较乱,接下来想做成系列的,一个房间一个主题”,陈宝贵介绍他的浮雕作品时滔滔不绝。关于创作,陈宝贵表示,他会一直做下去,接下来的十年打算将木雕题材的范围扩大,做反映往昔中国乡村生产、生活、风俗的乡村图集。
  现在的大营街几乎看不到《端午汇溪图》上的情景了,很多地方都变了样,古老的街道变成了宽阔的马路,特有的民风民俗也被新的生活方式所替代。“在这样一个快速现代化的村镇,我们总会感觉少了一点什么,失去了一点什么,在《端午汇溪图》上我们才可以找到这个村曾经的样子,看见这里历史发展的脉络,看见先辈的生活。任何地方不能没有历史,看到过去才能看清现在。”从单纯的爱好到以此为终生追求,从以前的谋生手段到一种文化自觉,陈宝贵对他这些年来的行为认识越来越深刻,也越来越有激情。所以尽管身为一名企业家,但他最喜欢的身份却是做一名农民艺术家。
其他文献
每年都看到媒体报道中国向海外购买飞机的新闻.最近中国航空器材进出口集团公司与美国波音公司签订了购买70架B737-700和B737—800飞机的框架协议。据称这是中国民航史上购买
对太极螳螂拳家而言,拳术训练的最终目的只有一个——交手实战。关于太极螳螂拳,先辈们曾经做过总结,并结集成书,就是《太极螳螂拳谱》,其中《对敌交手三要素》就是对实战的解说。书中所载“一胆、二劲、三功夫”可谓是历代先辈们无数次生死搏斗的窍要总结。    交手三要素之“胆”论    什么是胆?胆即胆量。“两军交战勇者胜”,两人交手也是如此。没有胆量,即使有再高的功夫,一经交手,胆小心虚,气血上浮,出手劲
这个夏天无锡的水净化器卖得特别火,市民黄先生家就添了两台,而且都是高科技进口产品,分别是德国技术和美国技术。之所以会出现如此情形,还要追溯到近几个月来频频报道的太湖蓝藻事件。  5月29日,无锡市区居民自来水臭味严重,引发了无锡市有史以来因太湖蓝藻暴发导致的最大规模的供水危机,一夜之间让数百万居民的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就在太湖蓝藻来袭后不久,滇池、巢湖爆发蓝藻,江苏沭阳因水污染导致20万人断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