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入海口水体细菌群落多样性及分布特征

来源 :生物技术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qq2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河入海口地处黄河、渤海湾与莱州湾交汇处,地理位置独特,微生物资源丰富,但关于该地区水体细菌群落的研究非常有限。以环境独特的黄河口为切入点,运用16S r DNA克隆文库法,旨在研究黄河口水体细菌群落多样性及分布特征。结果显示,从4个不同样点共得到11个门、18个纲、39个科、53个属的细菌。优势类群为变形菌门(α-、β-和γ-变形菌纲)、放线菌门、拟杆菌门和蓝细菌门。功能注释显示黄河口水体细菌主要参与碳、氮、硫等元素循环。基于物种组成或群落功能的聚类分析均可根据采样点聚为明显的两个分支——A、B和C、D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从知识呈现方式、非智力因素、制度环境因素、内在需求因素和教师因素等五方面对本次德育课学情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提高德育课堂教学效果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中职;德育课;学情调查    当前,中职德育课堂教学效果问题日益突出,为了揭示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策略,本文对我校德育课堂的学情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了影响德育课堂教学效率的五大因素,并就如何提高德育课堂教学效果提出了建议
通过金属耐受试验,测定了金属离子Mo6+、Cu2+、Zn2+对中等嗜热混合菌(喜温嗜酸硫杆菌和氧化亚铁微螺菌共培养体系)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金属离子浓度的提高,细菌的活性降低,受
本文结合中等职业学教育课程学分制现状及中职生的特点,从学分制改革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出发,提出中职教育课程学分制改革的具体办法和措施,